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构建新时代中国文学评论的“新高地”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论坛·评论篇综述

更新时间:2024-11-20 来源:广东作家网

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之际,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导广大文学评论家、学者为推动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11月7日下午,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与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论坛·评论篇”在广东文学馆举行,本场论坛是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系列活动之一。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向欣,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党委副书记、副社长、总编辑林海利出席并致辞,省作协主席、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委会主任蒋述卓出席并作小结。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陈昆、苏毅,省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刘春,暨南大学教授、省作协副主席、《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主编贺仲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南方文坛》杂志原主编张燕玲,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倪学礼,中国青年出版社原总编辑李师东,辽宁文学院对外交流部主任、《当代作家评论》副主编李桂玲,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编辑委员会专职委员陈桥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文艺理论研究》主编朱国华,《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罗宗宇,《文学评论》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刘艳,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申霞艳,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田梦,《文艺研究》副主编李松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凌逾,澳门大学葡语系教授姚风,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文化副刊部主任邓琼,以及香港、澳门、新疆、内蒙、西藏作家代表和珠三角九市作协负责人,省作协各部门负责人等50多人出席。会议由中山大学教授林岗主持。

期间,与会者聚焦“文学传统的当代创新与开拓”主题,围绕“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当代文学创新”“中国优秀文学传统的阐发和研究”“文学传统与文化哲学思想”“中国文学传统的现代转型与应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如何创新”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热烈的讨论。

锚定新定位,推动“粤派批评”向“湾区批评”升级

向欣在致辞中表示,文学评论是文艺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工作的重要一环,是推动文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过去10年里,广东省作家协会积极投身新时代文学评论实践,在理论研究、主题评论、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平台建设等方面持续下功夫。2021年起,省作协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以轮值方式每年举办广东文学评论年会,不断擦亮“粤派批评”品牌。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5年来,省作协加强学术研究和基础理论建设,创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杂志,大力推动“粤派批评”向“湾区批评”升级,“湾区批评”在全国的话语权正逐步凸显。

向欣指出,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粤港澳文学界要心系大局大势,以文学理论和批评的自我革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高质量发展。一是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把好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的“方向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发挥好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独特作用,促进文学“能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增量”,为人文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二是发挥两翼齐飞效应,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创作的“助推器”。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是鸟之双翼、车之双轮。要打磨好评论利器,坚持以理立论、以理服人,指引创作导向和欣赏取向,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敢于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坚持美德、美学、美文相结合,增强文学评论的朝气锐气,推动文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传承岭南文化血脉,构建新时代中国文学评论的“新高地”。要在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的基础上,以大湾区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开放姿态,契合湾区的文学地理特质,重视岭南文脉传承,坚持国际眼光和本土意识相融、前瞻视野与务实批评结合,树立湾区评论立场、评论观念,积极探索构建“湾区批评”的审美体系和评价标准。希冀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界共同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秉持学术良知,循乎为文正道,以充沛的活力和创造力,共同书写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林海利致辞指出,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与省作协的合作由来已久、基础深厚,是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羊城晚报作为深耕岭南67年的文化大报和“粤派批评”的倡导者、发起者,正在致力将“羊城派”客户端打造为“岭南文化第一端”,策划组织一系列专题报道、文学活动,推动广东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启动了“粤派批评提质工程”,聚焦重要事件节点、重点文艺精品、热点文艺现象,持续推出高质量文艺评论文章,壮大广东文艺评论的声势。今年,又通过开展青年文学创作生态网络访谈节目“到灯塔去”、青年评论家锐评系列、运营“粤派批评”公众号等多项重要举措,挖掘湾区文学青年扎根生活、用心创作的精彩故事,并充分发挥全媒体传播矩阵优势向海内外传播,聚焦热点文化文学现象发出广东声音,引发业界和全网的极大关注。未来,羊城晚报将继续扛起岭南文化大报的大旗,充分发挥文学评论阵地的引领和桥梁作用,在媒体融合转型的大潮中,推动羊城晚报“粤派批评”项目守正创新,探索构建更为广阔多元的文学评论和创作空间,持续发出湾区文学评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和省作协携手共进、合作共赢,为广东文学评论的进步和繁荣深耕、培土、种花,一起迎接新的春天!

蒋述卓感谢各位名刊专家和学者持续关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他表示,编委会将虚心吸取意见,继续把好《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的意识形态关,同时在版式和内容方面也要做得更好。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做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性的特点,表现在对前沿问题的把握、对“新南方”的讨论、对未来美学的探讨,以及对科幻文学、网络文学、海洋文学的关注,体现出不同于北方的南方特征。建议杂志和“粤派批评·陈桥生工作室”、港澳作家多联系沟通,梳理“粤派批评”的学术谱系,办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贺仲明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近期办刊情况,他指出,上一年度杂志在封面设计、栏目更新做了相应改进,与《当代作家评论》联动设立“新东北·新南方”栏目,大力扶持推荐青年作家,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和较好评价:被中国社科院新刊系统列为新刊入库,2024年度《新华文摘》全文重点转载了2篇文章,另外还有2篇是论点摘编,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5篇。2025年将继续秉持办刊方针,重点关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同时秉持世界性的眼光,加强对中国文学的整体关注,紧跟时代的潮流,努力以文学评论的方式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

聚焦时代性,恢复汉语的诗性

李建军呼吁一种更开阔的文学视野,他指出,大湾区是一个地理概念,还是一个文化概念、政治概念,也是一个精神概念,甚至是一个生命形态。可以通过组织港澳作家专栏、开展时下热点话题研讨,强化与传统文学、传统文化的关系,恢复汉语表现的诗性,展现一种具有典雅性、优美性的叙述风格,发扬大湾区引领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催生出真正具有精神性,意义和价值并重的伟大作品。

