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巨轮”启航白鹅潭,岭南文化看荔湾
更新时间:2024-05-03 来源:南方日报
今年“五一”期间,历经四年建设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对外开放。中心集广东美术馆、广东文学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三馆合一”,是珠江畔一座造型唯美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群。
型若“巨轮”,泊于江岸。这座滨水文化建筑不仅将为观众呈现多元的文化艺术作品,也将带给市民全新的珠江亲水休闲体验。在三江交汇的白鹅潭启航,这艘文化“巨轮”承载着什么?作为千年商都发祥地、岭南文化中心地,白鹅潭世界级滨水活力区又将如何在文化引领中乘风破浪?
本期我们邀请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设计团队负责人何镜堂院士,岭南文化研究学者梁凤莲,和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工业文化遗址保护活化领域专家刘晖,共同品读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启航的故事,以及未来白鹅潭重返广州城市中心舞台的发展路径。
主持人:郎慧
白鹅潭文化引领江城生活新方式
何镜堂
白鹅潭是广州老城的文化基地,在这里建设广东美术馆、广东文学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三馆合一”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让岭南文化从此继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
不仅是博物馆
更是市民活动中心
三馆的设计带有很多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它不在一个新城区里,而是坐落在我们的老城区里,体现了广州奋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三馆集中表现了岭南文化的主要特色,从历史到现在到未来,岭南文化的延伸继承和保护发展,可以在内部找到答案。
另外,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建设在珠江三江交汇处,这是珠江在广州市最宽的地方。珠江是我们的母亲河,白鹅潭是重要的出海口,这个建筑非常适合与滨水文化相结合,我们在设计中非常在意的是,如何让建筑与我们的母亲河珠江融为一体。
今后,市民不光可以在艺术中心看展览,我们还把这座建筑建设成市民活动的中心,我们在设计中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城市建设是为人民的,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广州云山珠水的城市格局,我们将它体现在这座建筑的亲水性特点中。
希望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可以作为城市客厅,让市民平时可以在这里休闲、社交、活动,体现文化回归到市井、城市回归为人民服务的营城理念。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这座艺术中心占地规模很大,建筑约有350米长,三个馆之间有机结合,外观是个统一的整体。
为了实现建筑整体和珠江的融合,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大的廊桥,桥下是架空的,下方是宽敞的进口大厅,从建筑里可以很好地欣赏珠江和城市风景。整条廊桥寓意着广州千年文化的古今连接,寓意着岭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沟通,以及三个馆彼此之间的沟通。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这座建筑充满岭南特色,是一座滨水的开敞建筑,同时建筑内部有多层平台,人们可以走到平台上看江。为了让市民能在江边活动,临江的市政路特别改道地下,江边40米宽的空间完全交给市民。
艺术中心的亲水栈道上设计了升降舞台,周边的码头也被改造了,整体形成了不同层次的活动空间,每一个视角都可以看珠江,从天上看,从陆地看,坐船看,处处皆风景,处处有意境。这个意境是有文化的,是能够与水融合在一起的。
鲜明的岭南建筑
悠远的白鹅潭文化
为了和白鹅潭片区整体的风景和意境相融合,我们也呼应了对岸的白天鹅宾馆。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所用的材料,包括白色的陶板、陶棍,看上去洁白无瑕。建筑内部的斜面充分结合功能需求与景观需要。因为珠江沿江建筑有着严格的规范,最高不能超过80米,艺术中心占地很宽、很长,但是与江面的距离较窄,也给设计带来了一些困难,我们将其设计成高低错落的,符合滨水建筑特色,不让建筑彼此相互遮挡。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户外公共空间不受开闭馆时间制约,市民随时可以去休闲打卡。建筑所用玻璃主要分为两种:底层的玻璃是透光的,上层的玻璃是彩釉的,可以起到遮阳、挡光、隔热的作用,特别是斜面玻璃还有自动卷帘等设施,很适配岭南的气候。
在设计时,我们注重建筑夜间的视觉效果。傍晚的艺术中心,灯光是一道风景线。未来,临江40米的公共空间还将开展很多表演和活动,如交响乐表演、各种文化交流等,我们打造了临江的可升降舞台。白鹅潭文化底蕴深厚,会呈现与珠江新城不同的风格。
我们以现代的设计手法,满足时代的要求,这里将成为老城市新活力的窗口,我们也以此表明,广东不仅是经济大省,也要建成文化强省,艺术中心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阵地。
