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网络文学评论

历史的趣味及其个性化书写

——读《明朝那些事儿.第1部,洪武大帝》札记

更新时间:2018-01-18 作者:颜同林 任多艺

《明朝那些事儿》是青年历史学者当年明月的系列著述,讲述的是中国大明王朝1344—1644年近300年间的历史。“当年明月”是石悦的笔名,作者最先写作此书时曾是广东顺德海关的公务员,是他在业余时间挑灯夜战的成果。《明朝那些事儿》一看标题,便知作者丢开了正襟危坐的正史书写的套路,以亲切、诙谐、趣味见长,呈现的是有趣的历史,其历史的趣味耐人寻味。

这种个性化历史书写得层层趣味,自然逗起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书稿最先在网络上连载流行,作者一边写作一边连载,获得好评如潮;编辑出书后甚为流行,成为历史书籍出版界的一个不可复制的传奇。据出版介绍,此书稿2003年3月首先在天涯论坛上发表,后转至新浪博客继续刊发,掀起了一阵阵点击风暴,最先两个月点击率均破百万,后于新浪博客停止更新后点击率破亿。纸质图书则是从2006年刊行第一部,至2009年4月出版第七部形成完璧,《明朝那些事儿》一共七部,连续出版期间销售量突破500万册,被誉为“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完璧后至今销售已过千万册,并被翻译为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为什么《明朝那些事儿》能如此畅销而不衰呢?在我们看来,因为它呈现的是一段十分有趣而被扭曲的历史,其本身历史的趣味被遮蔽之后一旦得到发掘足以让人反复咀嚼。本文无意于将全套书作为研究对象,仅仅对第一部《明朝那些事儿.第1部,洪武大帝》[1](以下均简称《洪武大帝》)略加剖析,以期引起读书界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一、有趣的历史

对于中国历史的种种书写,首先要厘清的莫过于其中或明或暗的历史观,它是作者对整个历史史实的看法和评价,基本点是如何看待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奠基者曾经说过:“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己。”[2]看来生命个体对目的追求活动也是在造就有个性的历史。当年明月是青年历史学者,有他自己不同寻常的历史观,《明朝那些事儿》是作者对明朝历史的观念呈现,作者力求真实、生动,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历史,通过历史上有趣味的人与事来消解历史书写既有的刻板与无趣。正如他在书中引子里所说:“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书,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我希望我自己也能做到。”作者所说的 “精彩”和“好看”,贯穿在其中的便是趣味,抓住了这一点,便有了崭新的内核和不同一般的制高点。

首先,有趣的历史及其呈现,离不开的便是真实。尽管作者不断在历史和小说、正史和戏说之间找到自己的平衡点,但在真实性上是不打折扣的。《洪武大帝》基于历史史实上的个性化描写,离不开大量史书上所记载的丰富资料,一代代史学家对明王朝的记录,成为当年明月写作的基石。他在引子中强调:“这部书是描写正史的,资料来源包括《明实录》《明通鉴》《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二十余种明代史料和笔记杂谈。”换言之,作者书写的人物和事件都是根据史料而来,只是书写的态度与方式不同于以往我们所见的史书。另外,真实性不仅在于历史真相的披露,还在于他对待历史真相的认真,于他而言历史事实上很简单,它就是过去人们的生活,只不过是高度浓缩的生活,他所做的就是把这些高度浓缩的生活变得有趣、写得真实。

