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第九次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广东代表团参会感言小辑

更新时间:2024-09-03 来源:广东作家网

2024年9月2日上午,广东省代表团在第九次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开幕式上认真聆听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致开幕辞,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的致辞,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宏森所作的报告,以及王蒙、莫言、马伯庸、孙频等作家的发言,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当天下午,青创会开展分组讨论,广东省代表团与天津、福建、港澳台代表团分在第二组,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出席,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广东省代表团领队张培忠,福建省作协秘书长钟红英担任召集人并主持讨论会。广东省代表团各位代表结合上午参会感悟进行发言,具体内容摘录如下:

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广东省代表团领队 张培忠

这次青创会,是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发挥文学独特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新时代的青年作家,最有希望、最能创造,任重道远,值得期待。一要坚定文学初心,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武装头脑、提升境界、推动创作;二要坚定学习恒心,切实提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刻把握时代、描摹时代的能力;三是飞扬青春雄心,以卓越的创新创造书写反映波澜壮阔新时代的精品力作;四是彰显大同之心,以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加快构建中国文学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践行“两个结合”,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青年作家代表(共15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威廉青创会首日上午,铁凝副委员长的讲话让我再次深切感到鼓舞。张宏森书记的讲话中提到了历史的尺度和文明的尺度,这让我也深受触动。中国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古典的中国文明正在经历深刻的转型。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所言,要再造一个少年中国。古典中国正在蜕变,从成熟走向又一次新生。我们应该在社会日益老龄化的今天,保持精神上的年轻,保持少年中国的锐气。在我看来,接下来的文明展开将是人与人工智能共同创造的过程。虽然我们要抵抗人工智能带来的副作用,但我们也要接受与人工智能共同相处的现实。我们如何借助人工智能作为工具,重新塑造我们,形成一种新的、强健的超级精神主体,这是即将到来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对我们创造力的要求将更高,我们需要以更新的视角、更深刻的提问方式来激活新的体系。在这个文明秩序重建的当下,一个作家应该思考:中国能为这个世界提供什么?除却物质层面,聚焦精神层面,要为新的世界文明提供源源不断的创造性。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将会是未来中国文学发展的重中之重。

冯娜:全国三百多位青年作家集结在青创会,凝聚起一种文学的气场,是心灵的碰撞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激励和鞭策。文学作为世界文化交流、人类文明互鉴的信使,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特别是在全球互联的时代,我们要有意识地将中国文学纳入世界文学的体系中,客观评估我们的写作价值,更要积极展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世界性格局。青年作家已近(或逾)不惑之年,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对文学的实践也应有与生命经验相匹配的精神质地和风貌。而“青年”并非年龄的表征,更是是锐气、向上、激情、勇气、创造力的心神能量和生命状态。我愿以“新青年”的心气和志气与同仁们共勉,以踏实、笃定、开放的创作实践为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增添新的生机与更多的可能性。

朱铁军:作为广东省代表团的一员参加本届青创会,是我的文学生涯中一次极为重要的经历。能够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作家交流文学创作,互通写作上的经验心得,是十分可贵的收获。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新的征程和文学事业使命,正在对青年作家们发出召唤。我们也正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元的世界,各种信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覆盖着每个人的日常,经验的获取似乎变得比以前更加容易,海量的、碎片化的、可视的信息会以多种方式进入我们的视野里,但这也正在成为写作上的一种危险。信息茧房造成的隔阂,和空洞的他者经验,反复地考验着作家对经验的处理能力和认识深度。作为一位小说创作者,我认为当下我们更需要的是投身生活、深切关注现实、深刻理解和介入更为具体有效的真实经验。到人民中去,做人民的学生,这句话对我有非常重要的提醒作用,小说家尤为需要走出去,离开书房式的写作,拒绝单一依赖想象和虚构,万卷书要读,当然也要行万里路,要拥抱生活,热爱人民,关注社会,切实去体验,去发现,去描摹那些来源于现实的生动世界。另外,作为从业多年的文学期刊编辑,我要继续发扬编辑的天职,陪伴和帮助青年作家成长,积极广泛地发现和培养新人,发挥好文学刊物的平台性作用。

江源(齐佩甲):很荣幸参加这一届青创会,在会上听了许许多多同行前辈们的切身体会,对于当前文学发展的进程有了更深的体会。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是文学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青年作家正是文学创新的主力,是实现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的文学新力量。

