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陈崇正 |《归潮》:必有人重写潮汕
更新时间:2024-02-26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最近恰逢春节,很多外地的朋友问我,你们潮汕人从小都会跳英歌舞吗?随后发来英歌舞的视频和照片。视频里英歌舞被媒体称为“中华战舞”,确实自信满满杀气腾腾,神秘而野蛮。我们当然都知道英歌舞,但英歌舞重新火起来,却也是近几年的事。也就是这几年,潮州古城每到节假日便火爆得不行,游客穿过城门都得分批排队。
于是朋友的问题是,为什么近几年潮州这么火?潮汕话题这么火?
我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这是因为有两股看不见的潮流形成合力的地方,潮汕重新被看见。这两股潮流,一个是科技加速了信息传播,一个是传统文化的热潮。首先,科技的发展就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人们原来看不见的地方,很多原来被认为非常神秘的东西,比如武林高手,比如深山怪事,都像“闪电五连鞭”一样无处遁形。人们慢慢发现,这个世界上能满足好奇心的地方越来越少了,而潮汕刚好就是这么一个孤岛,独特的封存方式让潮汕文化的异质性日渐凸显。潮汕有美景,有美食,有美女,还有封存千年的故事,还是离神明最近的地方,每个乡镇的民俗竟然千奇百怪各不相同。于是在探寻和发掘传统文化的热潮之下,人们重新以更为宽容的心态来审视这些早年被视为迷信活动的游神赛会,然后发现其中包含的民间信仰勃发的生命力。特别在“00后”也热心进庙烧香的当下,这些看似夸张的“营老爷”活动,这些伴随着潮州大锣鼓缓缓前行的队伍,流传千年,走向海外,被海内外同胞热烈欢迎,故此更应该成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得到弘扬。正是在这样的合力之下,潮汕的英歌舞和“营老爷”火遍了网络。
朋友又问,那为什么潮汕的民俗活动看起来这么神秘野蛮充满活力?因为这些表演,本质上本不是给人看的,而是给神明看的。这一点与西方教堂壁画创作有异曲同工的地方。包括潮汕民间现在还有很多铁线木偶戏,小戏台也是对着供奉神明的“老爷宫”进行表演。潮汕人至今依然虔诚认为我们不单单拥有一个看得见的现实世界,还有另一个我们所不能知晓的世界,里面住满了会随时会给予我们庇佑的神明和祖先。
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潮汕文化,所以潮汕是值得被一再书写的。我在以往的文学创作中,潮汕更多是以某些独特的元素存在的,我很少直接将之作为现实题材。或者说,潮汕在我的笔下是可以随机组装且充满无限可能的。
但《归潮》这部长篇小说成为例外。《归潮》是来自故乡的重托,我的老师和好友给我打电话,希望我能好好写一写潮州人的精神图景,好好将潮州的过去和当下勾勒出来。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那些远渡重洋的故事让我潸然泪下,我由衷感慨,潮汕人的家国情怀值得反复书写。并不是因为某种顺应潮流的即兴书写,而是潮州这样一座城市的文化价值一直被低估。潮汕平原曾经有如此如此恢弘的传奇,这片土地诞生过令人骄傲的国学大师、商业大亨和爱国华侨。所以,在看似神秘的文化背后,我看见了某些伟大的光芒,在侨批往来的字里行间,在烽火连天的特殊岁月里。我由此相信这样的书写是有价值的。在《归潮》的修改过程中,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众多文学前辈和行业专家都为我提供过帮助,他们在人物塑造、情节铺陈、潮汕民俗、华侨历史、潮剧常识等多个方面都给我提供了宝贵意见,指出了硬伤和谬误,在此一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