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助力文化强市建设!惠州长篇小说创作繁荣发展,近20年创作出版长篇小说100余部
更新时间:2023-07-14 作者:宫晓磊 来源:惠州日报官方客户端
惠州市小说学会自2005年7月成立以来.长篇小说创作成果丰硕,不仅数量激增,题材宽度和主题深度都得到深入拓展,艺术表现的边界也得到极大开拓,共创作出版长篇小说100余部。当前,惠州正在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惠州长篇小说创作团队在惠州市小说学会的带领下,期间几多艰辛几多突破,几多求索几多收获,在助力惠州文化强市建设中彰显乡村振兴的人间烟火。
展示时代风采传递时代强音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文化市场蓬勃发展,人们文化生活和文化选择日益多元,长篇小说虽然失去轰动效应,但这并不妨碍它持续呈现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成长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惠州市创作多样化、出版多样化、阅读多样化已成常态。在这多样化的格局中,惠州作家用文字记录对新时代的所见、所想,讲述自己不负伟大时代、勇于筑梦的精彩故事,抒发作为乡村振兴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的真实感受。创作的多部作品生动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巨大变化。展示时代风采、传递时代强音、塑造时代人物的长篇小说依然强势呈现。例如惠州市小说学会会长吴振尧的“东江五部曲”及获全国农村文学题材优秀小说奖的《南风薰》等,记录了对东江流域文化的深切感悟,生动展现了东江地区的发展变迁。2019年,其长篇小说《萍水相逢》《桂花飘飘》分别获得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长篇小说奖和优秀长篇小说奖。
近二十年来,惠州长篇小说创作数量激增,题材宽度和主题深度都得以显著拓展,艺术表现边界同样得到极大开拓,长篇小说创作总体上呈现出一条清晰而强劲的发展轨迹,广大作家走在乡村振兴康庄大道上,呈现向多、向广、向深的特征。延续这一良好发展轨迹,扩大长篇小说创作优势、提升作品质量一直是今日惠州作家们的使命与担当。
准确深刻地捕捉时代精神
如果进一步检视近二十年来我市长篇小说的创作发展经验,最重要的有时代感。不少文艺评论家认为,时代既可以是当下时空,也可以写出时代跨度和历史纵深;时代既能够近距离贴身表现,也可以拉开一定距离后再行反思;时代绝不仅是浮在表象的人、事、物,重要的是准确而深刻地捕捉到时代感和时代精神。惠州近年来涌现出的多部优秀作品,正是文学作品时代感的体现。
惠州市作协主席陈雪的《穿越封锁线》,真实地记录了广东地方党组织和东江游击队赴险蹈危营救文化人士的始末,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营救细节。还有张道华的《卑鄙》、吴振尧的《东江水韵》、木子红的《事隔多年》、徐英的《筑巢》、周后运的《碧血丹心——邓演达传》等作品,均是围绕惠州名城名人开展的优秀创作。
惠州作家在广袤时空中呈现时代感,是近二十年长篇小说创作提供给后人的一条重要启示。让读者感时代之风气、辨时代之潮流,体会一种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从而起到文学提振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
长篇军事题材迎高光时刻
惠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双拥模范城,拥有着厚重的人文底蕴,爱国拥军蔚然成风,为军事题材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同时,惠州退役军人中有许多写作人才,也创作出了不少文学作品,为长篇军事题材创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目前,惠州军事题材文学创作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红色叙事与抗战风云;二是军旅人生与日常生活。长篇小说有陈雪的《东纵战士高汉如》、吴振尧的《桂花飘飘》以及即将出版的《我的战友,我的歌》、曾志平的《六如台》、张梅梅的《中国女兵》、毛锦钦的《蝶血罗浮》、牟国志的《东纵北撤》、荣凯的《初心永恒》、周后运的《开国将军袁也烈》等作品,以见微知著的精刻细描,荡开取材立意的空间,彰显出军事题材小说独特的思想艺术以及丰盈的内容载量。此外,还有不少惠州作家的作品以不同角度的书写,展示部队生活的多元景观,丰富了惠州当代军事文学的创作路径。
目前,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的广大乡村世界,激发了惠州作家们的创作热情。很多作家表示,要接续前辈的乡土文学传统,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续写富有时代特征和文化底蕴的精品力作,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助力惠州文化强市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