其次,有趣的历史要有许多有趣味的人与事。人们之所以会对历史产生兴趣,来源于历史的一切能与当下构成对话,与历史密切相关的是活生生的人。历史过程中人的活动,人的心灵、情感,都会成为我们聚焦的一个个焦点。读者对历史感兴趣,关键是与过去的人进行对话,有收获,有启示。《洪武大帝》因其独特的趣味性而愿意让读者去了解这段历史,当年明月把趣味融入历史中,赋予了趣味独特的意义。有人说《明朝那些事儿》在文体上很另类,既不是正史,也不是小说。当年明月说其实他并不知道自己写的算什么体裁,只要大家接受并喜爱历史,体裁对于他来说并不重要。“这个世界的历史是不会被人欢迎的,通俗历史热是假象,人们只喜欢精彩的故事。”[3] 是的,在目前快餐文化和娱乐文化强势的背景下,既有的陈规可以不管,标举历史的趣味成为一种突围。比如此书开篇中没有以往历史叙述的帝王视角,而是以一份朱元璋档案开始,这份档案像极了当下流行的投档简历,格式中规中矩但内容让人忍俊不禁。趣味十足的叙述基调一下子便抓住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让读者不自觉地期待后面情节的发展。又比如,像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决战应该是严肃叙说的,而当年明月却在一种有趣轻松的氛围中加上一些独到的评价,宏大的视角消失了,读之会有轻松之感。当年明月的历史叙事具有平民化色彩,在写作时会把自己的情感带入其中,不仅写英雄人物如此,写普通的小人物也同样如此,许多消逝的历史人物与事件,慢慢走进了当下读者的心灵,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

再次,有趣的历史着力点在于写出人的情绪,刻画人物的心灵世界,哪怕是心灵阴影。与严肃的史学专著截然不同的,便是当年明月在《洪武大帝》中对历史人物的心灵对视。当年明月希望读者能在轻松的阅读体验中了解历史,能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精彩与智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写人物心灵和情绪。正是当年明月独辟蹊径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观,明朝的历史就像一个个电影的分镜头慢慢走向我们,展现出一个个精妙的故事,而这个说故事的人就像无所不知的上帝,为我们刻画这些身在明朝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让我们更贴近作者笔下轻松的历史。当年明月看到了历史人物的情绪,而我们从他的笔下感受到了具有作者情绪的历史人物情绪,历史原本就应该这样具有真切的情绪而真实生动,大到朱元璋小到普通士兵,都有各自的喜怒哀乐。正如作者所说“我的书之所以畅销,不是因为历史研究水平有多高,主要是我能够把研究放在读者能接受的水平上,跟讲故事的能力结合一起。”[4] 此语不虚,可谓其个性化历史书写的底色。

二、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塑造

《洪武大帝》主要是写朱元璋这个明朝的开国君主,从朱元璋出生写到朱棣以靖难之役的名义夺位为止。围绕洪武大帝展开的是不同性格与命运的政治对手,他身边的将军、谋士与子女、同伴,以及其他有名字或没名字的芸芸众生。这些元末明初的历史人物,其鲜活的面容让人耳目一新。当年明月用独特的一副笔墨,书写了朱元璋这个穷困潦倒草根农民的发家兴盛史,将朱元璋一生的奋斗史以讲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来,成功实现了自己最初创作好看历史的写作。《洪武大帝》作为头炮所取得的热烈追捧,无疑是对当年明月无形的嘉奖。

众所周知,《红楼梦》在艺术上之所以有巨大的成就,来自于曹雪芹塑造了一群生动鲜明的个性化人物。“在人物塑造上,《红楼梦》的成就是惊人的。”[5]《洪武大帝》之所以能从网络上迅速走红,成为畅销书,也与当年明月能依据史料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与塑造有关。