建筑要讲求美感,叠级而上的高低错落结构既解决了应对岭南气候问题,也和建筑的多功能相结合。大型的公共文化设施要大气和通透,大厅与天光都是应有的部分。一个好的建筑作品既要符合美学的品位,更要结合人的需求,这个建筑最大的特征是其亲水性,我们也希望将来更多的市民可以坐船来参观,码头就在旁边,非常便利。
三个馆彼此流通,既有共用的大厅、廊桥,也有各自的小厅,整体色调淡雅,为的是突出展品本身。三个馆各自的设计符合其艺术特点,其中美术馆体量最大,以简洁大气为特色,非遗馆里有不少艺术装置,文学馆具有陈列、交流、研讨等功能,每个馆有其自身的装饰个性,同时它们之间的流动性也是可以灵活改变的。
岭南文化有着务实、通融、创新等特质,岭南建筑有着遮阳、通风、隔热、防潮的特点,注重室内外的有机结合。我们的团队始终秉持着建筑设计的“两观三性论”,即建筑的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设计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融合。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恰恰就是突出岭南滨水建筑特色、突出文化地标元素和时代感,并将这些特色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建筑作品。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图片系南方日报记者姚志豪、仇敏业摄)
文化故乡扛起岭南文化新使命
梁凤莲
文章合为时而著。就着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落成,我们能看到像广州这样经济实力雄厚的超大城市,在文化基础设施布局上的规律和趋势。我们说“岭南文化看荔湾”,要从岭南文化的角度看荔湾,就必须理解岭南文化、荔湾文化的由来,以及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其所担当的新使命,和内在的新价值。
大湾区文化共同体的
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荔湾文化是一种特色浓郁的地方文化,地方文化是人们对故乡高度忠诚,并以此为纽带,与周围的人群结成的牢固关系。
其次,对于荔湾的文化价值,我们需逆时光之流而上,去寻找千百年来,它持续为岭南文化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内在要素,这些要素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穿越数百年时光而不衰,它是我们的文化母土和文化母体,温暖地滋养着城市的成长。
第三,荔湾文化是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共同体的神奇在于融化时间、空间的所有障碍与阻隔,天地之大、世界之广、宗族之多,均无法阻挡同一文化缘脉的人对荔湾——文化故乡的认同。
岭南文化不只是广东的文化,荔湾文化也不只是属于广州,过去、现在、未来,它们都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荔湾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是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海外华人华侨文化认同的纽带,是他们心中延续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故乡。
历史文脉与当代潮流的
完美融汇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我们希望它的未来,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真正成为文化领域的“大湾区之心”。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是广东省第一个高标准、大规模的“三馆合一”项目,集中了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因此,也就首次将收藏、研究、展览、创作、教育、交流、会议等文化功能汇于同一平台,这不但产生了互补效应,更会奠定其文化引领地位。当然,硬件的投入只是条件,要实现文化的“走前列”,“软件”——也就是文化产品创新、文化服务创新要跟上,才是更重要,也是更困难的。
如何与荔湾区其他在地文化相融合?我觉得目前广州市取得的文化成就,来自两个方面的不懈努力:一是传承,二是创新。也就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展是解决传承与创新的核心关键。
永庆坊是创造性转化的典型,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是创新性发展的典范,荔湾已经证明了城市的历史文脉与当代潮流可以在荔湾完美融汇,荔湾用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增长的经济动力、深度开放的姿态,创造了一个传统丰厚、活力四射、国际风范、都市品味的现代化文化体系,这个文化体系是完全可以包容古今、蕴育创新的。
扛起新使命,挖掘新价值
城市文化就像一幅拼图,在展望荔湾文化的未来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拼图”的各个板块,也就是各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变化,这中间有一个从“轮流坐庄”到如今“各领风骚”的演变过程。
今天的时代是科技创新主导发展的时代,是商业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等多元文化共存共荣的时代。今天的广州是“三轴”“三脉”“三核”同时并存的广州,黄埔、南沙的先进制造业,天河的高端服务业,海珠的数字经济,都是广州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出现的新亮点、新文化。
