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中国作家第一村”何以第一?

更新时间:2024-09-23 作者:影子来源:《南方》杂志

樟木聚才 文韵飞扬

——探秘“中国作家第一村”筑梦之路

村落,人类聚居的基石,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文化的深邃。而在东莞樟木头镇,坐落着一个别样的天地——“中国作家第一村”(以下简称“作家村”),它以文学创作为灵魂,汇聚了国内众多知名作家的风华。在这片肥沃的文学土壤上,作家们以笔为犁,辛勤耕耘,一季又一季,收获着脍炙人口的文学硕果。

近年来,广东文艺事业犹如繁星点点,绽放出繁荣发展的璀璨光芒。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一批批紧贴时代脉搏、回响人民心声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在国内激起广泛共鸣,更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出广东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作家村,便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东乃至全国的文学版图上,成为引领文学潮流的重要坐标。74位常驻作家,其中国家级会员46人、鲁迅文学奖得主6人,他们将这里变为生活现场、创作现场,共同编织着绚烂的文学篇章。

本期我们走进这个独特的村落,探寻它的成功经验,求索未来之路。我们期望通过此次探秘,为文化繁荣助力,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探索新的路径与可能。

“中国作家第一村”的三重追求

“中国作家第一村”坚持以出文化大家、出时代精品为目标引领,立足东莞、辐射湾区、影响全国,努力打造成中国文学标志性的样板

踏入东莞市樟木头镇,宛如步入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之中。这里绿意盎然,森林覆盖率76.13%,石马河与官仓河蜿蜒穿城,白鹭翩跹,绘就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绝美图景。

作为东莞市独一无二的纯客家古镇,樟木头镇不仅守护着丰富的客家建筑遗产,还传承着诸如麒麟舞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家们在此沉浸于大自然的怀抱,深受客家文化的滋养,不仅享受到了生活的便利,更激发了无尽的创作灵感。

2010年,“中国作家第一村”(以下简称“作家村”)在樟木头镇成立。鲁迅文学奖、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作家村的作家群体平均每年斩获省级以上文学奖项不少于30个,成就斐然。不久前,“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东莞创作研究基地”的落户,更是为樟木头镇“中国作家第一村”的美誉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面对这一系列荣耀与成就,人们不禁好奇:作家村如何从无到有?如何实现从1.0到2.0的跨越发展?未来,当地又如何擦亮作家村这一金字招牌、推动文学发展与城市赋能?带着这些问题,《南方》杂志记者一一走访。

何以“第一”

2024年3月23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东莞创作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樟木头镇官仓社区举行。挂牌当日,中国作家协会(以下简称“中国作协”)的多位重要领导和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的主要成员都在现场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有着深厚客家文化底蕴的官仓社区,保存着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完好的岭南古建筑群。记者走进这里发现,经过省、市、镇、村四级共同投资、连片改造,这里不仅有作家村的展馆、作家驻创工作室,还有《花城》创作出版基地、《作品》作家村编辑部的挂牌,更有弘扬樟木头独有麒麟文化的麒麟会馆。

“这个展馆是在东莞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我们找到专业设计公司进行规划打造的,在这里可以全面地了解到作家村的前世今生。如今你看到的是作家村的2.0版本了,要说1.0版本,则要追溯到十余年前。”樟木头镇宣教文体旅办公室欧阳莲芬同记者说道。

改革开放伊始,樟木头人凭借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时代,GDP曾在全市排前五,有5万多户香港人来这里购房定居。

“樟木头70%以上土地都是原始次生林,为了利用好这一方生态,樟木头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着重发展文旅经济。1.0版本的作家村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欧阳莲芬说。

回溯至2005年,东莞勇于开创先河,成立了东莞市文学艺术院,这一举措在当时全国范围内堪称首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著名作家、评论家雷达被聘请担任名誉院长,并组建起了一支充满活力的团队。这一年,是文学艺术院诞生的关键节点,它的成立为后续的一系列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转眼到了2006年,东莞市委再次展现前瞻视野,率先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作家签约计划。这一消息如春风化雨,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的关注,申报项目数以百计,最终经过严格筛选,包括王松、王新军、刘芬、王一丁等在内的19位杰出作家脱颖而出,签约了18个创作项目。此举不仅在国内文学界引起了轰动,也为后续与作家们的深度合作打开了空间。

