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文艺名家来把脉,助推创作大突破!东莞市重点题材规划论证会举行

更新时间:2023-06-19 来源:东莞+

6月16日,东莞市重点题材规划论证会在东莞市文联举行,邀请了邵丽、金仁顺、谢有顺、杨湘粤、李维福、马国华等一批国内文艺名家与东莞重点文艺题材负责人(代表)面对面交流,对东莞重点题材作品进行分析论证,并从专业的角度,对未来东莞文艺创作提出意见建议。

648f01eee4b00e707595ead3.jpeg

实力呈现

36个重点题材项目参加论证

会议当天,东莞有36个重点题材项目及其负责人(代表)参与论证。其中,文学类20项,涉及报告文学、散文、小说、童话、诗歌、影视剧本、文艺理论、以及地方史、本土文献整理等多个文史门类;艺术类16项,涉及音乐(歌曲、戏曲、交响乐)、舞台艺术(音乐剧、儿童剧、歌剧、舞剧、相声剧)、广播剧、美术、书法、数字动态长卷等多个艺术门类。

文学类包括了陈启文的大型报告文学《散裂中子源》、塞壬的大湾区创作题材散文《百年广九家国梦》、丁燕的报告文学《文脉流芳沃中华》、詹谷丰与李炳球合作的地方史《东莞传》,陈玺的剧本《珠江潮》、柳冬妩的文献整理《莫言在东莞》等业界名家重大题材,以及周齐林、莫华杰、莫寒、易翔、穆肃、何回、曾海津、陈末、彭争武、许晓雯、许转燕、孔鑫雨、刘帆等实力青年作家重点题材项目。

艺术类则包括崔臻和的大型交响音画东江说之《岭南意象·湾区畅想》、帅志刚的乡村振兴创作题材广播剧《第一书记》、聂艳的乡村振兴创作题材客家山歌剧《木麒麟》等,以及市文旅体局、市舞蹈家协会、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等单位(团体)的项目,如《上篮》《觉醒》《新昌鼓韵》《重器》《百花洞战斗》《东纵魂》等。

据悉,为进一步提高文艺精品创作的组织化程度,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文联广泛发动各文艺家协会、宣传文化系统各有关单位,对全市正在筹划、推进的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进行搜集整理,建立重点项目库。截止目前,总共收集到的重点文艺创作项目有36项。这些项目大多背靠时代大背景、立足东莞和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基本涵盖了“七大文化”“四张名片”,具有题材厚重前沿,品种多元齐整、辐射面广等特点。从创作团队看,阵营强大,实力雄厚。其负责人更是涵盖老中青,均为国内名家、业内领军人物或实力青年作者,都有着丰富的创作实力和经验,也出过在业界广受认可、富有影响力的代表性著作。

与会专家表示,从这些项目的组织可以看出东莞对文学艺术的重视和对文艺创作的前瞻性和敏感性。从作者和作品选题看,可以看出“文艺莞军”的实力。“东莞创办的荷花文学奖很了不起,东莞的文学队伍很了不得。东莞作家创作的重点作品未来会冲击国家奖,是有可能的。”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河南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邵丽以文学为例解释,认为东莞文学近年来越发强大,乃至广东文学不断朝着东莞方面倾斜。

专家把脉

面对面分析论证,富有启发性

论证会过程中,参会人员分别介绍自己的项目亮点,价值及意义,专家针对重点题材作品,作简要的分析论证,并从专业的角度,对未来东莞文艺创作提出意见建议,为现场作者和市文联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重点题材范围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考虑作者的创作实力,尤其是完善好抓人才、抓品牌的机制,多给予扶持和支持。”邵丽以论证会的文学项目做分析,认为“在重点题材讨论中,应该关注作家敏锐的观察力和对当下文艺的认知,让作家自由创作”,并建议东莞应该为文艺人才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支持,让他们自由创作,推动东莞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即使是有优势的题材,如果写得不好,也不会得到奖项的认可。”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谢有顺也以文学为例分析,认为在文艺作品创作中,作者要将艺术性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而非题材。

接着,他建议作者要正确认识主旋律题材。认为最大的主旋律是正能量,是真善美。“我们不能仅仅依据狭隘的固化观念,而应该更加宽泛地理解,以此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

