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苟文彬 | 周崇贤《朝着小康奔跑》:以脱贫者、引路人的身份去书写
更新时间:2024-04-26 作者:苟文彬来源:中国青年报
《朝着小康奔跑》是第十一届(2023年)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得主周崇贤创作的报告文学作品,既有东西部扶贫协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国家战略的重大事件,也有援建干部、平民百姓的工作生活细节,以及作者用真人真事现身说法引出的发展思考。当作者将大事小情紧密结合起来,故事就显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许多看似平平淡淡,甚至低如尘埃的细节,在作者笔下,却发挥着巨大的艺术作用,深深感染着读者。
整部作品用15个主题材料于3个篇章延展开来。为描述大凉山的自然环境、历史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大凉山人民的文化习俗、传承、发展与交融等,作者用引子营造出整部作品的情感氛围,在精心设计的特征范围内,确定了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主题篇章材料,辅以后记,不断繁衍变化。
在文学作品中,人文描写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呈现。在地球不同的经纬坐标系上,以及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和故事构造中,人文描写在不同作家的笔下皆不吝笔墨。作者在《朝着小康奔跑》中对人文的描写,人文环境总是那么浑厚深沉,人物风貌总是那么丰富多彩……在人文宝藏如此丰富的山川大地里,作家遵从生态循环法则,解构大凉山人民从蛮荒走向文明、从贫困走向富裕的路上,对他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吝笔墨,表现出作家对这片土地和人民质朴而深沉的挚爱。
故事是为表达主题思想服务的,故事的真实性让《朝着小康奔跑》更进一步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善写长篇小说讲故事著称的周崇贤,以跳跃、切割、组合的方式,将一个个活生生的素材精心打磨,就更不在话下了。《朝着小康奔跑》中许多细节之所以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根本原因就在于每个人物都从不同角度选材,或正面或侧面去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不管是金拉住卖马、买电动三轮车、“倒牛”,还是苦北洛的苦尽甘来,抑或是木尔比窝读夜校、种青花椒、开小商店,甚或返乡创业的俄底洛则、家族致富带头人陈树斌,“孟母三迁”的老艾夫妇等,这些在东部发达地区看来已是二三十年前的经历,经过作者笔下别有深意,仿佛一帧帧历史照片,唤醒读者记忆深处的共鸣,让这些奋斗细节本身的思想内涵,有了真实的依附,从而成为脱贫奋斗路上的典型。
第二篇章“援建篇·扶贫路上”主角是《朝着小康奔跑》故事援建干部,也可以说是主角再现。之所以说是再现,是因为在“奋斗篇·脱贫路上”第一篇章或多或少出现过南策炳等援建干部的影子。如果说第一篇章以倒影暗线穿插的方式于故事中引出,那么阅读第二篇章时,就会给人以寻觅、回味的感觉。第一篇章中援建干部被横向压缩被更富有故事说服力的金拉住、苦北洛、木尔比窝、俄底洛则、家族致富带头人陈树斌,老艾夫妇所“淹没”,这是主次角色不规则划分的技法,使主角故事节奏趋于稳定,形象更为连贯。第二篇章确切地说具有介于第一篇章与第三篇章“思考篇·希望路上”之间的框架结构功能,是全书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集合与跨越。作者在第二篇章中,直接加厚主题材料,援建干部的故事以及援建干部与大凉山百姓之间的故事,以深度扩展、思想加厚、远近叠置及两者情感渐进、影响深远的方式,使扶贫故事与主题思想相呼应,再一次将援建干部、大凉山百姓推向高潮。
《朝着小康奔跑》所呈现的是作者基于在大凉山的田野调查中,进行文字的真实纪录建构出来的。历史与现实、人与自然、脱贫者与援建干部的相辅相成,穿越在这片神秘而真实的土地上。这样一幅幅在场写作的生态场景,对于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兴盛的时代来说,简直就是一幕幕揭开大凉山发展与变迁的面纱。
如果说地球板块运动造就山川、河流、海洋,那么大凉山人民在经济发展、社会变迁、民生改善、思想精神等方面的创造,则造就了今日大凉山之新生、开放、多元和进取。面对青藏高原与内陆丘陵、平原交接的横断山脉地带,这里看似有都市人群向往的蓝天白云、瑰丽群山,神秘深邃的峡谷,咆哮奔涌的江河,实则在这艰难的生存环境下,敦厚善良的大凉山人民能往哪里走呢?过去和现在他们又是如何生存,甚至保住自己的性命呢?过去大凉山人生存的技能不过是为了活着而被动劳作,而今他们则是在东西部援建干部的推动下,发挥骨子里的坚韧、勤劳、善良,提升着各种生存发展技能,并不断向大凉山以外延展,让自己努力地活得跟中华大地上的每个儿女一样。我认为,《朝着小康奔跑》正是作者扎根大凉山、深入大凉山人民和援建干部的工作与生活中,把大凉山人民朝着小康奔跑的故事,推介给世人而进行的独特写作探险与剖析。
周崇贤的《朝着小康奔跑》跟他以往的非虚构作品不一样。作者站在历史与现实的风口,从写实的角度,来演绎描绘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大凉山人文、社会、行动、精神产生的影响。从这一点来看,没有一定的新闻从业经历和田野调查阅历沉淀,是无法在现实生活与新闻报道之间转换自如的。周崇贤的创作底气来自于他对大凉山几十年独到而敏锐的认识,所以我们既像是在阅读新闻报道那般真实,又让读者在作者主观情感描摹中身临其境。
与书中主人公一样,现实中作者本身就是脱贫致富的榜样,也是先富带后富的引路人,感同身受的创作,可以说驾轻就熟。作者20纪70年代初出生在四川泸州一个叫尧坝的贫困乡村,幼时生活艰难。1985年初中毕业,去贵州贵阳并先后在面条厂、钢材仓、煤矿深井打工。虽然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其依然报读了民盟贵阳自修大学的夜校,后来又参加了贵阳文联举办的文学创作培训班。
作者此生第一次走进大凉山,是离开贵阳到四川西昌学木匠,他白天跟斧头凿子打交道,晚上拿起笔在格子本上写文章。17岁那年(1988年)夏天,其写的第一篇小说处女作在《凉山文学》发表,后来又发了两个短篇和一个中篇小说。大凉山是作者与文学结缘一生的始发地,只是没想到30多年后,作者来到大凉山,却是以写作者的身份为之作书。
1990年年初,作者带着他的文学梦想,南下广东顺德均安,进了磁性材料厂。1991年6月,《佛山文艺》发表了其写的中篇小说《打工妹咏叹调》。小说发表后,不少南下打工的产业工人,读得热泪盈眶。评论家将《打工妹咏叹调》列为“打工文学”代表作之一,作者从此有了一个标签——打工文学的扛旗者,再后来,成了专业作家。
作为一直在创作道路上奔跑的作家,无论身份怎么转变,周崇贤写作的初心始终没有变,他以惊人的艺术才能,巧妙构思,将一个个大同小异的事体,精雕细刻出迥异的生动情节,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懈追求。这样的艺术追求与思想造诣,值得学习,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