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读粤精彩 > 广东残联爱心文学专页

阅读给我的生活赋予了新的亮色

更新时间:2017-04-13 作者:张华

笛卡尔说:“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也许,我的一生无法行走太多的路,但我喜欢徜徉在浩瀚的书海中;正是阅读伴随着我成长,在我的心灵上撒下阳光,给原本艰难的生活赋予了新的亮色。

我的童年时光几乎是在山野里疯跑着度过的:爬树摘板栗、抓虫子;下河捉泥鳅、摸田螺;用泥巴给自己捏各式玩具……唯一能使我安静的,便是母亲、或者姐姐偶有空闲教我识字。等我到了上学的年龄,我已能认很多字了。大伯是我的启蒙老师,他从单位的幼儿园里给我借来一些画册、小人书,有《忍者神龟》《济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沙恭达罗》……虽然有些书本并不适合那样的年龄阅读,但里面的插图常带我张开想象的翅膀,将它形成自己的故事。我反复读那些书,随着识字逐渐增多,那些故事情节便深刻地烙印在了心中。

上小学时我在同学那里借到了《妈妈讲故事我猜谜》,那些童话故事里的人物都成了我儿时的伙伴,他们教给我许多道理。《皇帝的新装》告诉我们要做诚实的孩子;《三只小猪》,教我们用智慧战胜强敌;《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告诉我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到我小学四五年级时,地摊上出现了五毛钱一本的二手《故事会》,同学之间争相传阅。我们带着充满好奇的眼光,去观察尚且无法看懂的世界。

家里继续出现大伯带回来的书,发黄的《星星》诗刊,五四时期的叙事诗让我读到那个时代的愤怒和力量;我也偷偷抄过姐姐藏在枕头下的《汪国真诗选》……这些还不够,我“找到了”金庸大侠,早早地见识了江湖上的腥风血雨、英雄美人的侠骨柔情。我不再满足于母亲所说的“四川人生得憨,认字认半边”,还是小学生的我,文字的积累在阅读中突飞猛进。当然,我也因此幻想过离家出走、学得一身盖世武功,飞檐走壁,劫富济贫……直到今天,我还觉得自己骨子里还有着侠女的义气。

记不清是哪位名人曾说过,最理想的阅读是带上一瓶水,觅得一片安静的树林,躺在吊床上翻开自己喜欢的书,阳光温暖地洒在身上,睡意袭来,手中书掉落在地上……直到夕阳西下,人从甜睡中醒来,拾起地上之书(尽管没有翻动一页)心满意足的回家。

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神秘之所,在春暖花开的周末,我常常设法躲掉母亲安排的农活,端一张小凳,夹一本书,溜到竹林边翻书。那时金黄的油菜花正大片大片地盛开,其间点缀着蚕豆花、豌豆花,空气中充满香甜的味道,惹来蜜蜂嗡嗡地忙碌。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那个神秘之所并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某天下午,我高声唱着时下流行的歌曲蹦蹦跳跳地走在放学的路上,当我跑过一个开满油菜花的山坡,忽然看见竹林边上有两个穿着时尚的少女正在看书,我很快认出其中一个是我的音乐老师,另一个是邻班的语文老师。因为那吼流行歌曲的窘迫,我立刻闭了嘴,决定不惊动他们,以油菜花为掩护,从旁边一条小道绕着回家。我听到音乐老师对她的女伴说方才好像听到有小孩在唱歌,语文老师附和了一下,两人继续安静地阅读。

此后,我又在好几个春色明媚的下午遇见他们在那儿看书。多年后想起那样的场景,我似乎可以想象出,两个年轻的女老师看的,大概是诸如《简·爱》《飘》之类的西方小说,带着少女对爱情的憧憬。

初中时代,我迷上了三毛,她的《梦里花落》可谓一半明媚,一半忧伤;也读琼瑶阿姨的《窗外》,洒几滴惆怅的眼泪,好像自己与小说中的女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个时候家里日子过得很拮据,我没有零花钱,也曾一度近乎失去阅读的来源,于是在学校抓到什么读什么,比如小资情调的《女友》《大众电影》这些期刊,当然,也有让我受益匪浅的《读者》。

高中时代,我领到了人生第一笔稿费,五十元,当时对我来说是笔不小的数目,我毫不犹豫地花了三十元,托人在市里帮我买了一本《张爱玲文集》。

后来,姐姐与一个语文老师恋爱、结婚。姐夫的书房大门总是向我敞开着。回忆起那时的情景,我总想起高尔基的那句话:“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只要有时间,我就去姐夫那里淘书,从《三国演义》《红楼梦》《平凡的世界》到《巴黎圣母院》《红与黑》《悲惨世界》《茶花女》……那些中外名著让我大开眼界。

当我参加了工作,我认识了一些写作的朋友,他们向我推荐了不少好书,印象深刻的是阿来的《尘埃落定》,那是一本有丰厚的藏文化意蕴的小说,有着一种梦幻般的色彩,语言充满灵动的诗意。作者阿来以此书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后来,我参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考,在那期间,我加强了对古代文学的了解,并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中外作家作品:王蒙、沈丛文、汪曾祺、老舍、拜伦、雨果、莫伯桑、托尔斯泰、海明威、萨特、卡夫卡、惠特曼、华兹华斯、泰戈尔、普希金、紫氏部、川端康成、伍尔芙……阅读除了能给我们增加谈资,还能使我们提高休养,阅读的过程更是一次次美妙的心灵之旅。要知道,飘泊异乡的打工生活是艰辛而枯燥的,时常要饱受乡愁的煎熬,而因为有书相伴,那些艰难的岁月便不再那么寂寞了。

我也曾阅读过一些畅销书和企业管理类书籍,比如《成功学》,比如《谁动了我的奶酪》《方与圆》《蓝海战略》,也学习过《新概念英语》……这些书籍带给我不少启发,都很具有实用价值。

有段时间,我追着看余华的小说,缘起《活着》,那是一部精简的历史,人生中几乎所有可能遭遇的厄运都集中降临在“富贵”身上,作者用朴实而近乎冷漠地语言进行叙述,并在书中写道:“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有人认为这部小说消极而绝望,在我看来,人物的命运如此悲惨,但他从未放弃,一直坚持活下去,这本身就是一种正面的启迪。

雨果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阅读使我走上了文学之路,阅读也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作者简介:

张华, 曾用笔名:钰涵,1981年生,四川自贡人,现居深圳,深圳作协会员。曾在《星星》、《诗林》、《芳草》、《作品》、《蜀南文学》等刊物发表诗歌、散文和小说。有作品入选《2008中国打工诗歌精选》、《深圳青年诗人选》、《深圳30年新诗选》、《面朝大海》、(2010—2012)《青工读本》等选本;曾获首届全国农民工诗歌大赛三等奖、全国青工网络写作大赛三等奖、第四届深圳原创网络文学拉力赛中篇组和非虚构组优秀奖等奖项;著有散文集《流年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