(一)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是全书浓墨重彩的主要历史人物。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的伏尔泰曾说过,造就政治家的,决不是超凡出众的洞察力,而是他们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也决定前途。《洪武大帝》中朱元璋正是这句话的印证者,他除了具有有目共睹的军事天赋以外,坚强、忍耐、勤劳,残忍、狡猾、多疑等性格集于一身,成为帝王性格的有机部分。朱元璋的性格形成与他的童年时期的艰苦,青年时期的孤悲,以及走投无路之下的叛逆造反和政治生涯的诡谲多变不无关系。生活于乱世的他,走向造反也是理所当然的,造反之后他的身份时刻都在变换,他的思想及其性格也随之有所改变,原本固有的性格也会有所保留。读完《洪武大帝》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性格自相矛盾的帝王。也正是因为他性格的自相矛盾,我们才觉得这个帝王活得真实、丰富。首先,他是逆向成长的草根人物。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是个彻彻底底的农民,绝对没有任何背景可言。论智谋他比不过刘基、李善长,论远见他比不过汤和,论战斗能力他比不过徐达、常遇春等名将。但朱元璋有自强不息的本能,有军事家的谋略,自从幼年的小伙伴汤和邀请他加入郭子兴的起义军后,其军事生涯便好戏连台,打败了诸如张士诚、陈友谅、王保保之类的强劲对手。小胜大胜之后没有贪图享受,没有迫不及待地称王称帝,朱元璋是草根逆袭的代表,是成千上万草根的终极偶像。他成为九五之尊后,却仍然有着农民的勤劳和质朴,有着家族统治的远见。其次,他还是深谋远虑的老狐狸。在战场上,一方面有坚持己见的勇猛果敢,另一方面也能虚怀若谷。比如以与北元大将王保保的对战为例,在与北元的战争连续取得胜利之后,元军开始采用游击战术不断向明朝进攻。朱元璋选择了与将领们意见相反的作战计划,坚持自己的想法获得了成功。双方就此保持了将近十年的僵局,朱元璋也有时间来着手建立自己的国家。又比如称帝之后,在胡惟庸一案中,朱元璋利用胡惟庸的小聪明成功摧毁胡惟庸身前延续了千年的丞相制度,对他而言胡惟庸只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只是他实现目的的工具,当然这也应该归功于朱元璋的隐忍。第三,朱元璋还是深谋远虑的“嗜血者”。洪武四大案分别为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空印案发生时,因为朱元璋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发现此事后震怒不已,最后涉及此案被处死的达到万人以上。郭桓案就是有官员告发户部侍郎郭桓与他人合谋贪污,且情况属实,杀掉相关的同党3000多人。蓝玉案的缘由是大将蓝玉战胜北元帮助朱元璋消除了最后的对手,却使朱元璋感到不安,加之这位英勇的大将军任意妄为屡屡惹得朱元璋不高兴,被处死后祸及其同党15000多人。朱元璋作为一代开国君主,其人性是自相矛盾的。比如为了强化权力不惜杀害诸如李善长、徐达之类的功臣,被视为杀人狂魔,一边又以仁爱之心对待普通百姓,在他身上存在着两种极端的性格走向。清代史学家赵翼评价他“残忍实千古所未有”,说他是“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在朱元璋身上“王道”和“霸道”同时存在,这也是每个帝王身上都存在的现象,帝王身上这种看似自相矛盾的地方往往是他为人最真实的地方。从朱元璋的一生中可以看见一个人类永恒的主题:人存在的意义,于他而言就是政治生涯中的活命哲学,为了活命从不轻信他人,狠心铲除阻碍在前进道路上的任何人,这是自小生活交给他的真理。个人的经历让他认识到贪污腐败给一个王朝会带来致命危害,为了防止与元朝同样的结局他高压肃贪行为,制定明法约束官员行为,包括后来设立的特务机构也都是在于杜绝腐败。这一切,都让朱元璋配得上乱世中的英雄这一称号。