2007年,王松在一次樟木头的探访中,被当地优美的环境和政府人民的热情包容所吸引,于是欣然购买了一套房子。入住一个月时间,便写出了两部心仪的中长篇小说。于是在大家的口口相传下,各位作家闻讯而来,纷纷入住樟木头。同年,雷达的《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葛水平的《喊山》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一个作家小群落形成了,这也是作家村的雏形。就此,作家群落逐步形成,樟木头镇因势利导,设置了专职人员为作家服务,大到筹集创作资金,小到生活乃至邻里纠纷,帮助作家解决实际困难。”樟木头镇文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回忆起来。

2010年,为了团结引领这批在樟木头驻创的名作家,更好地为当地发展作贡献,在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文联的大力支持下,樟木头镇党委、镇政府抢抓机遇,于2010年9月28日在樟木头镇正式揭牌建立“中国作家第一村”,聘请雷达担任首任村长,知名作家王松、雪漠、曾小春担任首任副村长。记者了解到,当年在商量作家村的名称时,有些作家曾有顾虑。但雷达笑着解释,这个所谓的“第一”不是排位,是顺序,我们毕竟在国内,至少截至目前,是第一个出现的作家村嘛。

同年,王十月的《国家订单》、张雅文的《生命的呐喊》双双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为作家村的建立增添了鲜亮的一笔。

2014年,张雅文的《百年钟声—香港沉思录》获第十三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22年,王松的《红骆驼》、江子的《回乡记》双双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与此同时,陈启文、王松、雪漠的作品荣获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国作协的重要奖项。作家村由刚成立时的20人左右,发展至今已有74人。现任历任的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有7人:雷达、王松、王十月、陈启文、江子、魏红花、葛水平,先后有30多位作家加入省级作协,20多位作家加入中国作协。作家村无疑成为高品质文学人才聚集地。

何以持续

如果说初创时期的作家村是聚木成林,那么如何留住人才、保持作家村的生命力,则成为当地党委和主管部门不断应对的挑战。

记者了解到,省市镇三级建立激励机制,对于每年作品获得相应奖项的作家给予奖励,激发作家创作热情。截至2024年7月,作家村村民出版发行的文学作品达500多册,获市级以上荣誉400多项。

如何为作家村村民提供优质服务?东莞市、樟木头镇共同制定《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村民公约》等规章制度,不断完善作家“入村”条件、享受福利、责任义务等各项指引,对作家个人荣誉、人员身份等进行综合评审,给予作家水电、物业费等生活补贴,从早期在入籍入户、购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再到近年链接产业、网络资源,为文学数字版权开发及作家作品的传播和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同时出台《东莞市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培育与推广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对繁荣发展东莞文艺事业具有积极作用的文艺项目、人才给予资助或奖励。

除了完善管理机制,作家村还建立了文学创作激励机制。东莞是打工文学的摇篮之一,作家村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文学采风、学习交流、创作实践、展览培训等活动,鼓励作家立足“广东制造”“东莞制造”,深入本地汲取源泉、激发灵感,用生花妙笔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讲好“樟木头故事”“东莞故事”,涌现出丁燕《工厂三部曲》、王十月《无碑》等东莞打工文学作品。

作为深扎生活、人民的代表作家之一,丁燕的创作见证了作家村的发展。十余年来,她在樟木头镇的多个电子厂与员工同吃同住,创作了《工厂三部曲》。“如果没有广东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没有作家村的氛围,这些作品是无法完成的。这是我回赠给岭南大地的礼物。”丁燕同《南方》杂志记者感慨道。

漫步在官仓社区,记者看到41间作家工作室,不仅为作家们提供了个性化、场景化的文学创作空间,更为王松“南庐夜话”、王十月“十月聊哉”、肖仁福“见岭庐”等文学交流活动提供了场地。

改造后的2万平方米的客家古建筑群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文学意义。“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东莞创作研究基地”“《人民文学》研究交流中心”“《花城》创作出版基地”“《作品》杂志作家村编辑部”等4个文学驻创基地,为创作者导入更多优质人脉和资源,提供社群关怀和平台归属感。

