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在《陈晓明文集》新书发布会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学路径”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更新时间:2023-06-27 来源:广东文坛
在《陈晓明文集》新书发布会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学路径”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 张培忠
今天,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由广东人民出版社、《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和花城文学院承办的《陈晓明文集》新书发布会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学路径”学术研讨会在四季如春的花城隆重举行。上午,我们举行了花城文学院成立仪式;刚才,我们举行了新书发布;现在,进行学术研讨。这是花城文学院成立后举行的首场重要学术活动,是广东文学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文学界的一件盛事。我谨代表广东省作家协会对陈晓明老师在广东出版个人重要文集、取得丰硕文学成果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陈晓明老师长期以来不辞辛劳担任广东文学顾问、《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委,不遗余力关心支持广东文学事业繁荣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出席研讨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陈晓明老师是当代最富创见最具影响的文学评论家之一。因缘际会,23年前的11月4日,在广东肇庆召开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年会上,我有幸与晓明老师见面相识,并在当地的泮溪酒家一起吃饭喝茶,在座的还有周政保老师和张燕玲老师。当时,晓明老师风华正茂,满头黑发。岁月不居,时光流逝,正是凭着从学生时代开始“闲谈不超过十分钟”的疯狂学习、残酷刻苦、非凡抱负和卓越创造,晓明老师以白发盈肩和无数心血,镕铸并凝结成眼前这套8卷500多万字的中国当代文学评论的煌煌巨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正如晓明老师在文集第一卷序言中的夫子自道:“审视自己走过的学术道路,一步一个脚印,上面都刻写下拼搏与奋发。”一个人,一个时代,一套大书,这是何等的艰辛,又是何等的荣耀!今天,高朋满座,胜友如云,我们聚集在一起,为了这套大书,我们要向晓明老师致敬,向晓明老师学习。学习晓明精神,研究晓明现象,共同深入探讨这套文集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意义空间和价值可能。
第一,这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文学篇章的创新之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壮丽图景,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使命担当,也为一切有志有为之士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宝贵机遇。陈晓明老师从青年时期就立下了学术报国的宏愿,在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他身在书斋,心向人民,始终关注文学现场、关注中国现实,有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强烈的社会关怀,尤其以全新的理论视野,融合新批评、现象学、存在主义、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理论资源,着眼于纷繁复杂的中国当代文学现象,孜孜不倦地探索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为当代文学转型发展和精神流变提供了证词,树立了典范;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理论场域写下了最初的、也是最动人的篇章。
第二,这是构建新时代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的拓荒之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陈晓明老师有着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超前意识,他把构建中国文学现代化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当作自己学术实践的终生追求。孤军深入探索前沿理论,坚持不懈跟踪研究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家作品,并从现代性角度思考当代作家的创作特点,阐释当代复杂的文学现象,梳理激烈变革的文学脉络,以一己之力建构了一套理论与激情、诗性与思辨融为一体的中国当代文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其兼收并蓄的理论资源与“以论带史”的论述方法,为破解西方文学理论冲击下的言说困境具有拓荒之功,发挥开路作用。
第三,这是礼赞先锋致敬时代的人生之作。陈晓明老师以学术为志业,从乡下到京城,从边缘到中心,从传统到先锋又回到传统,支撑其创作的,始终是藏匿于内心的艺术良知;而鼓荡起不可遏制的理论激情,则是晓明老师对于先锋派和现代性的情有独钟和反复阐释,它们甚至成为磨砺新的文学观念和新的批评方法的磨刀石,这套文集,就成为晓明老师张扬学术、致敬时代、感恩师长、馈赠人民的一部厚重之作、人生之作。
广东文学界将珍惜和学习这份中国文学宝贵的理论财富,学习晓明精神,繁荣湾区文学,为讲好广东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作出不懈努力。
“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某种程度上,晓明老师像极了他的福建先贤林语堂先生,差别是,一个用形象思维,一个用抽象思维,但他们对世界的把握方式和对中国文学的杰出贡献却殊途同归,并将进入中华文明的知识谱系而光耀未来。
祝学术研讨会圆满成功!祝晓明老师身体健康!祝与会领导和嘉宾吉祥如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