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在广袤的潮汕平原收获文学稻穗 ——读孙丽生长篇小说《寒门子弟》有感
更新时间:2024-01-02 作者:夏子来源:广东文坛
读完我省作家孙丽生的长篇小说《寒门子弟》,有一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感,外加忍俊不禁的莞尔一笑。那份明朗、豁达、畅快和舒坦,以及幽默风趣,就像夏日里潮汕平原午夜吹过的凉风,掠过我的脸颊,尔后浸入每一寸肌肤,深入灵魂……然后再回旋开来,缭绕在子夜的思绪里,散发出妙不可言的馨香与余味;又像韩江里的一方春水,承载着两岸人们摇曳多姿的命运和绵延起伏的平原景色,荡漾出波涛拍岸的回响和轻柔扬起的水花,交织着渔舟唱晚的音乐与船工号子的欢欣,乘风破浪,一路向前。这种阅读体验是愉悦的、急切的、欣慰的。
一、白描式语言书写乡村底层的人物命运
我怀着细腻的心灵在探索孙丽生所描绘的潮汕平原、翰林府、军营生涯,以及书中的人物命运,一切的一切,都清晰如昨,格外明亮,我将自己代入作者的心灵去感受他描绘的世界,他丰富的创造欲,良善敏感的心灵、出色的想象力,轻松的叙述表达、卓异的洞察力、深情的家庭之爱,他善良的品质,让我喜悦地感受与崇敬。完整阅读《寒门子弟》是需要理性的,他没有卷轶浩繁的叙述,很多时候是陈述和描绘,“白描式”的语言看似轻描淡写,却意境辽远,幽默风趣,娓娓道来,让人如沐春风怡然自得,那种搓身揉背的舒服感实在令人折服。
看小说很忌艰涩的文字和冗长的叙述,他需要一种值得信赖的现场感和画面感,还需要出色的想象力,而作者都做到了。
开头部分的一段描述就让人身临其境,以一种纯净的、色彩斑斓的潮汕平原的“风景画”衬托作者的所思所想,让主人公孙肃恭的理想像一个斑斓的梦浮现在读者眼前,细腻、柔美,富足、坚实。作者能在冷静的思考里记录人的心路历程,尽管有的时候也义愤填膺,但一切都可以原谅,毕竟是同族子孙,窝在同一屋檐,有竞争就有优胜劣汰,你追我赶。使绊子自然也是人之常情,于是采用“卑劣陷害”这个情节是可以原谅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没有斗争哪有矛盾冲突?这就是文学故事和小说家所带来的与生俱来的创造力。
二、隐喻式修辞象征主人公的未来人生
开头就是一个隐喻,辽阔的、丰收的、金色的潮汕平原象征孙肃恭的人生命运,犁铧翻滚田地象征孙肃恭即将改变自己的生命轨迹。高中毕业的孙肃恭面临着走上社会要摆脱贫困何去何从的问题,到部队当兵,在上世纪70年代是农村孩子寻找出路首选的方式,于是他想象着,等待着,跃跃欲试,而又梦想成真。
写小说是需要有人物冲突人性刻画的,矛盾产生冲突,塑造人物个性,当时参军只有一个名额,矛盾自然次第展开。而作者只是带着一份淡淡的忧伤把这块遮羞布镶嵌进别样的讲述与白描之中,像绅士一样挂在更优雅的画框里,让人感觉他是一个化干戈为玉帛的好作家,在回忆的笔触中,矛盾冲突中的阴谋诡计也就坦荡起来。作者认识森林里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每一棵树,它们都能像一个个音符一样那么自然地涌现,像一列列纵向排列的风景,只不过这种风景是灰色的,让观赏者心情沉重。
三、典型性人物折射乡村男女的婚姻悲剧
情节繁多归结起来也就很简单,前半部分是围绕着孙肃恭怎样摆脱贫穷来到部队当兵的向往、理想、挫折和奋争,以及当兵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指标的过程,以及自己的家世和翰林府的由来,家族的兴衰与祖辈父辈的艰难前行和潮汕平原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精神状态、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交缠等,后半部分重在部队的军旅生涯和主人公追求理想、改变命运的努力奋斗与历练。但笔触所至之处,细腻、广博、深刻而又自然。我总在想,读完了《寒门子弟》,我也算是理解和在灵魂中参与了年轻人追求上进改变命运的过程,享受军旅生活与孙肃恭美好的人生。
