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作家朋友,欢迎回家” ——省作协“作家活动周”(第1期)活动在广州举办

更新时间:2023-10-18 来源:广东文坛

回家

5月24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省委书记黄坤明到省文联省作协调研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省作协在广州启动“作家朋友,欢迎回家”——省作协“作家活动周”(第1期)活动。来自全省各地市、各行业的30位作家参加活动欢迎仪式。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苏毅,省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刘春出席仪式。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机关党委书记陈昆主持欢迎仪式。

张培忠在欢迎仪式上致辞并代表省作协向来自全省各地、各行业的作家朋友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今年是省作协成立70周年。5月19日下午,省委书记黄坤明莅临省作协调研并接见老中青三代作家代表;5月23日,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建文出席省作协成立70周年座谈会,充分肯定了省作协的光荣历史和重要贡献,对做好新时代作协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让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本次活动是省作协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坤明书记、宏森书记、建文常委的讲话要求,不断推动新时代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落实举措之一,目的是发挥省作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的人民团体组织优势,以“作家”为中心,以“回家”为理念,以“活动”为载体,把文学界的朋友们请进来,认一认作协的门,见一见作协的人,聊一聊作协的事,共同建设美好文学家园。

张培忠介绍了省作协的工作以及近些年取得的成绩。他强调,广东省作协是全省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潜心创作、成长成才的坚强后盾,省作协的大门永远向全省广大会员朋友、向文学界的朋友敞开。通过本次活动,我们真诚希望切实凝聚起全省“文学一家人”的情感力量,建设温馨和谐的作家之家,让更多怀抱文学梦想的写作者成长成才。

作家代表、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文传学院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耿立在发言中表示,回家对于一个从中原到岭南的新客家人来说就是最内在的渴望,感谢广东省作协的这片屋檐,给我一种回家的感觉。

作家代表、茂名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苏铁苏铁表示,写作是个清苦的过程。省作协为一群执着追梦者,构筑了一个浪漫而温馨的大家庭,给我们力量和勇气,给我们继续向前的动力。

作家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云浮市罗定市黎少镇田心村村民李勇坚结合文学创作经历畅谈体会。她认为,追逐自己的文学梦想比去追求物质生活要有意义得多。写作是她的追求,也是她的精神寄托。

作家代表、深圳市坪山区政协委员、区文联副主席、专职作家袁博表示,每个作家都有一方心中的文学之土。我心中的文学之土在广东,而不在别处。广东文学的未来正在于独特的思想,在于对广东精神的表达。

作家代表、广东省第十三届、十四届人大代表,珠海市关爱协会会长崔云认为,写作的过程是发现自我与大美的过程,虽苦犹乐。我与文学始终如影随形,相依相伴。行走在文学的原野,总是花香满径,暖意盈怀。

在欢迎仪式上,为了给“回家”的作家朋友留下珍贵而美好的回忆,省作协特意为每位作家准备了一份具有特殊意义的礼物——镌刻着截至5月24日他们成为省作协会员天数的定制专属“入会纪念牌”,由张培忠给30位作家朋友逐一颁发。欢迎仪式后,参加活动的作家参观了“一代风流——广东省作家协会成立70周年展”,了解省作协历史沿革,了解文学前辈们的创作经历。随后,作家们来到省作协各部门处室参观交流,共叙友情、共话创作。

下一步,省作协将对标对表中国作协“作家朋友,欢迎回家——作家活动周”继续办好“作家活动周”系列文学活动,邀请更多基层会员作家、青年作家、知名作家、老作家等“回家”看一看、听一听、走一走,把“做人的工作”和“文学粤军”建设落到实处,使省作协真正成为广大作家信赖、依靠、眷恋的作家之家。(组联部)

名刊名社名编面对面

5月25日上午,省作协“作家活动周”(第1期)系列文学活动之“名刊名社名编面对面”活动举行。6位来自省内外的名刊名社名编与参加“作家朋友,欢迎回家”活动的基层作家相聚一堂,共同就文学创作、作品发表、编辑出版等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开启一次面对面交流创作、编辑、出版的文学之旅。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苏毅出席活动。活动由省作协副主席、《作品》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王十月主持。

