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广东省作家协会“作家活动周”(第3期)“桃花春水白鹅潭——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创作座谈会”活动在广州举行

更新时间:2024-05-21 来源:广东作家网

5月19日上午,广东省作家协会“作家活动周”(第3期)活动之“桃花春水白鹅潭——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创作座谈会”在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广东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中国作协社联部主任李晓东,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文艺报社副总编辑刘颋,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陈昆、苏毅,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徐诗颖出席座谈会。来自广东、香港、澳门、内蒙古、新疆的40余位作家、文学工作者参加座谈交流。座谈会分两组进行,分别由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主持。

1.jpg

2.jpg

座谈会上,与会作家们结合个人文学创作经历,畅谈广东文学馆和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参观体验,提出文学工作建议和希望,展望未来文学创作规划,共谋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之路。专家们对作家的发言进行了集中点评和回应。

640.jpg

张培忠对参会作家和点评专家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特别是广东文学发展的意见建议表示感谢。他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新的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一个什么样的形态来展现和书写大湾区,如何创造真正无愧于这个时代的精品力作甚至是传世之作,是每位大湾区作家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对此,一是要立足“国之大者”,深入了解和把握大湾区的历史和现状。二是要把握千载难逢的契机,努力肩负新时代文学使命。三是要狠下苦功夫,打造精品力作,用作品说话。四是要进一步加强粤港澳三地文学的合作交流,打造湾区典范,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文学智慧和力量。

640 s.jpg

蒋述卓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不仅形成了政治、经济的共同体,在文化上更应该是一个共同体。广东文学一直走在中国文学的前列,粤港澳大湾区更应该承担文学新风的责任,更多去探讨形成创作特质。希望我们的作家创作更多有质量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能够立足大湾区、有特色的精品力作。

640.jpg

中国作协一直非常关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发展,并于今年3月举办了中国作协“万水千山总是情——欢迎港澳作家回家”活动,邀请港澳作家和广东省作协领导共同参加。彭学明在点评讲话中表示,我们同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作家回家”系列活动,就是要带大家回文学家门,聊文学家常,说文学家事。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对粤港澳大湾区作家的发展非常重视。广东省作协建设广东文学馆,启动“粤港澳大湾区港澳作家作品出版扶持计划”项目,这都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携手共进的典型。听完大家的交流发言,回去会建议在以后的各项文学工作中,应该把港澳作家也纳入进来,包括探索发展港澳文学组织成为中国作协团体会员、主题实践、“深扎”创作、开展多种形式“作家回家”活动等,引领大湾区作家团结一心,促进大湾区作家更快成长。

s640.jpg

李晓东在集中点评时表示,这次港澳作家“回家”活动,不论是在粤港澳大湾区还是全国的文学领域,都起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作用:一是大家对作家“回家”活动都非常赞同。每个人感觉“回家”的感觉非常好,通过交流研讨,让新时代文学的种子在粤港澳三地生根发芽。二是“回家”后找到根脉和依托。网络是品牌文化的平台,香港澳门实际上也是品牌文化的一种和世界交流后的展现。怎样依托好中华文脉的根据地,重新从国际回归,这是下一步写作的重要素材和价值归属。三是大家的写作都非常有特点。希望不论是香港、澳门或是新疆、内蒙古或者在哪里的作家,写作要回归人本来的面目,向人性的深处和温暖处开掘。

640.jpg

徐可在回应作家们普遍希望有机会参加鲁迅文学院的培训时表示,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作家培训班的建议,将会列入明年的工作计划,希望大家届时踊跃报名。他表示,“大湾区文学”的概念虽然提出的时间不长,但影响和收获都很大。特别是广东文学通史的编撰出版,广东文学馆的建成开放,都是广东文学史、大湾区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大湾区文学要有大格局,虽然大湾区是一个地域性概念,但其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大湾区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有大胸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继承当地优良传统,接受其他领域优秀文化。要有大境界,志存高远,登高望远,大湾区文学要有“湾”的特色,要有“人”的高度、厚度和温度。

6140.jpg

刘颋表示《文艺报》愿为作家们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她表示,参加这次活动主要有四点感受:第一,“回家”是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的非常珍贵的财富。“回家”就是我们共同回到文学,回到生活和文学的根,甚至是回到自己的初心。第二,粤港澳大湾区是更加结实、密度更高的文学存在。岭南文学、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可以说是承载中国步入现代化进程时候,具有开放的视野,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其非常重要的内核是创新性。第三,粤港澳大湾区是一种生活。只有把大湾区当做一种生活去写大湾区文学,才真正找到自己的根性。第四,就是不管如何,抓住自己的内心,抓住文学创作的初心,就可以到达最佳的文学表达范式和文学表达方式。

63340.jpg

徐诗颖从微观交流的层面进行了归纳。她表示,关于文学跨界融合和网络文学的问题,内地作家与港澳作家各有所长,可以相互有更多交流。香港、澳门和内地的同根同源,是写作的切入口。就像香港的乡土文学脉络清晰,澳门文学类似小店文化等,找到总结大湾区文学特点特色是接下来我们作家努力的方向。怎么挖掘岭南文化,讲好广东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每个作家都从自己的角度提出,通过实践去充实。

此次座谈会是省作协“桃花春水白鹅潭——欢迎粤港澳大湾区作家回家”的重要活动之一。座谈会结束后,作家们前往广州、佛山等地采风。

建言献策:共商大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之道

香港作家联会永远名誉会长江扬表示,书写反映粤港澳大湾区的作品,要对粤港澳大湾区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时刻关注大湾区的发展和变化。香港作家联会副会长周蜜蜜提到,粤港澳大湾区有丰富的题材和内容值得我们去书写,如跨区养老和港人“北上”等。香港艺术发展局文学审批员朱志华表示,世界一直在变化,文学时代性是最好的表达,香港其实是和大湾区、和祖国血脉相连。