不过,作者塑造的两个人物的命运是令人深思和值得同情的。一个是麦苗,她本是一个美丽善良乖巧的女子,与小说主人公孙肃恭互生好感,但因为家庭利益纠葛被用作设计陷阱打击对方,硬生生扼杀在尚未真正萌芽状态:父亲粟仔强迫麦苗私下约见孙肃恭,然后以“入人的内”(私闯民宅图谋劫色)之罪缉掠他。一对情意朦胧的青年因此生遭误会,此后麦苗还得了怪病,在孙肃恭入伍前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孙肃恭入伍之日正遇麦苗出殡之时。另一个是孙肃恭父亲是个秀才,先后考上医专、师专,本可以跳出农门求得光明前景,已去师专报到了,却被祖父白丁给硬拉回村,娶妻生子,传宗接代。
麦苗与秀才的悲剧让我们看到中国农村男女命运的悲惨,他们拥有的是比孙肃恭参军入伍、考学等更少的出路。嫁人娶妻似乎是他们无法选择和摆脱的必然命运,无法由自己当家做主。这种根深蒂固的封建婚姻观念是潮汕平原男女命运的一个缩影,麦苗如此,秀才同样如此……更为悲惨的是麦苗的死在农村社会连一份同情和理解都难以获得。孙肃恭的父亲因粟仔家的事怪罪于她,而阻止孙肃恭的相见。我看到女性命运的悲剧曾在潮汕平原有过深深的蔓延。
《寒门子弟》这本书,作者是怀着深深的同情与悲悯去抒发或鞭策的,我要仔细阅读,慢慢体会这本书,需要调动我在文学、戏剧、艺术和哲学思想方面的修养与造化。
四、横截面式的叙述预示主人公的光明前程
或许文中的故事只是主人公最真实的人生“横截面”,孙肃恭生长于广东潮汕,祖先官至翰林。之后慢慢衰落,最终沦为贫寒农家,但“文脉”仍在,孙肃恭的父亲孙振山是远近闻名的“秀才”,人智慧、讲美德。孙肃恭也是小小年纪就有不甘平庸、振兴家族的心志。但是,在一个阶层固化、农民生存贫困艰辛的时代,一个地位卑下、家贫如洗、年幼瘦弱的少年,要寻找命运的转机,是非常艰难的。唯一的出路报名参军,却遭同族小人陷害,后因各种努力和“善缘”,终于实现梦想。如何留在部队等待机会提升,寻找出路?苦恼接踵而来。对孙肃恭而言,退役还乡是可怕的。他要留下来衣锦还乡,光宗耀祖,这才是他追求的。他不能让父亲失望,因为他们是翰林的后代。他只有在服兵役的这一两年时间,奋发努力,磨砺自己,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最后,他终于考上大学,成为被录取的唯一的军旅大学生,他能奔赴大学校园预示着主人公孙肃恭的未来一片光明。
小说详细描写了上个世纪70年代部队军人的军旅生活。细节生动真实,军人形象跃然纸上,立体勾勒一大群普通军人的人性光辉。无论是春暖花开,还是春华秋实,都是小说主人公人生长河中最精美的呈现与表达。
孙丽生的目光如流水般感知世界,理解并丰盈世界,他将其中美好优雅之物沉淀出来,做成了一个无比典雅的“香炉”,收集那些没有造型的时间之灰,又放在历史中熏陶、冶炼、炽烤,最后像烈火中的金子熠熠生辉。这目光那么高远、那么深邃,文学、音乐、哲学,观念、建筑、典故、家族,传统与地方习俗、方言与地域文化、谚语和宗教信仰等等,在这些领域中,这目光不断游弋,分辨善恶,把追随者的目光引入无尽的海洋与天空,让人忧思,催人觉悟。
五、对比性故事呈现作者对饥饿的不同理解
同样写饥饿贫穷,同样写18岁年龄的情窦初开,读完《寒门子弟》,我想起英籍华人女作家虹影的《饥饿的女儿》。孙丽生与虹影两位作者用各自不同的语言风格,铺就出两幅截然相反的人生画卷,语言张力、画面色彩、心路历程、人生感悟、主题表达、生命哲学都是迥然不同的,甚至具有反向的和谐与精彩。
《饥饿的女儿》主要讲“我”出生在饥荒年代的重庆,排行老六,在母亲的恶骂、父亲的叹息和兄姊的白眼中孤独长大。终于,18岁那年,所有的秘密在时代的暗潮裹挟中一一揭开。虹影把饥饿年代的苦难写得令人不寒而栗。
这种基调几乎与《寒门子弟》的基调具有反向的抗衡与竞技,他们在对贫穷的理解上产生了分歧,具有反向的悖论。然而,这并不影响我喜欢这种悖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情感,他们的表达,都是一种袒胸露骨的自我倾诉,那是灵魂深处的美妙音符,是不同性别、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文化产物,也是不同社会环境下不同的生活折射,哪怕是逆风而过的一种叹息,都会有山水流转、灰飞烟灭的颤抖。
他们的命运总会自觉不自觉地被时代裹挟着,牵制着,纠缠着,放出异样的光彩。
《寒门子弟》在作者所叙述的往事中,注入了哲学、美学、修辞学和恰到好处的类比推理、因果关系,包括各种独特的语言。所有这些价值,与中国文化所说的“悟”,有相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