(二)在夺位之争中的胜出者——朱棣,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洪武大帝》后面约四分之一的篇幅,是以朱棣为主要人物展开的,讲述了朱元璋逝世后,燕王朱棣取代自己的侄子朱允炆这位皇帝,成为明王朝新任皇帝的整个过程。在史书上,这就是著名的“靖难之役”,靖难之役发生的来源在于两个人:一个是刚刚登上皇位时刻感到帝位受到威胁的朱允炆,一位就是不想造反但逼着造反而当上皇帝的朱棣。后者在这一夺位之争中,走的是一条布满荆棘之路。比如,他是一名装疯卖傻的好演员。朱棣自始至终就清楚自己是朱允炆最终的清除目标,为了争取作战的准备时间,他装疯卖傻,表演成功后却被人出卖,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可在这个关节上却还有转机,让他顺利躲过此劫,也不枉他那一番辛苦表演。在装疯期间他可并没有闲着,趁机培养了一批死士,在修筑的地下室里打造兵器,从此也可看出他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朱棣在造反的过程中一再地受到阻碍,曾屡战屡败,可他仍坚持选择奋战到底,由此可见他和朱元璋一样有反抗到底的决心。当年明月是这样评价朱棣的:他不是一个好人,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许多史学家都认为朱棣当上皇帝名不正言不顺,但是不能否认,朱棣虽然有篡位之嫌,但是他却推动了明朝社会的进步,是一个文韬武略的帝王,在推进封建社会历史的进步中,朱棣是一位不可否认的大有作为的帝王。

(三)将相谋士等精英人物的群体塑造。《洪武大帝》除了讲述朱元璋和朱棣的奋斗史之外,还涉及这个时期许多优秀的精英人士。他们虽然没有男主角可歌可泣的人生历程,但是他们凭借自己的本领从普通群众中脱颖而出,自然也是相当出色的。朱元璋成就自己的帝王大业是与他们的帮助分不开的,他们或许是朱元璋的功臣,或许是朱元璋的敌人,均是朱元璋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历史人物。这里不妨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展开分析。首先,选择谋士文人的代表——刘基、李善长。刘基,字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对他很是看重。在朱元璋争城夺地的浴血奋战时期,他出谋划策,成为朱元璋的得力助手。譬如太平失守后,他与朱元璋站在一起誓死与之共存亡,作为一个文人在此种情况下临危不惧是颇有骨气的。他一生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不营私结党,懂得进退之道,可惜还是没能躲过明枪暗箭而被毒害身亡。与刘基截然相反的是明国的开朝丞相李善长,朱元璋对他也很器重。虽然他在军事指挥方面涉及不多,但还是给朱元璋早期的造反提供了帮助,提出高筑墙、多存粮、缓称王的计谋,让朱元璋有时间去扩张实力,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巅峰。其次,朱元璋的政治对手陈友谅、张士诚等人,也塑造得十分形象、生动。如果朱元璋被称作英雄的话,那么陈友谅就是响当当的硬汉子。敢作敢当,目标坚定,抵抗元朝不是口号,而是其目标。作为最低等的渔民,陈友谅的自尊告诉自己一定要爬到金字塔的最顶端,内心有着深厚的自卑感,也有不可告人的膨胀着的名利欲望。他确实值得朱元璋把他放在心上,心狠手辣,敢作敢为确有硬汉气质。不同于陈友谅的是张士诚没有什么彻底的目标,他反抗元朝是因为他的身份——卖私盐,曾受到元朝统治集团的压制,对元朝刻骨的仇恨只有通过造反来实现。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不怕死,高邮之战中意志顽强的他率军抵抗了元军的进攻。作为一个卖私盐的商人,他还是挺有生意头脑的,另一方面商人小富即安的心理让他缺乏远见、不思进取,最后他的失败必将成为定局。

当年明月抓住了朱元璋、朱棣时代众多人物的主要性格,一一加以琢磨、呈现,让我们去了解他们的过人之处,加深了对那个时代的体悟,历史前进的车辙中不应缺少这样的风云人物。           

三、借力于文学创作手法的艺术技巧

《洪武大帝》之所以广受读者好评,还因为当年明月大力借助了文学的创作手法和技巧。当年明月在《洪武大帝》的引子中说道:“加入了小说的写法和对人物的心理分析”,“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写的算什么体裁,不是小说,不是史书,但在我看来体裁似乎并不重要。”虽然作者说是四不像,但文学的创作手法与技巧却没有少用。《洪武大帝》的情节之所以生动,人物剖析之所以深刻,与作者创造性地运用小说的虚构、悬疑等手法,以及灵活生动的文学语言叙述是分不开的。