当下青年生在网络时代,接收信息的密度远超以往,这给予了当下青年创作者们跳脱活跃的思维方式,于是能看到现在青年创作者们脑洞大开的作品,有各种各样的创新。同时,青年作家们的作品也反映了当前时代人民生活的所思所想,是对当前社会风气的一种体现。

而除了反映当下时代特征以外,作品还要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文化碰撞中,让外国读者对中华文化产生兴趣,这是网文出海的重要作用,如何在做好内容创作的前提下融合时代思想与传统文化,这是当下青年作家面临的挑战之一。

安然:青创会首日上午认真聆听了张宏森书记的讲话内容,他提出的第三点,“青年作家要奋力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我受益颇多。那么,青年作家该如何书写新时代的文学?我想,可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写出一批根植于中华沃土,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学作品。

我想到我的故乡,内蒙古的阿鲁科尔沁旗——北方的弓箭手。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是全球唯一一个保留了蒙古族特色的草原游牧系统。这片土地赋予了我奔走他乡时顽强的意志,它的广阔、质朴、洁净、静谧、恒久不变的日月星辰和湖泊草甸,以及牧人跪拜长生天时的虔诚、牛群从夏营地转场到秋营地时漫长的迁徙、阿日奔苏木婚礼上亲人深情的拥抱,等等,它们构成了我诗歌创作的精神谱系。

广州,一个人人皆知的大城市,一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湾区建设的核心城市,它的包容、多元、先锋,丰富着我的生活,让我在这里谦逊敬畏、从容不迫。广东的岭南文化、潮汕文化、湾区文化,这十余年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从边疆到都市,两个气质完全不同的地域文明,它们已成为我诗歌创作的重要内容。

最后,欢迎大家到我的故乡乌兰布统草原、阿鲁科尔沁草原。也欢迎大家到广东,领略湾区的发展、湾区的魅力。如果还想了解更多,欢迎大家关注由广东花城出版社的图书,花城不仅有《我的阿勒泰》,还有中国大湾区的精彩!

李衔夏:我今年39岁,能在不惑之年来临前参加青创会,非常荣幸!青创会首日上午,铁凝副委员长在致辞时引用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张宏森书记在报告中指出:“用‘人类知识的总和’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丰沛养分,为促进破解人类共同难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青创会成功让我个人的不惑提前来临,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为全人类写作!我希望自己的文学作品能在思想上、语言上、技法上、内涵上都有所突破、有所提升,这注定是一条艰难之路,从十七岁第一次发表文学作品开始,至今我已磕磕绊绊、摇摇晃晃、跌跌撞撞走过了二十二年,我渴望写出自己心中的大作品,也一直在做着准备,我深知自己既需要扎根时代、绝不懈怠,又必须超越时代、独自等待。作为一名中国作家,广东作家,我感到特别骄傲,中国尤其是广东在新时代拥有特别多世界级的大命题。好作品一定是在摒弃喧嚣、拒绝流行、抵抗浮华的状态下写出来的,我前两部长篇小说《人类沉默史》《无无》的题目就是我的立场和态度。近些年的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思想深度和灵魂高度。我愿为此匍匐前行,努力建构出属于我的文学宇宙。

李德南:当下的青年写作,要有世界文学的自觉意识。作家有多种多样的写作资源和写作方法,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要在世界文学的坐标中写作。这意味着写作者既要以多元的、丰富的世界文学作为写作资源,写作时的技艺、眼界和问题意识也应该有世界性的维度。具有世界文学属性的作品,往往具有跨文化的性质,而且具备跨越地方、区域和国界的能力。好的文学作品,离不开对地方的凝视和表达。可是,在强调地方的意义时,也要避免画地为牢。我们需要有地方之外的视野,才能更好地理解地方。不管是写什么题材,世界都是我们重要的认识框架。我们需要一种写作的辩证法,或是关于写作的辩证认识:从地方出发的写作,最终要走向世界;以世界为视野的写作,最终也需要落实到地方,借此获得写作所需要的具体性与独异性。我们既要有写作和生活的近处,也要有远方;走向远方后,也还需要回到近处,不忘记出发之地。

