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广东作家周齐林参加中国作协2023“中国一日·走近中华文明”大型文学主题实践活动
更新时间:2023-07-13 作者:陈波来源:广东作家网
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作家深化对新时代文学的认识,主动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近日,中国作协在全国各地组织开展了2023“中国一日·走近中华文明”大型文学主题实践活动,广东省作协推荐作家周齐林参加该活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周齐林多次深入东莞市大岭山镇莞香文化博物馆、莞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园等地,了解莞香发展历史,学习莞香制作技艺,挖掘莞香传承故事,切身感受国家非遗项目所承载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周齐林(右)与黄欧在莞香文化博物馆
据史书记载,莞香于唐代由国外传入,宋代时广东各地普遍种植。因东莞一带的土质特别适合莞香树的生长,出产的香料品质最好,莞香一度成为皇家贡品。明清时期,外销的莞香通过香港的码头,远销南洋以及阿拉伯国家等地。由于当时莞香堆放在码头的过程中,香气四溢,弥漫整个海港,这也成为“香港”名称来源的主要说法之一。2014年11月11日,传统香制作技艺(莞香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黄欧在园区内查看莞香树
活动期间,周齐林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多次采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香制作技艺(莞香制作技艺)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东莞莞香文化博物馆馆长黄欧。黄欧出生于莞香世家,既是地道的香农,也是令人尊敬的莞香传承人。他技艺精湛,几十年如一日地开展生产性保护活动,让几近衰落的莞香树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和生机。他积极开展莞香制作技艺项目传承工作,使得断层百余年的莞香制作技艺得以传承与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2年,他成立了沉香研究院,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对莞香制作技艺进行深入研究,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先后制定多项莞香相关标准,成为莞香行业的技术引导者和标准倡导者。
黄欧(左)在凿香
在采访过程中,周齐林深入挖掘莞香发展历史和传承的感人故事。他表示,以莞香为代表的非遗项目,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刻的文化内涵,精彩的动人故事,对于激发文化传承,特别是乡村文化的传承和振兴起到铸魂塑神的重要作用。非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烙印和智慧结晶,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非遗资源,充分发挥非遗特有的文化内聚功能,对文化传承工作至关重要。接下来,他将以本次实践活动为契机, 创作一系列反映非遗文化的文学作品,为进一步高质量传承发展中华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