张柠认为,可以向《上海文化》《南方文坛》等刊物借鉴,打造自己的特色栏目,呼唤活泼的、真实的、直率的批评风格,避免“学院八股”文风,同时面向网络自媒体时代,探索适合湾区这个中国经济发展最前沿的文学批评方式。

张燕玲表示,经过四年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已初具文论名刊的样貌,体现了办刊人的精品意识,比如“思想圆桌”“创意写作”等栏目的设置,体现了编辑团队前沿视野和专业的批评精神,既融合地缘文化和世界视野,又注重突出岭南文化文脉,实现精品建构,希望坚守“内容为王,品质为上”,在栏目设置、装帧设计等再进一步优化提升,加强视觉冲击力,同时增加对港澳名家大家的推介,打通粤港澳文脉。

倪学礼从阅读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的经验出发,指出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拥抱伟大的细节,具有同情心,拥有个性的结构和风格,生产思想和意义,让生活的诗意自行呈现。

溯源批评史,赓续岭南文化血脉

李师东表示,湾区批评要着眼于当代文学批评的建设,还应有对中国古典文论研究和中国诗、文、戏曲鉴赏的湾区学术传承的回望,要有对湾区文学批评历史的梳理,这涉及湾区文学批评的根脉源流和承前启后,从而展示湾区文学批评的历史风貌和现有实力,与整个大的创作生态、批评生态对接,“彰显大湾区文学批评本有的深厚底力和宏阔视野”。

李桂玲用三个关键词作发言。一是“必然”。地方性崛起正当时,地方性要通过展示自身的独特存在争取关注与话语权,《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的创刊与发展恰逢其时。二是“变通”。文学期刊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要有不同的发展方向,承担起凸显地方个性、体现时代共性的责任。《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在迅猛的时代潮流中,应当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三是“坚守”。坚持办刊的责任担当和风格特色,坚守文学的核心价值和理念。地方只有充分展现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标签,有代表作家、实力作品、人才梯队和期刊等发声平台之后,才能凸显地方力量,进而在文学的整体发展中,贡献地方力量。

陈桥生以“三力”发表观点。一是“持续努力”。从创刊至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不管是栏目设置,还是对大湾区的聚焦,都做得很好,需要持续努力。二是“相互借力”。媒体和杂志的属性不同,你有我无的东西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借力,共同前进。三是“共同发力”。对于同一个作家或话题,我们可以共同发声。《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创出来的,因此应该首先聚焦这个地方。要强化杂志的新媒体推介,可以借鉴一些现有的新的传播方式。“粤港澳文学批评溯源”栏目非常好,溯源非常有意义,也有必要,因为今天的创新就是明天的传统。我们要继续加强,共同讲好岭南故事,讲好大湾区故事。

基于地域性,追求一种更广、更深的普遍性

朱国华期待杂志有更为明晰的定位和目标,他指出,我们可以追求某种程度的地域性,但要把地域性当成整个当代文学秩序中的一个“他者”,进而追求一种更广、更深的普遍性。

陈东捷指出,广东一直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其开放性、先锋性和多元性体现在经济等各个领域,作为大湾区主办的杂志,应该秉承这样的精神气质,同时彰显对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关注,在寻求一致性的同时保持一定差异性,体现湾区文学的特质。

罗宗宇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其文学文化建设也相应体现一种战略眼光,可以通过把港澳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等方式打通文学研究一体化,同时彰显批评锐气,激发活力,通过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交流,在公众号运营等新媒体运用方面打造品牌,不断提升美誉度和影响力。

刘艳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是广东省作协的一个重要的文学品牌、文化品牌,是反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和文学活动、文学现象、作品创作、文学批评等的一个文学品牌和重要标识。在近年取得显著成绩与影响力的同时,刊物不能局限于仅反映粤港澳大湾区的创作实际,更应当将关注点辐射至全国的范畴,快速进入核心期刊、C刊的行列。建议加强对名家理论批评、名家长篇近作批评的关注,同时进一步加强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方法论的作家作品研究和新时代文学研究,不断提升刊文的转载率和引用率,进一步加大微信推送和传播力度,把这个重要品牌做大做强。

申霞艳认为,“要站在全球的高度”,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粤港澳大湾区具有文化上的多元性,应当在处理好区域性与世界性的矛盾基础上,多进行文化探索,拿出和国际湾区对接的勇气来办好《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这是广东批评家的使命和任务。

田梦表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相关期刊从2021年开始转载《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刊发的文章,至今已全文转载十余篇。《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区别于其他期刊的特色是地域性,创刊时间虽然不长,但刊物质量不断提高,区域性是这本杂志的特色,而不是限制,在特色的基础上,更应该有突破和超越。

借力新媒介,打造湾区的文学品牌

李松睿指出,要加强地域文化,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可以通过组织学者对话,产生思想的交锋碰撞,同时在栏目设置、文章标题选取上进一步优化调整,加强公众号等新媒体建设,通过刊发跨学科的论文,扩大刊物的影响力和冲击力。

凌逾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创刊四年多,影响力越来越大,聚集的知名学者越来越多,刊发的文章质量越来越好。在坚持区域性的基础上,或从大湾区出发,推动全国性学术话题的产生。文学或可加强媒介传播和国际传播,进行IP转化发展,创立湾区的文学品牌、文创品牌,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姚风结合《中西诗歌》的办刊经验提出建议。一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杂志要在封面设计、内文排版、栏目设置等方面优化改进。二是努力成为核心期刊,同时对优质稿件提高稿酬,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作者。三是加强对港澳作家,特别是坚持本土性写作的作家的关注和推介。

(整理:杨璐临、王金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