受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委托,苏毅代表省作协党组致欢迎辞,结合个人出版编辑相关工作经历,深情回顾叶圣陶、巴金、秦牧、欧阳山、萧殷、王蒙等名家前辈文学创作与编辑之间的文坛佳话和动人师承故事,背后彰显了文学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优良传统。作家与文学编辑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第一个引路人很重要,有时甚至决定着一个文学爱好者的一生。今年是省作协成立70周年。5月19日,省委书记黄坤明同志到省作协调研时,勉励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推陈出新,以火热实践的源头活水,创作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5月23日,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省作协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砥砺初心、捧出真心、守正创新、共筑同心,要不断壮大文学队伍,托举文学新力量。他们的讲话精神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本次“名刊名社名编面对面”活动旨在创造契机,打造平台,乐当文学界的“红娘”,乐见出精品、出人才的好事。诚挚邀请全国名刊名社的名编们多到广东调研、采风、交流,给予广东文学更多的建议和支持,加强合作,亲上加亲,共同书写新时代中国文学事业繁荣发展新篇章。

活动现场,《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主编宋嵩,《青年作家》杂志社副主编卢一萍,《作品》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王十月、副总编郑小琼,花城出版社对外合作编辑室李谓主任先后向作家们介绍了本刊本社的历史沿革、重点栏目、稿件需求、出版计划等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宋嵩介绍,杂志社成立以来成绩斐然,所转载的作品多次获茅盾文学奖等各类全国性奖项。他表示,长篇小说是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体裁之一,这就决定了《长篇小说选刊》选稿更倾向于贴近当下生活或反映党和国家奋斗历史的现实主义作品。

卢一萍谈到,《青年作家》栏目包括反映文学名家创作的“重金属”、反映文学新锐的“锐小说”和反映文学新人的“新力量”等。他表示,巴金先生在创刊词中提出,把心交给读者。卢一萍建议基层作者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一是要积极克服地域性影响,二是作品要追求多样性。

王十月在与基层作家互动时表示,我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都是美好的误会,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就是有一瞬间让你产生心灵的共振,让人眼前一亮。编辑刊发一些年轻作家的作品,是奖励他们在文学探索过程中孤独前行的勇气。

郑小琼则对《作品》杂志社践行“内容经典化、传播大众化”的办刊理念,打造重点栏目,创新传播方式等方面作了重点介绍。她建议在座的基层作家多阅读《作品》关于文学名家大师的访谈,也许在某一篇访谈中大家可以得到触发,摆脱写作瓶颈。

李谓介绍,《花城》杂志创刊于1979年,花城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先有“刊”后有“社”,还介绍了花城出版社取得的成绩和目前的情况。花城出版社更多面向市场,和地方文联、作协联系更紧密,经常从中挑选作家作品。他还从出版的角度,对基层作家提出建议和提示。

与会的作家朋友们纷纷表示,参加完这次活动,对文学编辑和出版方面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感悟,令人如沐春风,倍受鼓舞。作家代表、自由撰稿人王瑞琪认为今天的活动给其今后的创作打了一剂强心针。写作如在暗夜摸索,“名刊名社名编面对面”活动就像给我们点亮了一盏灯,让我开心又感激。

活动开始前,基层作家们先后参观了《少男少女》杂志社和《作品》杂志社。

夏日一堂课 名家面对面

5月25日下午,省作协“作家朋友,欢迎回家”——省作协“作家活动周”(第1期)系列文学活动“夏日一堂课”“名家面对面”在广州美丽的越秀公园花城文学院举行。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奖老作家、广东省文联原主席刘斯奋先生走进花城文学院,开讲“夏日一堂课”。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机关党委书记陈昆主持活动,并与参加活动的基层作家们共同聆听这“夏日一堂课”。

陈昆表示,刘斯奋先生在文学创作方面的突出成就,值得我们每位作家尊重和学习。希望听完今天的“夏日一堂课”,能给大家今后的文学之路以更多的启迪和思考,希望大家以此次讲课为契机,提升自我,提高水平,进一步共同推动广东文学高质量发展。刘斯奋先生是广东中山人,历任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广东文联主席、广东画院院长,一级作家。多年来笔耕不辍,成果丰硕,其中长篇小说《白门柳》更是获得了第四届茅盾文学奖。2015年,荣获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

随后,将近80岁高龄,从事文学工作超过50年的刘斯奋神采奕奕,他结合自己文学创作的经验,以《白门柳》为例,就作家们关注的创作历程、思想定位、审美追求、史料收集、获奖经历等内容娓娓道来,逐一细致讲述。

在谈及《白门柳》的思想定位时,刘斯奋说,一方面,他希望自己的创作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呈现一些更生动真实的历史事件。《白门柳》以揭示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历程作为小说的思想制高点,以民主思想的诞生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取代传统的朝代兴亡观,以既写出权奸祸国,也批判君子清谈误国,突破传统的小人君子观,通过揭示古代男女地位的不平等的实质,突破被美化的传统才子佳人观。

刘斯奋的讲课,时而风趣幽默,时而浪漫儒雅。一个半小时很快过去,而作家们则意犹未尽。网络作家风晓樱寒(李宇静)提到,刘斯奋老师对小说创作的分析和解构让我受益良多,尤其是在讲人物心理描写部分,让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扎根现实,观察生活,是创作的根本。“回家”之旅为我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向和创作灵感,也给了我很好的指引。