(一)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悬念”原是心理学的概念,后广泛用于文学。悬念是欣赏戏剧、电影或者其他文艺作品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切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作家和导演为体现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在处理情节结构时常用各种手法引起观众或读者的悬念以加强作品的思想、艺术感染力。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小说系列、金庸的新派武侠小说系列都是悬念手法运用的代表。《洪武大帝》在历史叙述中加入了悬念的设置艺术,事件和人物的命运都由作者操控,营造的神秘气息会让读者生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推动情节发展。《洪武大帝》中对诸如汤和、陈友谅、李景隆等都用了“悬念”作扣子。试以汤和为例,在朱元璋刚参军时,汤和对于比他官职小很多的朱元璋很是尊敬,常常走在士兵朱元璋的后面,大家都很奇怪。作者在此设置悬念说及汤和很有远见,在接下来的讲述中却把这个话题撇在一边,最后通过朱元璋在接下来血雨腥风的大肆残杀中唯独汤和独享老年之福,谜底渐渐揭晓。汤和的远见还表现在以下事件中:洪武二十一年,汤和探析朱元璋对兵权的重视,就以年老为由要求告老还乡,后来受到召见修筑城墙抵御倭寇后又主动辞行……这些行为都使朱元璋大为高兴,汤和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幸存下来,不无道理。又譬如以陈友谅为例,陈友谅杀害了将领赵普胜之后,士兵们对他不再忠诚,当年明月在此说道陈友谅很快就会尝到恶果了,却并未直接陈述是什么样的恶果,而是转向其他事件进行叙说。直到陈友谅在鄱阳湖的决战中以失败告终时,当年明月才指出正是他的背信弃义、心狠手辣让他失去了军心,失去了忠心的将领,失败就是他的恶果。                

(二)文学虚构加深了人们对历史人物人性的洞悉。鲁迅曾说:“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6]527可见,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有虚构再创造的成分,虚构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历史学家吴晗在历史剧创作中也一再地强调虚构的重要: “历史剧的剧作家在不违背时代的真实性原则下,不去写这个时代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写的是这个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完全可能发生的事情,在这个原则下,剧作家有充分的虚构的自由,创造故事。”[7]那么,介于历史与文学之间的《洪武大帝》怎样在虚构和真实之间滑行呢?怎样去设计虚构的内容呢?在文学创作中,真实与虚构辩证存在,两者并没有绝对的鸿沟。《洪武大帝》之所以激发一股学史、读史的潮流,是因为当年明月在创作时就已深刻认识到并不能还原历史,只是尽可能地靠近历史。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当年明月眼中有自己的朱元璋、朱棣们,为了真实地感受笔下过去时代人物的选择和决定,作者总会把自己置身于同等的情境,难免会掺杂个人的情绪和声音。《洪武大帝》中有虚构的成分,是在充分尊重史实上的虚构,本质上没有扭曲事实真相,这些虚构包括对对话、环境场景、对人物心理和作者的各种评价。首先来看对话的虚构,古代文言文式的语境被现代通俗语言的语境所替换,加入的现代生活元素和网络流行语远离了真实的对话,虽然某些部分意思大致相同,但也很难去把握当时的真实对话。不过,对话虚构的巧妙运用确实增加了文本的魅力,贴近现实世俗生活,让读者阅读时没有时间的距离。其次,人物的心理刻画是当年明月站在人物角度所分析的,带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虚构起来也有很大的弹性空间。再次,场景描绘中也有虚构的成分,《洪武大帝》中的战争是存在的,作者在其中会加入对场景环境的营造,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另外,作者的各种评价,包括带有倾向性的意见,也是作者站在自己的角度所进行的思想活动,个性化色彩较强。 