澳门笔会会长汤梅笑谈到,文学创作是孤独的,但还是需要一个写作的成长环境,出版扶持将给了青年作家投身文学创作的巨大动力。澳门儿童文学协会理事长杨颖虹总结粤港澳大湾区儿童文学的发展和机遇:一是同根同心,携手同进。二是启迪灵魂,改造社会。东莞市作协原主席詹谷丰认为,广东作家有这么好的条件,需要更加努力,创作出与广东发展相匹配的精品力作。

内蒙古作协副主席海勒根那表示,大湾区文学是展现粤港澳大湾区开放、繁荣、发达的一扇窗口。广州市增城区文联原主席巫国明建议,广东文学的发展可以借鉴政协提案的模式,促进文学双向发展。香港特区公共图书馆文学艺术顾问潘明珠希望,在整体的文学扶持项目里也有儿童文学的一部分。

广州美术学院讲师皮佳佳发现,在文学和美术的边界融合方面可以做很多工作,将来会从一个新的不同维度去重新看待自己的创作。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文旅局干部娜仁高娃认为,新南方的编辑和写作,在思维或者表达上是超越地理性的。在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编辑李文娟的心里,澳门是一个很有文化跟传统故事的地方。小时候生活的家乡和现在的澳门,都有家的感觉。

东莞城市学院客座教授曾明了提出,继承和发展广东文学事业,广东作家责任重大。澳门公共图书馆厅长吕志鹏谈到,香港、澳门、内地有很多作家,希望把他们都记录下来,放到文学期刊、文学馆中展示出来。原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黄维樑谈到,广东文学馆宏大的建筑外观和里面的丰富文学藏品相得益彰。特别是“鲁迅家”展厅,可以说是广东文学馆的一个特色。

香港中国语文学会行政主任周瀚建议,广东文学馆可以和香港文学馆、澳门文学馆加强合作,开展交流和巡回展览。澳门笔会荣誉会长陈浩星对于广东省政府对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特别是广东文学馆的投入感到钦佩,这反映了广东省开阔的文化视野。省作协原一级调研员高小莉对广东文学馆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呈现广东文学发展文脉倍感自豪。

广东省新阶联常务理事罗溪晗提到,广东文学馆融入了新媒体的方式,以后和大家一起把广东文学馆这块招牌越擦越亮。华侨大学客座教授李建民说,要把湾区文学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来认识,湾区作家努力向国家靠拢。广州出版社副社长李碧梅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和文学创作存在一个趋势,就是交融、冲突以及充满无限创新的环境,给创作以及出版带来很多新的机遇。

新疆作协理事段蓉萍感慨广东文学的传承、接续和深厚文脉。她在观看“鹅潭夜话”后深受触动,就是写到一定的年龄阶段,要勇于接受挑战。澳门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朱丛迁表示,这样的文学交流对澳门文学的促进作用非常大,将为澳门和内地的文化连接而努力。

交流互鉴:共谋湾区作家文学创作发展之策

澳门开卷出版社社长席地谈到,希望能有机会参加鲁迅文学院的学习,通过深入了解进行文学创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协副主席霍玉东谈到,主要专注于历史的书写,以后要在文学创作方面加强学习。茂名市信宜作协主席向梅芳表示,希望以后能多关注乡土创作,提供更多基层作家和都市作家对话交流的机会。

梅州市客家文学院专业作家游文君提出,文学创作往往是从记忆中提取素材,我们还应该从未来着力去进行创作。香港女作家协会副主席禾素谈到,接下来的创作方向是把湾区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及其背后的文化、创作故事等写成一部合集。香港小说学会名誉会长林丽香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她的体会就是多观察他人的想法,创作会更加丰满真实。

香港女作家协会秘书长吴燕青表示,目前在收集香港的文学刊物,帮助研究香港文学的作家群体。香港新文艺出版社社长林琳的创作致力于让文学作品能够在当今社会中扮演诉说真情真相、守护良知的角色,为社会带来正能量。看汉教育总编辑李俊在教育机构专门做教科书,她觉得创作对她来说是一种自我疗愈。

来自湛江市遂溪县文化馆的陈雁提到,乡村的成长经历使得她创作了长篇小说。现在尝试走进一些生活群体,给自己的创作提供新的生活素材。珠海市作协副主席韦驰表示,这两年主要从事海洋相关文学创作,其展示沿海地区城市建设中的土地伦理和海洋文明与人类伦理之间的关系。广东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红娘子全职从事写作22年。她的写作经验就是要找到市场的痛点,根据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内容进行发掘,这样就很容易把文学作品转化成影视作品,从而火爆“出圈”。

佛山市作协副主席蔡玉燕提到,作为建筑行业从业者,她一直在用笔记录建筑工人如何成就今日大湾区的故事。深圳市作协理事曾楚桥和大家分享这几年创作的三点经验,一是在自己的创作中建立自己的文学地理。二是在语言中找到广东特色。三是讲好广东故事。东莞文学艺术院职员吴诗娴提出,作家应该要有对热点的捕捉度、敏感度和创作的欲望,它可能是在阶段性的变更。

深圳华侨城中学高级教师俞莉认为,写作是对自己的滋养,要自己去生根、汲取营养。彩熠灯光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姚中才的心里始终有一个小说梦,想要用小说来写这个时代,表现人们的生活。澳门艺术博物馆策展人凌谷一直从事当代诗创作,他认为首先要不断去研究创作对象,有了充分了解才能写。澳门阅读写作促进会会长陈艳华认为,作为一个作者,要注意观察他人一言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