“中国作家第一村”从自发形成的文学现象到全国知名的文学品牌,无不彰显了广东省市镇多方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何以赋能城镇发展

文学常常被视为高雅、深邃的艺术形式。文学是否高置于书格?是否过于崇高而脱离实际?作家村以其独特的发展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今年夏天,在“潮流一夏·进莞来”“‘莞’一夏·作家交流”等主题活动中,樟木头全镇的中小学生近距离地听作家村村民分享写作心得。村民为学生“送课上门”,作家村的作家人气不断攀升。

“知名作家、评论家、文学爱好者等一起煮茶论道,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群众在耳濡目染间也提升了生活情趣和文学素养。”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樟木头分局、食药安办副主任、挂职官仓社区第一副书记陈艳芳同记者谈道。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得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一排排古建筑既保留了乡土特色,又增添了现代气息。

这一过程是“百千万工程”中“文化赋能”理念的生动实践,为村民创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作家村对当地乡村人居环境的升级改造、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樟木头镇党委委员罗永光表示。得益于文学的浸润,全镇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氛围,一系列变化不仅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更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真正朝着“百千万工程”中“文化富民、产业兴村”的目标迈进。这让他深有感触。

如何让文学赋能城镇发展?罗永光向记者介绍道,全镇将重点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的“一带三圈”规划建设、圩镇社区城中村(老圩)整治提升项目,推动整镇成为“作家村”,力争三年内实现驻村作家数量和文艺精品质量“双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升作家村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全镇将推出作家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平台,推行酒店式管理,打造作家村特色书店,并不断推出新举措,如文艺创作驻留季、作家村创作基金、“文‘樟’全国青年作家招募计划”等。

未来,作家村将链接高端文学资源,举办国际笔会等活动,承接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等高级别会议。同时,将开展文学创作揭榜挂帅活动,面向作家村村民下订单,定制国家级文艺精品。这些举措将进一步丰富作家村的文化内涵,并为其赋能城镇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我们要将作家村打造成为集创作、研讨、活动、版权转让、网文出海、文学创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乡村振兴双向赋能等于一体的作家村综合体。”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接受《南方》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期待作家村坚持以出文化大家、出时代精品为目标引领,立足东莞、辐射湾区、影响全国,将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打造成中国文学标志性的样板。

在樟木头遇见名家

太不容易了,樟木头一下子吸引了这么多作家,绝了!

——原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

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自由选择后形成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得益于樟木头镇的房价适中、环境优美和东莞市镇两级领导大力支持,使得作家村良性循环发展,也给中国的作家提供了一个南北文化交融的现实基础。希望“中国作家第一村”能坚持做下去,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中国作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高洪波

东莞是中国改革开放催生的新兴城市。一个成熟的城市不仅是生产和交易的地方,更是能让作家和艺术家定居下来的地方,这样才能形成健全的城市生态。作家村的出现可能是东莞转型中非常重要的标志和现象。从这个意义来说,它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研究的。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

东莞文化很博大很兼容,就像一棵梧桐树,引来了中国文学的凤凰。很多地方做文化产业但是缺少内容,东莞抓到了文化产业的本质,樟木头作家村可以成为文化产业的孵化器。奥运会在北京做了大大的鸟巢,现在东莞市正在做文学的鸟巢,请全中国各地的作家朋友到那里下蛋,生自己的孩子,把梦想放飞蓝天!

——中国作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白庚胜

东莞是一片文学的沃土,也是一片文学的孵化地。能把全国这么多作家吸引到东莞,体现了东莞改革开放以来探索创新的气度。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

我一个月前去过樟木头作家村,在作家们集中居住的帝豪花园,参观了作家陈启文、丁燕的房子。那里植被茂盛,小楼雅致,小区里还有游泳池,环境非常好。汇聚在作家村的作家,创作的文体不同,艺术趣味不同,但又显得非常有序,像一个大森林里,生长着各种不同形态的树木,这样,才能达到生态平衡。

