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杨黎光:58万字长篇小说为“深圳百姓生活史”作注
更新时间:2023-11-03 作者:戴雪晴 李培来源:南方+
日前,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杨黎光的长篇小说《寻》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近年来以报告文学写作著称的杨黎光,历时4年创作了这部58万字的长篇小说,为“深圳百姓生活史”作注。
《寻》
阔别27年再度创作长篇小说
2019年,广东省作家协会启动的广东省“改革开放再出发”作家深扎创作活动,杨黎光开始萌生了长篇小说创作的念头。在深圳生活多年的他,为这座城市创作一部长篇小说的愿望愈发强烈。他迅速提交了创作计划,并成功入选。
杨黎光近照
30年来,杨黎光一直以报告文学创作享誉文坛,笔耕不辍记录时代变迁。自1993年起撰写了《没有家园的灵魂》《瘟疫,人类的影子》《生死一线》《大国商帮》《家园》等多部报告文学作品,并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奖项。
《家园》
不过,杨黎光1992年来到深圳前,便已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走出迷津》《大混沌》。来深圳后于1996年,他又创作了长篇小说《园青坊老宅》,并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时隔多年再度重拾长篇小说的写作,在他看来,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回归”。
《园青坊老宅》
着力描摹大时代小人物的故事
在小说《寻》中,杨黎光撰写了一个深圳移民家庭四代人的故事,时间从抗战时期东北的白山黑水跨越到南海之滨的粤港澳大湾区。第一代老爷爷马卫山出生于山东,是东北抗联的老战士,第二代马小军出生于东北,是深圳特区的“拓荒牛”,第三代马立、马正出生于广州,在深圳成长,如今是建设特区的中坚力量,而第四代马棽棽在美国出生,学成后毅然归来大湾区工作。
一个世纪、一个移民家庭、四代人,缩影时代变迁。国贸大厦“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股票发行、南方谈话、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大事件,都与主人公的命运起伏密切相连。“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基层默默耕耘却又不可或缺的时代弄潮儿,一同勾勒出这个时代最朝气蓬勃的影像。”杨黎光说。
杨黎光坦言,小说取名“寻”,表达了他的创作主旨——无论国家还是个人,都在寻找最适合发展的道路,寻找体现人生价值的方向。
这部小说有怎样的创作经历?南方+记者专访了杨黎光。
对话
让中国人的“韧劲儿”延续下去
人物写作绝不能“脸谱化”
小南:《寻》与您之前的作品相比,呈现出哪些变化和突破?小说名称为什么只有一个“寻”字?
杨黎光:这一次,我从微观视角出发,写一个深圳移民家庭四代人的故事,期许以一滴水映照太阳的视角,反映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同时回顾了深圳四十年多来的建设历史。
只有一个字的小说名称的确不多见。“寻”实则有一明一暗两种含义。明线是儿子马小军寻找母亲的故事贯彻始终,暗线则是我最想表达的主旨——无论国家还是个人,都在寻找最适合发展的道路,寻找体现人生价值的方向。
小南:小说中刻画了大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您怎么看待时代与个人的关系?怎么把人物写活?
杨黎光:时势造英雄,时代的变化决定了个人的命运。国家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时,机遇就会增多,人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好,城市也是如此。
不管时代车轮如何向前,人们还是有其坚守的品德,例如小说中的家庭就有个传统——不管家境如何,吃饭时绝不能掉下一颗米。
我在《寻》一书中塑造了很多人物。在构思整部作品时,人物的基本定位要确定,不然小说立意很难成立。同时,我要反复提醒自己,不能使人物“脸谱化”,而要努力使人物形象立体饱满,为此我采访了很多人。
小南:在这部小说的创作中,有没有特别的经历和感受?
杨黎光:小说创作前我看了很多史料,包括东北抗联的历史,把自己要塑造的人物时代背景弄清楚,了解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在极其困苦的情况下,对改变命运的那股韧劲。这种韧性是极为宝贵的,又一代一代地承续下去。这种精神也鼓舞了我的创作。
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深圳特区的建设,两万基建工程兵转业到这里。他们是深圳的第一批“移民”,也是深圳最早的“拓荒牛”,这段历史不应被忘记,作家有把他们记录下来的责任。
作家要跳出自我认知框架
小南:这次为何选择用小说来讲述深圳百姓的故事?
杨黎光:我是1992年1月到深圳的,热火朝天的时代氛围深深感染了我,从1993年起,我撰写了大量的报告文学,而我在深圳几十年来又从事的是记者工作,因此,我既是深圳发展的记录者,也是参与者。多年来,我一直想为深圳写一部长篇小说。虽然大多数读者都认为我是报告文学作家,但其实我最早是写小说出身的,因此,《寻》的创作对我来说,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回归”。
小南:报告文学创作和小说创作对您来说有何区别?
杨黎光:报告文学是纪实的艺术,我所写的大部分报告文学,是从宏观角度来反映历史的。小说则是虚构的艺术,从微观角度来表现芸芸众生。
虽然小说是虚构的,但它所反映的生活必须是真实的,它要让读者相信,生活中真的会发生这样的故事,即你的构思深扎在生活的泥土中,这种信念感对于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体会,小说的创作与报告文学最大的不同是语言,我很久没有写长篇小说了,这回要转化为小说的语言,对我来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小南:在您看来,当代作家为何应该扎根生活?
杨黎光:自2019年起,我便开始到深圳天健集团体验生活,这个集团的前身是基建工程兵302团。通过这次“深扎生活”,基建工程兵的故事给了我许多灵感。后来,这些故事对我构思情节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我看来,有一种作家只能写自己生活的领域,这种写法往往容易陷入自我认知的框架内,对广阔生活背景的把握不够。如果能深深扎根在生活中,接触不同的领域,更可拥有广阔的视野,写出好作品。文学源于生活,这句话有很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