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读粤精彩 > 广东残联爱心文学专页

一粒水滴一世界——读王心钢小说《水滴》所感

更新时间:2017-04-14 作者:廖春艳

在我的生活中,阅读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大量的阅读不仅充实了我的业余生活,还陶冶了我的思想情操,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

在过去的一年里,所读的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和影响最大的,当数花城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的王心钢长篇小说力作《水滴》了。众所周知,王心钢一向以写纪实性长篇文学作品见长,写了好几部有影响力的传记,如《张发奎传》、《薛岳传》等等。2013年,他的纪实作品《潜流》(与人合作)还荣获了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由此被很多人定性为写实作家。王心钢的作品大都具有学术意味和历史的厚重感,距现代社会和现实生活似乎有点遥远,没有一定的历史常识和文化素养,真不好读懂。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这居然是一部通俗易懂却文采飞扬的小说,既不考究历史,也不探讨学术,而是用生动的语言,流畅的文笔描写了一群有血有肉真实可感的人,叙述了一件件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所以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书中的题跋就极有深意:

“每个人都是一粒

有生命的水滴

柔弱  而又坚强

水滴石穿  不是一句神话

一切努力  都会水到渠成”。

这是一部有关残疾人题材的小说,但小说描写和叙述的对象却不仅仅是残疾人和他们的生活,也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普通人看来,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甚至有些边缘化,残疾人的人生是充满苦难,有关残疾人的作品要么充满悲情,赚人泪水;要么满怀斗志,振奋人心。这实在有失偏颇,这部小说并没有大肆地渲染残疾人的苦难经历来博取同情,也没有夸张表现残疾人的坚强不屈来鼓舞人心,而是平和诚恳地写出了大多数残疾人的生活常态和人生历程。

在残联工作,经常与形形色色的残联朋友打交道的王心钢用他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告诉了所有人,残疾人的生活并非全是眼泪,他们的世界同样可以很丰富多彩。残疾人除了身体存在各种缺陷之外,其实他们的生活需要和人生追求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他们也有梦想,也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像小说中的乔花不断地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一样;他们有爱和被爱的渴望,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就像小说里的曹一木和鱼羊不停地寻找真爱一样;他们一样会烦恼,一样会欢笑,一样懂幽默,一样过生活。

《水滴》之所以会引起我强烈的情感共鸣,不仅是因为我自身是残疾人的缘故,还与我一段在深圳打工生活的记忆密切相关。2007年,我去了深圳的一家制药厂工作,这家制药厂规模不大,全厂只有一百来人,但当中有三分之一是残疾人。在这里,我开始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残疾人,有肢体不健全的,有耳不能听、口不能言的,他们的性格也各异,有的热情开朗,有的沉默内向,相处三年多,我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成了朋友,他们乐于跟我讲述他们的所见所闻,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 

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段特殊的工作经历,当我阅读《水滴》的时候,产生了一种与以往的阅读经历完全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小说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仿佛一直围绕在我身边,一时间我分不清楚是我从现实进入了小说中他们的生活里,还是他们从小说里走了出来,进入我的现实生活中。我可以跟他们每一个人对话,可以了解他们每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可以体会他们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我关注他们每一个人的命运走向,就像关注朋友的命运一样;我会在他们身上寻找那些熟悉的影子,仿佛我认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又不全是。就像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中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所说的那样,平和的人生都是相似的,苦难的人生各有各的苦难。

既然这部作品写的是残疾人的生活,也许有人会认为只适合残疾人阅读,或者只会受到残疾人这个群体的关注。其实不然,就像侦探小说不会只受刑侦警察的欢迎,科学杂志只拥有科研人员的读者人群一样,这部残疾人小说也不会只在残疾人当中引起反响,因为它也折射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性,相信在普通人群中也会引起广泛共鸣。

正如书中所言:“或许每一个人都是一粒有生命的水滴”,不管你是健全人也好,残疾人也罢,相信看过这本书以后,你都会在书中找到一颗似曾相识的水滴,那颗水滴也许是你身边的朋友,也许就是隐藏在纷繁生活之中的你自己;那颗水滴不仅有生命,会呼吸,还有爱的能力和被爱的权利。

一本好书,不仅能给人以知识和力量,更能给人以心灵的启迪,让人从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从而用一种更加善意的目光和谦逊的态度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不信?那请看看这部小说吧,也许你会看到属于你的或者你所熟悉的那一粒“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