何星辉(索耳):保持一种学习的心态很重要。学习对我来说是一个把自我破碎又黏合的过程。我以前的写作里面“我”的核心比较强,但现在我学习进入他者的角色里,与之共情,与之对话,把聊天作为方法。这个过程中,我学会最重要的一点是,进入他者,要先破除自身身份、先入为主的观念、后天的知识体系的种种禁锢。这个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很难。在实践中,我还学到了一点:正视自己的有限性。我不可能完全还原或变成他者,而是尽最大可能去接近。

青年不一定新,青年只是年龄、时间尺度的新,而思想观念表达以及最终形成的文本不一定新,需要分别看待。我们需要真正认识、辨认旧的东西,如何处理前人的遗产。要有足够的警醒意识,而非在安全区里绕圈圈量产。

相较于当代文学,我其实算浅度介入了当代艺术现场,而当代艺术的表达是非常当下的,包括环境、科技、自然、材料、器物、社会思潮、社区开放性互动的,甚至跨学科的表达,方方面面。而文字作为媒介和载体,在这方面要弱很多。我们应当思考文学表达如何能对接上前沿的观念和经验,并有效产出。当然,这种对接又是需要转化的,读者对国内作家一般比国外作家更苛刻,也是因为彼此经验上更熟悉、接近。所以,如何表达、表达得出彩又贴合习惯,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陆嘉伟(路魆):参加这次青创会,有机会见识了更多青年作者的新鲜面貌,创作的题材、主题、手法各异。我比较看重青年写作表现出来的异质性的语感,以及文学空间构建,近似于设定一组实验参数,在一个有变化张力的空间中,观察人物在其中的心灵流动。我所观察到的青年写作困境,可能在于如何摆脱传统肤浅的现实描绘,从二维平面的写作进行多维的开拓。另外,除了书斋式写作之外,我觉得以肉身参与现实生活、直面冲突的体验式生活,也是一种写作的突破口。以上是参会期间的一些想法。

陈崇正:青创会不仅为青年作家提供一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对我而言,更是一种内在的激励。首先,这次最大的感触是,青年不是年龄,而是一种保持长久续航的状态,意味着童心、激情和更为通透的写作。其次青年文学创作应该斑斓多元,在独特的文化根脉中寻找公约数。在创作长篇小说《归潮》的过程中,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必须鞭策自己不断寻找新的辨析度。特别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青年作家更应该求新求变,更应该跟时代同频共振。

陈楸帆: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青创会,作为广东代表团的一员,见到许多文坛前辈,结识新朋,重逢旧友,我感到非常荣幸且激动。在学习了张宏森书记《青年作家要勇担新的文化使命》报告之后,深受鼓舞,尤其是报告中关于文学的新质生产力部分的阐述,振聋发聩,启人深思。

文学新质生产力的塑造,必须紧密结合当下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变迁,将“新质想象力”融入创作当中。青年作家在塑造文学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一代作家成长于信息化、全球化和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不仅是变革的观察者,更是参与者和推动者。作为青年作家,应当勇敢地打破传统文学的界限,学习人工智能、元宇宙、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打造出具有时代感和前瞻性的文学作品,通过冲破固化和束缚之后敢于标新立异的新质想象力,去传达更复杂微妙的当代情感和思想。

青年作家应当保持对时代脉搏的新质创造力,将自己的创作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形成独特的表达方式。创新不是盲目追求新奇,而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寻找表达与内容的平衡点,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不断尝试和反思,利用多元文化资源,推动文学的跨界融合,进而塑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学新形态。通过游戏化、互动性、沉浸式等方式,让文学不仅仅是阅读,消费与娱乐的对象,更成为探索自我,突破边界的认知工具。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实验田,历来是创新精神与多元文化交汇激荡的土地,如今的粤港澳大湾区更是成为腾讯华为大疆等全球知名企业的总部与孵化前沿科技与商业模式的沃土,中国连接世界的窗口与桥梁,希望各地的作家朋友们都来粤港澳大湾区体验采风,汲取灵感,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引领文学走向更广阔的新天地。

范秋穗(胡安焉):青年写作是当代文学领域中充满活力和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独特的特点,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

青年往往不受传统写作模式的过多束缚,敢于尝试新的题材、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为文学创作带来新鲜的元素和视角。同时青年处于人生中思想和情感较为丰富、活跃的阶段,他们通过写作来抒发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感受、思考和困惑,作品常常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和情感烙印。

