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构建评论新高地!“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论坛·评论篇”研讨会在穗举行

更新时间:2024-11-11 作者:孙磊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11月7日下午,值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系列活动举办之际,由省作协与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联合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论坛·评论篇”研讨会在广东文学馆召开。

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向欣,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社长、总编辑林海利出席并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当代室主任李建军,省作协主席、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蒋述卓,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林岗,以及来自北京、上海、湖南、新疆、西藏和广东本地的专家、学者等近50人参加会议。

1731289574118767.jpg

构建新时代中国文学评论的“新高地”

向欣致辞并指出,文学评论是文艺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工作的重要一环,是推动文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过去10年里,广东省作家协会积极投身新时代文学评论实践,在理论研究、主题评论、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平台建设等方面持续下功夫。

1731289589837901.jpg

2021年起,省作协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以轮值方式每年举办广东文学评论年会,不断擦亮“粤派批评”品牌。

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5年来,省作协加强学术研究和基础理论建设,创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杂志,大力推动“粤派批评”向“湾区批评”升级,“湾区批评”在全国的话语权正逐步凸显。

向欣强调,“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粤港澳文学界要心系大局大势,以文学理论和批评的自我革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高质量发展,发挥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两翼齐飞效应,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创作的“助推器”,推动文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还需传承岭南文化血脉,构建新时代中国文学评论的“新高地”。坚持国际眼光和本土意识相融、前瞻视野与务实批评结合,树立湾区评论立场、评论观念,积极探索构建“湾区批评”的审美体系和评价标准,共同书写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发出湾区文学评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林海利致辞指出,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与省作协的合作由来已久、基础深厚,是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今天,专家、学者、批评家齐聚一堂,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展开专业、深入的研讨,意义重大。

林海利表示,文学评论是文学事业的重要一翼,是推动文学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粤派评论”正以粤港澳大湾区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开放姿态,逐步向“湾区评论”升级,在全国的影响力日益彰显。

1731289610333974.jpg

未来,羊城晚报将继续发挥岭南文化大报的作用,用好“岭南文化第一端”的传播优势,充分发挥文学评论阵地的引领作用、桥梁作用,推动《羊城晚报》“粤派评论”项目在媒体融合转型的大潮中守正创新,探索构建更为广阔多元的文学评论和创作空间,持续发出湾区文学评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他还向专家们介绍了正在举行的2024花地文学榜系列活动,诚邀文学界的领导和朋友们莅临指导。

共同探讨文学传统及发展新路径

本场论坛聚焦“文学传统的当代创新与开拓”主题,共设五个议题:“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当代文学创新、中国优秀文学传统的阐发和研究、文学传统与文化哲学思想、中国文学传统的现代转型与应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如何创新”。

会上,各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议题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文学传统及发展新路径,并就《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办刊情况提出进一步优化和创新的建设性意见。

大家一致认为,中国文学传统有着宝贵而丰厚的资源,要主动探索、传承和发扬前人留下的文艺思想、文化精华、文学理论,在赓续中华文脉的基础上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是富有湾区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文学杂志,要发挥好文艺批评作为“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的作用,促进湾区文学交流互鉴,有效引导创作、引领风尚,守正创新、激浊扬清,推动创作和评论相互辉映,推出更多展现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理论评论作品,助力岭南文化传承和新时代广东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