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从万福到同乐,看作家吴君如何发掘深圳巨变背后的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2 来源:广东文坛
7月22日,由花城出版社和花城文学院主办的吴君“新时代,大湾区——从万福到同乐”分享活动在花城里·陌上花开花城文学院举行。
广东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广东省文联原主席刘斯奋,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林岗,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申霞艳,广东省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周西篱,律师、两届书香羊城全民阅读推广大使、广东省朗诵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汪翊,广东省朗诵协会会员、青蓝艺术团成员廖文华,长篇小说《万福》《同乐街》作者吴君,花城出版社社长、《花城》杂志主编张懿等出席活动。
坚持深圳题材创作
“广东外来加工的时代,就是‘三来一补’的时代,那时我刚好也在深圳,我写过流水线工人的精神出路,也写过公司老板的内心世界,比如《亲爱的深圳》《陈俊生大道》《小桃》等。”吴君表示,自己的写作一直以来都与时代同频共振,从早年的中短篇小说到新近的长篇小说《万福》《同乐街》,她持续地关注和创作深圳人的故事。
《万福》记叙的是深圳万福村阿慧和陈水英两个家庭三代人40年的往事,以及他们从精神到身体回归的故事,反映出不同时代深圳和香港的变化,小说曾入选中国好书2020年3月榜单、深圳十大佳著等。
《同乐街》则讲述了“90后”女干部钟欣欣下基层到深圳同乐街深扎,帮助困难户陈有光一家保住房产,改变“等靠要”思想的故事,以深圳一条老街——同乐街由村改社区后原居民命运的变化,反映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巨大成就,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的征程。
《同乐街》是广东省“改革开放再出发”作家深扎创作活动重点项目,入选中宣部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国作家协会定点深入生活项目、广东省主题出版重点项目等。
活动现场,汪翊用普通话朗诵了《万福》片段,廖文华则用粤语朗诵《同乐街》片段,令读者身临其境,在声音中领略深圳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岭南文化之美。
“写作是作家认识自我、梳理和反思的过程”
刘斯奋认为,吴君从原住民的角度写深圳的巨变,写出了一种历史文化的深度。此外,她始终聚焦于对下层民众的关注,体现了她强烈的平民意识和悲悯情怀,作品对平民百姓的生存状态、思想意识、情感表达有着精准的把握,表现出作者对生活有较厚重的积累。
“有两种演员:性格演员和艺术家,前者演自己,后者演千面人。作家也有两种:一种只从自己的角度展示生活;另一种能代入不同角色,演绎不同人物。这需要更高的原创能力。吴君属于后者。”刘斯奋表示,吴君的文字看似质朴,其实相当讲究,使读者如嚼橄榄,久而弥甘。
“最强烈的一个特点是她的在地生活感受非常丰富。”在林岗看来,吴君对笔下的人物命运充满了爱与同情,充满感同身受。这令小说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尤其是她的两部长篇,你看到生活后来慢慢乐观的一面,同乐街的主人也从‘躺平’的状态中走出来,加入到社会正常的潮流里,这是吴君的小说令人觉得好读的一个地方。”
周西篱则表示吴君的创作“在看似温和、细致的笔触之下,将一个社会的变迁和普通人的成长融合起来”。吴君的讲述呈现出一个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历程中,所带来的物质现实与个体精神上的错位——“她力图把每一个人微观的历史来合成一个时代演变的宏观的大历史,她的作品全部取材于现实生活,她的表现超出了她个人的经验范围的市民阶层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反映他们的政治要求和生活愿望。”
吴君坦言,写作是一个作家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作家认识自我、梳理和反思的过程。“时代呼唤着与现实生活同行的伟大作品,而一个作家的成长过程是漫长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这就需要作家们在生活中扎下根来,在一次次磨练中掌握创作要领,并贯穿到作家整个创作生涯中。”她说。(来源:南方+,作者:戴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