我认为,未来十二年,荔湾在“再造新广州”的征程上并不会落伍。首先,荔湾目前重点打造白鹅潭商务区平台,汇聚了众多重点项目,其中就包括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借此进一步改善了荔湾的营商环境,提升了荔湾文化的品牌知名度。
第二,借此契机主打文商旅融合,培育复合型城市文化。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能单一功能地存在,要与商业地产、旅游景点结合,成为广州城市西部的“大书房”,既是文化载体,也是商业地产,还是旅游景点,才是最受欢迎的。
最后,要为“新广州”找到“新荔湾”,荔湾的优势是历史底蕴深厚,难点在于找到活化传统的全新生命力,要为荔湾文化找到新的愿景、新的使命、新的定位,然后从全新的背景、使命出发,发掘出荔湾文化全新的价值,使荔湾成为老城市新活力的引领区。
(作者系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白鹅潭
重回城市发展中心
刘晖
广州城市和珠江的关系在三江交汇的白鹅潭体现得最为充分,我们用“城市封面”的概念来看白鹅潭的发展会非常生动。从“一口通商”时期到近代,水运是广州联系世界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白鹅潭旁边的十三行和沙面就是千年商都的核心功能区,白鹅潭也见证了这个时期中国对外商业贸易的起落浮沉。
白鹅潭的“封面”:
商贸、工业、文化
工业化时代,随着水陆交通格局转换,白鹅潭一度从城市的“客厅和前台”变成“后巷”,近代广州的工业化依旧沿珠江展开,仅在白鹅潭周边,就保留了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柴油机的协同和机器厂、同盛机器厂、广三铁路石围塘火车站、塞坝口仓库区等大量工业遗产。时至今日,曾占据珠江岸线的工厂和仓库逐步迁走,白鹅潭正在重新回到城市生活的中心。
在前工业化—工业化—后工业化的三个时代,白鹅潭的主题词依次是“商贸”“工业”和“文化”,沙面历史街区、后航道沿线工业遗产和以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为代表的公共艺术设施,恰好是三个时代的代表,它们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正是白鹅潭重回“城市封面”的最大底气。
再度回到公众视野的白鹅潭需要大湾区艺术中心这样的“封面故事”,更需要与周边城市功能的多元复合。广州的城市文化品格从来不是孤芳自赏高高在上的,而是文化融入市井,文化设施与市民生活、商业活动的无缝衔接,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能在这里找到知音。
从古代、近现代到未来,商业与贸易、工业与仓储、文化与生活……白鹅潭沿江的功能一直在变,所以也留给我们如此多样的滨江岸线,既有绿树成荫的沙面,也有开敞的码头驳岸。白鹅潭滨江的城市更新,既要充分展现历史文化丰厚沉积的魅力,又要适应现在和未来城市生活的需要。
未来的后航道城市更新,首先是文化的引领:不同于新区规划,城市更新是“在城市上建设城市”,有形的文化遗存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乃至这个地方的传统,都是一城一地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塑造城市个性、提振城市竞争力的基础。白鹅潭有着多元多样、类型丰富的文化遗产,建议把文化品格的塑造贯穿城市更新的全过程,对于珠江前、后航道两岸,要体现各自不同的风貌特征。尤其是后航道作为广州市区最大最集中的工业遗产连片区,整体风貌塑造上要突出仓库码头等建筑物的“工业味道”,真正把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
擦亮珠江文化品牌
全景展示城市发展
为了做好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广州市曾专门编制了相关规划,并开展过珠江沿岸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利用的专题研究。珠江沿岸的公共空间是广州城市生活容器和文化载体,构建沿岸具有岭南历史文化特色的公共空间系统,可推动广州沿珠江公共空间活力再生,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擦亮广州珠江文化品牌,需要提炼出珠江沿岸的特色节点。通过策划多样的滨江公共文化艺术活动作为活力触媒,激活原有失落、衰败的滨江空间,打造缤纷多彩的滨江公共空间,提升岭南历史文化和珠江公共空间的体验感。以此推动广州珠江沿岸文商旅发展,成为全景式展现城市发展历程和特定历史阶段的重要窗口。
对于底蕴深厚的白鹅潭来说,以历史文化线索串联不同的滨水空间,提升珠江沿岸公共空间系统的整体性与故事性,进一步强化该片区特色节点河段的开放性与可达性,实现新旧文化互促共荣的珠江沿岸空间。
文化地标不仅是建筑和硬件,更重要的是内容,要有活动来支持。我建议结合滨江的空间特色,激发“文化+产业+旅游+商贸”的城市文化活力。
一、复合产业+公共活动:
结合珠江沿岸工业空间的布局特点与文化要素,充分发挥低建筑密度、高绿地率的环境优势,探索工业遗产与共享经济的创新模式,打造展示创新活力的城市客厅空间。依托协同和、洋行仓库群的活化利用、广船片区城市更新等项目,结合工业遗存保护开展文化旅游开发,提升珠江沿岸功能,促进滨江区域核心产业功能集聚发展,努力把珠江沿岸打造成世界级滨水复合功能带和世界级会客厅。
二、文化空间+体育活动:
滨江“三道”(漫步道、跑步道与自行车道)可将现代体育项目开展同沿岸滨水空间建设相融合,从运动与健康的主题出发,对沿岸空间的功能分区、绿化景观、运动流线等进行合理设计。以人文江岸为理念,在沿江配置包括运动补给和设备存储站、特色餐饮、休息座椅、观景平台等在内的服务设施,打造运动适宜、休闲适宜的滨水生活空间,满足人们日常的骑行、慢跑等运动健身需求。策划举行马拉松比赛、龙舟比赛等全民参与的特色运动竞赛。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