而对于题材的处理,他建议作者要重视创作的角度。“不同的角度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从而呈现出不同的作品风格和特点。因此,在文学创作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非常关键。一般来说,角度可以从多个方面切入,比如主题、人物、情节、背景等方面。同时,还可以结合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从而更加深入地挖掘出作品的内涵和特点。在选择角度时,需要考虑到作品的目的和受众,以及自身的创作能力和经验。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可以为文学创作注入新的活力和灵感,从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文艺精品既与群众喜好有关,也与创作者的追求有关。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一个作品是否是精品,需要考虑它是否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但是,作为作者,我们应该更关注作品本身的价值和质量,而不是仅仅迎合市场或宣传需要”著名词作家,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顾问、暨南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导师,研究馆员杨湘粤认为,要创作出真正的文艺精品,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认真的付出,不能只注重表面功夫,如何修建一个牢固美观的房子都需要从最基础的建筑材料和设计布局入手,而不能只着眼于表面的修饰。“只有把精力放在创作本身,用心地思考创作出的作品对人生世界的启示和反思,才可以真正创作出文艺界的精品,产生广泛的影响和重要的价值。”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副秘书长、一级音乐编辑马国华建议,要学会有效筛选重大题材,注重重大题材的高辨识度。对于重大题材,指的是那些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内容,比如科技兴国等大型主题,对于高辨识度的题材,则需要具有特定的角度和独到的视角。马国华举了东莞市的例子,他们在广播剧制作上取得了不少成绩,这说明了制作方面的制胜法宝在于题材本身的优势。最后,他指出了当前高科技研发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并提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强国的目标。参加文艺精品评选需要注重题材质量和长远影响,而广播剧作为一种文艺形式也需要在此方面进行优化。

此外,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吉林省作协主席金仁顺建议重视题材的地域性,突出题材的独特性;著名词作家,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国家发展计划重大项目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副主任李维福建议将外来力量和本地力量融合起来,加强与其他城市和机构的合作,人为搭建能孵化重大题材和高质量作品的平台。

完善提升

助推东莞文艺精品创作大突破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根据市文联2023年度工作总体部署安排,当前市文联的重点文艺创作工作是充分利用好我市文艺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和东莞文学艺术院签约创作项目扶持办法等,对重点文艺题材创作项目重点扶持。“我们要集中优势,重点突破,组织创作一批水平较高、代表性强、冲击国内省内重要文艺奖项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彤飚在会上表示。

接下来,市文联将对上述申报项目进行规打磨修改、提高完善进行扶持,使之在全国省内重要文艺评奖取得更加突出的效果;突出本地资源本土优势来规划题材,扶持大型报告文学、长篇小说等东莞本土重点题材文艺创作项目和其它在国内有影响的重点项目;结合东莞未来三年的重点文艺创作工作计划和财政预算来规划题材,专款专用,确保规划题材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开花结果。

同时,结合当前的中心工作来规划,聚焦重要指示精神的题材和重要时间节点的项目外,结合地域实际和特色,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宏伟蓝图,反映东莞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绽放岭南文化新光彩,凸显文化强市建设成果,反映“七大文化”“四张名片”等题材。尤其是要聚重点现实题材选题,包括“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主题(聚焦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平台,以及科学家、工程师、创新科研团队、技能人才等群体),新时代山乡巨变主题(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展现乡村变迁、共同富裕的新画卷,展现乡村振兴新气象),粤港澳大湾区新气象新活力主题等,全景式展现东莞改革开放历程,书写新时代的腾飞巨变等主题的题材,鼓励、扶持作者专心创作。

此外,市文联还将引导和鼓励文艺家们,瞄准中宣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作协等设立的重要奖项,结合当前国内文艺创作形势和东莞现有的创作情况、题材资源、人才结构和潜能优势等进行创作。

张彤飚希望,文艺工作者,尤其重点项目的负责人,结合当前东莞文艺创作的实际,坚持文艺创作工作的延续性、创新性和可行性要求,重点聚焦现场专家提出的重点创作题材,以参加国内、省内系列艺术赛事为契机,以建设文化强市为统领,以推出文艺精品为重点,大力实施文艺精品战略,通过完善机制和创新运作,进一步推出标识性的文艺作品,实现东莞市文艺精品创作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