——著名评论家、《人民文学》原主编施战军

作家村的作家们相互支持,创作力量雄厚。作家村作家的整体创作很有前景,会在中国文坛上成为亮丽的风景。

——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原创研部主任胡平

我觉得东莞和东莞的举措很有意义,以前我们总是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家需要走出去,在不同的地方居住。作家村村民来自不同的地方,在那儿创作出了非常好的作品,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作家们到了东莞以后,得到了更多相互切磋、相互激励的机会,为他们今后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因素,有助于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原创研部主任梁鸿鹰

东莞文学艺术院的几届签约,为中国作家第一村的形成创造了前提条件;而位于东莞市东南部的樟木头镇因其特殊的地理和文化,又成为作家们首选的居住地和创作地。

——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首任村长雷达

2007年秋天,由于我偶然动意,在樟木头镇买了房子,全国各地的一些作家也纷纷来这里买房,渐渐形成一种作家聚集的气候,樟木头镇党委政府便顺势而为,成立了“中国作家第一村”。樟木头镇不像有的地方那样过于“都市化”,虽然也具有相当规模,可是很有人间烟火气。这里别名“小香港”,很有岭南味道,加之是一个纯粹的客家镇,也就更多了一些传统文化的底蕴。我所在的楼盘依山傍水,我称之为“小香港的翠屏山”。我敢说,在全东莞都很难找到我选的这处房子。

——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首任副村长王松

我定居樟木头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因为这里环境好,负氧离子含量高。二是这里有个很好的文化平台,经常能有来自各种文化的碰撞,有利于各地作家的交流。三是这里人文环境好。东莞有改革开放的政治氛围。东莞文联吸纳我为市作协副主席,从没有把我当外地人,东莞文联对我们很好,这体现了东莞“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精神。我很感激东莞文联的签约,如果没有东莞的签约,我不可能来东莞。

——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首任副村长雪漠

樟木头果然就这样美丽而质朴。我观樟木头透着风流,它丰富、内敛,客家人的居住地,好客、大气,又暗含了一种未能言说的独特归家感。作家与作家村,是樟木头的慧眼呢。作家们一生除了写故乡还是写故乡,樟木头,作家村村民们的第二故乡,在生命的某个时刻,必将迎来一番明媚的文化景象。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作家村村民葛水平

东莞是一个有文化深度和广度的地方,是近30年来崛起的一个新型的现代化城市。它浓缩了30年来中国城乡嬗变过程中的大部分情景,再现了一个时代以及人们在这个时代中的境遇。我认为这就是东莞最大的、最有特色的文化内涵。东莞文学同许多城市比恰好是最丰富、最斑斓也最具多元性的。在樟木头的这个家,是我经过多方掂量之后选定的一个值得终身依托的家园。

——作家村村民陈启文

我的很多文章都是在樟木头完成的。我的习惯是清晨起来写作的,每天清晨四五点钟,我轻手轻脚进到书房,打开电脑,然后在天台上站一会儿,看看天亮前的群山。阳台上是种了一些花的,一株白玉兰开得旺盛,清晨的白玉兰格外香,我想,沁人心脾,大概就是形容这样的清香。然后,喝一杯浓浓的咖啡,让自己处于兴奋状态,坐在电脑前,进入我虚构的世界。

——作家村村民王十月

加入中国作家第一村,使我的文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让我在感受沿海城市新生活的同时,对以往的生活有了一种全新的过滤和认识,对以往的创作观念也产生了深深的质疑:如果我们只盯着脚下的那片泥土,盯着穷乡僻壤的那点陈旧故事,絮絮叨叨地反复讲述,还有多少读者愿意去看?还有多少文学价值可言?作家不能只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不能光顾着写,还要想着为谁写。文学,一旦放弃了读者,等于埋葬了自己。

——作家村村民唐达天

我的写作和我的定居是融为一体的。2011年初,为创作《她在东莞》系列散文我来樟木头采访,看到这里环境很宜居,便在这里买了房,定居下来。到2012年6月,我已在《人民文学》《光明日报》《天涯》《散文》等全国50多家报刊上发表《她在东莞》35万字;同时发表非东莞题材作品30万字。我去电子厂和音像带盒厂打工,自己当女工,一天干11个小时,最终,用汗水和血水,换来一篇篇高质量的稿件。在樟木头住,可以激起我的创作激情。

——作家村村民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