不过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变得分散,青年作家很难持续获得读者的关注,需要在写作内容和形式上更加注重吸引力和紧凑性。此外青年作家的写作还面临商业化和市场的压力,作品的销量、点击率等经济指标往往成为衡量成功的重要标准。青年作家可能不得不考虑作品的商业价值,从而影响到作品的艺术追求和文学性。

青年写作在当下呈现的特点是写作的题材广泛,涵盖了青春成长、校园生活、职场经历、科幻奇幻、历史传奇、现实社会问题等众多领域。同时青年作家在情感表达上往往更加直接和真实,不掩饰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他们能够坦诚地描绘自己和同龄人在生活中经历的喜怒哀乐、挫折与迷茫,以及对爱情、友情、亲情的渴望与追求,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郑义存(季越人):这次会议让我深刻感受到青年写作者在当前文学创作中的重要角色和责任。作为一名网络文学作家,我特别感受到,青年写作在这个时代具有独特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的青年写作面临着迅速变化的时代背景。我们这一代的作家,不仅要面对传统文学的深厚积淀,还要在新媒体和数字化的冲击下寻找新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在网络文学领域,日更的压力和读者的即时反馈对创作者来说既是激励也是考验。如何在保持高产的同时,确保作品的深度与内涵,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青年写作呈现出更多元化的特点。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界限逐渐模糊,应当在作品中融合多种文学形式,尝试不同的叙事手法和主题探索。这种开放与包容,使得青年写作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也为文学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青年写作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保持原创性和独立思考的挑战。面对社会和市场的双重压力,我认为如何不被商业化和流行文化所裹挟,依然坚持文学的本真,是每一个青年写作者需要深思的问题。

莫华杰:张宏森书记在青创会的讲话中提到“要深刻认识到时代和社会正在发生最为深远的变化,广大青年作家要融入新时代,体验新环境,敢于开创新局面,创作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标志性作品,实现新时代文学的高质量发展”,这句话给我很大启发,开拓了我的写作思路。我最近正在书写一部关于广东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潮玩之都》,以此记录大湾区制造业的发展和崛起。

大湾区拥有近万家玩具生产企业,是全球最大的玩具制造基地,每年出口的玩具占据了全球的三分之一。从“一墩难求”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到惊艳全球的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还有风靡海外的国风机甲摩动核,以及今年春节驻守在中国空间站的宇航员,手持“吉祥龙”送上来自太空的祝福,这些潮流玩具,都出自大湾区的制造。

潮流是社会时尚艺术的体现,中国的潮玩文化已经发展成世界的新型产业,东莞的“潮玩之都”打开了大湾区的时尚密码,将中国的文化元素赋能到潮玩之中,用中国制造业的潮流引领世界的潮流,让世界多方面认识中国潮流文化的魅力,从而实现文化输出和坚定国家的文化自信。

如何把作品写出新意,写得更加具有时代意义,这是我创作面临的问题。参加中国作协青创会,打开了我写作的视野和格局,让我在自己熟悉的大湾区生活里,找到新的思路。只有写出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作品,赋予时代精神,为中国的实体经济注入新质生产力,作品才能勇立时代潮头,拥有更多的生命力。

蔡东:写作者要多关心生活的变化,变化多且快,但很多时候,可能还是依靠旧经验旧认知去写作,没有关注到新职业、新人群、新生活细节。知识写作或技术写作很容易制造出观念化的小说来,关注不到人类遭遇的新经验。科技到底给人类带来什么?是科幻文学和科幻影视一直关注的议题。但卓越的科幻作品,并不仅满足于狂野架空或打造视觉奇观。赛博朋克背景的影视剧看了那么多,趣味、美学自然异于现实主义,但科技的发展和世界景观的变化往往是一幅外衣,是换一种更陌生更有未来感的情境,满屏幕飞行器,核心却依然是讲述人的困境,只不过这困境是新的,跟乡土社会人们遭遇的精神危机不一样了。比如《黑镜》第一季、《星际穿越》《盗梦空间》《西部世界》,这些年印象深刻的作品,大概如此。无论场面多炫酷,想象多飘逸,最动人的部分都不是末世奇景或异星魔幻,是人类的困惑,人类的爱与怕,与人类的生命经验血肉相连。2001年的电影《人工智能》,故事发生在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中叶,但处理的核心问题是家庭和爱。再比如《黑镜》第一季的第二集和第三集,直指现实,那分明是对人的情感、人的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