活动结束后,刘斯奋、陈昆和作家们合影留念。

当天下午,省作协还为回家的基层作家们准备了“名家面对面”活动,邀请到河南省文联主席、作协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邵丽,知名作家、《西湖》杂志社主编吴玄,畅谈文学生活和创作经历,解答基层作家们的困惑和疑问。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机关党委书记陈昆出席活动。省作协副秘书长、文学部主任魏微主持活动。

邵丽近些年一直专注于家族写作,并不断开拓自己的写作空间,挖掘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故事和素材。在《金枝》中,邵丽架构了一个庞大的家族故事,囊括了周氏一家五代人在近百年间经历的巨变,从中展现几代家族女性内心的成长与蜕变和她们所表现出的执着和力量。她谈到,作品要打动别人,必须先打动自己,带感情去写。

吴玄从一名作家和编辑的角度,对基层作家在写作过程中语言和结构的运用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建议作家多进行阅读,在写作过程中更多遵从自己的内心。

魏微赞同邵丽关于文学创作的体会。她结合个人作品《烟霞里》的创作经历提到,小说虽然是虚构,但还是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好的文学写作,就必须把自己扎进去,让自己成为小说里的每一个人物。邵丽和吴玄老师的作品之所以能打动读者就源于此。

基层作家、清远市清新区滨江中学教师肖群芳听完后表示收获满满,魏微、邵丽和吴玄三位作家老师对写作语言的推崇,给我留下深刻的体悟。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加强逻辑训练,练就逎劲的思考力,给文字一个坚实的哲理脚手架,加大承重力,赋予文章更多的思考。

基层作家、佛山市公职律师事务所律师虞小平谈到,通过这次活动见到了心里“很熟”的邵丽老师。文学的路很长,回家的路很近,要常回家看看。

活动结束后,作为“广东文学志愿服务”的一项内容,陈昆、邵丽、吴玄、魏微、作家代表还向长兴街派出所、长兴街道、广州市微笑公益服务中心、黄埔区铁英中学、广州市铁一中学、清远市清城区大家元铁外小学等6家单位赠书。

走进广东文学馆

5月26日上午,“作家朋友,欢迎回家”——省作协“作家活动周”(第1期)系列文学活动进入第三天,基层作家们来到建设中的广东文学馆参观考察。省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刘春出席活动并介绍了广东文学馆有关情况。

刘春介绍,2019年12月,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项目建设奠基仪式在广州荔湾区白鹅潭举行。包括广东文学馆在内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总定位为“时代的产物、文学的殿堂、市民的空间”“岭南文化的标志地,大众休闲的目的地,湾区交流的会客厅”,其中广东文学馆拟打造集收藏、展览、研究、教育、阅读、交流、创意活动于一体的文学殿堂,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学大本营。广东文学馆总建筑面积18325平方米,包含陈列展览区 4700 平方米、公共教育与研究区 6520 平方米、公共服务区2195平方米、藏品及藏品技术区 2270 平方米、业务管理用房1670 平方米、附属用房 970 平方米。2022年5月,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项目全面封顶。预计于2023年下半年竣工验收。今年3月,省作协还承办了全国文学馆联盟会议。

刘春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广东文学馆建设工作,召开多次专题工作会议研究讨论相关事项,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欢迎大家在广东文学馆正式开馆后前来做客。希望广东文学馆能成为每一位作家的骄傲,希望广东文学馆能成为每一位作家文学创作的助力,希望广东文学馆能成为各位作家的精品佳作之家!

巨轮扬帆起,文学正腾飞。基层作家们纷纷表示,被气势磅礴的广东文学馆深深震撼和打动。

“遥望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犹如一艘巨轮,在旭日暖风中,蓄势待发。走近,令人无比震撼。这里,科技与文化、智慧与汗水、传承与创新,彰显了广东精神。身为南粤广东人,我骄傲、我自豪。”汕尾市陆丰市玉燕中学办公室副主任温水义感慨。

揭阳市揭东区新亨镇硕榕中心小学校长梁彬认为,即将建成的广东文学馆,外观像极了一艘轮船,象征着广东文学事业向着未来挺进。它功能齐全、活动场地宽敞,让我们看到广东文学未来可期的明天,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亲切。

广州市外来工篮球协会会长贺翰表示,悠悠珠江水,暖暖文学情。酷似一艘巨型船的文学馆,浑身散发着文学的气息和味道。广东文学馆的设计确实有船的轮廓和风格。在我心里,向大海驶出的,是一艘文学的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