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黄俊怡 | 构筑理想的纯粹与美好
——评李莫兰诗集《蓝色·清欢》
更新时间:2024-08-01 作者:黄俊怡来源:湛江日报
李莫兰的诗歌与现代诗歌有着一脉相承,现代中隐约可见古典的浪漫,其诗歌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给人带来阅读的愉悦。李莫兰的诗蕴含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保持一种古朴的格调,像从《诗经》流出,如《我本是一朵天边的云》糅合了白云、小屋、霞光与云霓等意象,显示出意境美。纵观作者的诗歌履痕,尽管她没有被冠以古典主义诗人的标识,但古典主义元素的辨识度仍然颇高,她的古典体现在王维的唐诗与李清照的宋词里。其理性、克制、抒情性以及对意象与意境的塑造,显而易见,作者诗歌的深厚素养与受古典文学的熏陶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作者重视抒情,诗歌中洋溢出青春的气息,让人闻到花季淡淡的阵阵花香。她的抒情,浮动春光的浪漫,也泛荡青春的青涩,诗歌渗透着唯美洁净的画面。如作者对白云的歌咏,追述朴素的青春痕迹:“只有洁白的云朵/爱你的一无所有/眷你的一派清纯色。”作者以朴素的诗句还原了人之底色。关于诗歌的抒情性,诗集第三辑用了整个篇章描写与南调河的前世今生,南调河给了其丰富的诗歌才情,作者在诗中融入“唐诗里的月光”“夜晚”“爱情”泛荡出古典主义美的元素,也从而使抒情平添了浪漫的情调,这也可将其诗歌归结为是古典主义与浪漫抒情的结合。
李莫兰的抒情,还体现在对乡土的记忆追溯。故乡是诗人无法回避的抒情。她的乡愁是一抹温馨的回忆,是充满诗意的。她对乡土的抒情充盈阳光、河水以及田野的气息,自然气息唤回对旧往事的留恋,呈现出故乡“那山,那桥,那人”熟悉的画面,故乡的花与树,鸡鸣犬吠,炊烟袅袅一幕幕重现在诗歌中,成为了诗人忆念故乡挥之不去的那抹影像。她对乡土的书写体现出对红土地的一片赤诚。
我们很少能从李莫兰的诗中看到悲观与消极的情愫,反观《总有美好发生》,其诗歌以“风”“天空”“春天”等意象,以巨大的包容性呈现出“慈悲与深情”,安于当下,相信美好的滋长终会使世界变得清明,诗歌流露出抒情的个人理想色彩。她的抒情荡漾出内心的涟漪,但似乎并不沉溺于过去,而是歌咏一种生活的“暖”色调,显示出作者坦然的心境。在当代诗歌中,以悲情为基调的诗作屡见不鲜,李莫兰以其蓝色的情调赋予其诗歌理想的鲜明色彩,那抹蓝,受到唐诗宋词的熏染。她的诗歌具有的美学视野,在当下诗歌潮流中呈现出亮丽的一面。
她的诗歌意象构筑理想蓝与清欢的主题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日出初升的清晨,诗人一边喝着热茶,一边读诗,情绪安然,甚至悠游自在,在南粤西海岸这片海岛上,不如意的事早已烟消云散,在这样阳光明媚的岛上,与阳光融为一体,尽显恬淡、释然。作者将生活栖息在诗意上,诗意与生活交互,勾勒出理想生活的纯粹与美好。对美好的诠释,她说:“美好的事物因为美好而美好,不需要彩绘与灯光。”在《窗口与风》,作者坦言自己所要的并不多:“步履无痕是最好的故事/所谓柔软/就是同时忘却甜蜜与忧伤。”这样恬淡相宜的理想生活,凸显出作者有着一颗温暖而柔和的诗心。如《大雨过后》,一场大雨洗尽尘埃,洗尽晦涩黯淡的日子,“蓝天隐藏在乌云缝隙”,诗人说:“不必等到云开日出,我会让心情平静而明朗”,这份抱持乐观、平和的心态,显示出作者达观的自我意识。
《去有风的地方》是一辑游记篇章。游旅是诗者放飞自我与寻找灵魂的过程。“我”“风”“大地”“天空”等丰富的意象给了诗人广阔的遨游空间,从“殷墟”到“盛唐”,从西藏到新疆,留下了作者行吟的踪迹与抒情。《邂逅沙漠》写出了沙漠的旷古辽远,设身处地,在浩瀚的沙漠一定会有所感悟的,作者置身沙漠中体现出对生命个体的独特体验;《赛里木湖看日出》写日出的情景:“一抹红普履众生/亮在千山。”作者从一个侧面生动地烘托出日出的画面。从异域到回归本土,作者触及到岛屿的抒情。蓝色是理想的标记,也是她钟情的颜色,作者写岛屿的拉面:“蓝得天地一色万物有情”,这样惊艳的句子,考验的是写作者对诗意的洞察力与感悟力,并非所有的佳句都能随手而得。
她的诗歌具有季节性特点,她花了巨大的篇幅来抒写四季。游移在作者的笔端,春天充满诗情画意,并勾画出春天美好的意境。春天的青草味漫溯过大自然的浓郁气息,传递出新生的力量;夏天是花开时节,融入诗歌更多的是作者个人的感触,如《半夏花开》写道:“花落自有花开日/过往的每一处情结/都坚定地指向未来。”夏天在诗人的笔下依旧值得期待;秋是寂寞的,也是萧瑟的,她的秋意更显隐秘。读她秋的组章像听她在秋夜的心灵独诉,也像听一曲恋歌的回荡,你从她的诗中读不到感伤的句子,作者对诗意的隐秘拿捏得更深,秋之主题的抒写,是她个人的梦歌;人皆说岭南无冬,实际上岭南的冬天比北方温和得多。作者写冬的“一段机缘”,轻描淡写,她以从容的笔法以心映雪照见身影的洁白晶莹。对冬天的吟唱,实则深藏了诗人内在丰富的情感。纵观其季节性诗歌的描写,其以抒情为主,情感表达拿捏得当,点到即止,具有深层的隐喻。
李莫兰的诗歌不乏有对秘藏内在情感的吟哦,诗行间映现出人生别离之苦,回荡绵长。有些别离,在世俗上是每个人所必经历的,它作为记忆的标签,无法完全撕去,也没有必要选择遗忘。《天空有蔚蓝的感动》《故事还在继续》以海天蓝色为背景,抒发出作者对蓝的纯真梦想,她说:“大海的心宽阔且温柔/装得下世间的悲欢离合。”那抹蓝,贯彻着古与今,承载着当下与过去,它代表的是一种释怀,也是一种格局。
她在《今夜我的心下着小雪》中写到:“多想忘掉快乐与伤悲/回到那片纯白的寂静/都说长大了会有智慧的痛苦。”这样透彻的诗句具有思想的深邃性。譬如,作者对快乐与悲伤的认知,从传统文化的高度,乐与悲并不符合中庸。人随着年岁的成长,有了知识必然会产生自我的知见,然而知见不等同真理,人的知见(非真实智慧)必然会产生各种内心的迷惑,并由此导致人与理想背道而驰,也因此失去了思想的纯粹与美好。她显然意识到这一点,并用诗歌表达出来。李莫兰秉持一份淡然的写作状态,守着一颗宁静的心,她以一种静观表达出内在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