一部作品如若能够体现人性,那么这部作品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著作。《洪武大帝》中,虚构手法贯穿于全部历史事件与情节中,作者巧妙地运用虚构来剖析人物的心理和人性,有效地加强了读者对于人物形象的把握。朱元璋的成长史中加入虚构的手法,加强了我们对朱元璋性格的理解及其人性的判断。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个穷苦的农民,他生活在元朝的腐败统治之下,在前文中我们已经说到他的人生目的就是活着,封建思想对他的毒害是很深的,他很难有其他伟大的想法,他的造反就必定会有犹豫徘徊。许多史书中把朱元璋塑造成为一个天生的英雄,他的起义造反有彻底的革命性,当年明月对此并不认同。作者结合朱元璋的经历,用虚构的手法来刻画朱元璋应有的造反心理,他的走投无路,他的恐惧担忧等等,都有独特之处。朱元璋在当上皇帝之后,为了维护皇朝的长治久安而大肆杀人,其中多为开国功勋宿将,朱元璋似乎也成为一个不明是非的杀人狂魔。可是,当年明月并未如此指责,他结合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来推测朱元璋的心理动机。朱元璋是底层农民出身,从小的遭遇让他痛恨营私舞弊,对官员都不信任,他太了解这些官员的本性了。费尽心思地为子孙世袭官位的道路扫除障碍,是希望自己的子孙能永远享受荣华富贵,诸如此类,当年明月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见闻来虚构朱元璋的心理,朱元璋的人性变化也易于被我们所了解。

(三)语言的文学性趣味加强了作品的可读性。《洪武大帝》被誉为“迄今为止唯一全本白话正说明朝大历史”的书,走的是大众化、平民化的路子。弃文言而用白话,而且白话具有文学性,风趣、幽默、鲜活,富有现代生活气息,可读性强。作者时而作轻松的调侃,时而引入流行的网络语言,时而以市井人物口吻进行抒情议论,使著作生气淋漓,十分耐读。当年明月在写作时曾参考了明朝正史资料和杂谈(野史),对正史和野史认真地做了辨别。相比于《三国志》,《三国演义》就是“正史”的普及版,它以通俗语言演绎“正史”,文学性强。《洪武大帝》与《三国演义》有相类似的地方,我们阅读时会觉得它不像正史那么严肃又不像野史缺乏证据,它是有趣、精彩的白话通俗书籍。《洪武大帝》语言不受体裁的约束,语言的表达空间很自由,说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著作,但一点也不影响它的畅销。别林斯基说过:“只有在历史中,科学和艺术才会汇合在一起,来达到同一个目的,因为在我们今天,历史按其内在内容来说,是学术性的,同样,按其叙述手法来说,又是艺术性的作品……”[8]74-75历史著述借力于文学的语言力量,注重历史细节的刻画,让历史具有更多文学的元素,可见当年明月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找到有效平衡的交叉点,历史就丢下了正经古板的外衣,更加靠近大众的生活。在《明朝那些事儿》的粉丝中,曾经有人大力提倡把《明朝那些事儿》加入到语文教学中,可见它有文学欣赏的价值,在文学欣赏中加深我们对历史的判断。

结    语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系列,以《洪武大帝》开始,呈现了大明王朝的历史侧面,有趣的历史观念和个性化书写,使明史也迎来了新的春天。以史为鉴,方能知得失。《洪武大帝》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人物、事件为主线,借力于文学艺术手法,重心灵对视,还原了元末明初的这一段历史。此书塑造的历史人物个性鲜明,形象生动。在诸多历史人物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到他们成长的历史轨迹,看到他们各自的前途和命运。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历史规律告诉我们历史就是不断地重演,人物在变动而剧本并没有改变。

[1]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儿·第1部》,《洪武大帝》,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互动百科:《网络红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4]徐杰:《当年明月:写作是为了还债》,黄海晨刊,2008-11-9.

[5]冯沅君:《试论红楼梦的人物塑造——以刘姥姥为例》,文史哲.1955(1).

[6]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7]吴晗:《谈历史剧》,文汇报,1960-12-25.

[8] [俄]别林斯基:《俄国文学史试论(1845年)国外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