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鹤山评协成立三周年座谈会暨野松《南方诗神的咏唱》新书首发式在鹤山华翔大厦举行
更新时间:2023-06-13 来源:鹤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6月10日下午,鹤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三周年座谈会暨野松《南方诗神的咏唱》新书首发式在鹤山华翔大厦鹤山评协会址举行。省和广州、佛山、中山、湛江等地区,以及江门文艺评论名家、鹤山本地文艺评论者和诗人近40人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鹤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开展,鹤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活动由鹤山评协副主席宋世安主持。
座谈会上,鹤山市文联主席胡杰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在致辞中对各位文艺大咖的到来表示欢迎,对野松(杨志明)新书的出版表示祝贺,并充分肯定了鹤山评协成立三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认为鹤山评协三年来培训多、座谈多,出作品也多,是以文化文艺赋能,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具体体现。胡杰主席还对鹤山评协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意见。
鹤山评协主席杨志明(野松)就评协成立三周年暨他的新书首发作了汇报发言。他代表鹤山评协对各位领导嘉宾、评论家和诗人朋友的到来,以及省评协、江门市文联、江门市评协和鹤山市文联一直以来对鹤山评协发展、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鹤山评协成立近三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立足基层服务群众、坚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和指导、坚持发挥公众号等平台作用、坚持加强团队建设和发挥团队作用、坚持发现培养人才和善于推荐人才等,通过做好做实“六个坚持”,充分发挥县级评协面向人民群众、面向城乡基层的优势,立足基层、服务群众,为推动鹤山文艺创作事业发展作出评协的努力。同时,他表示,他的第二部诗歌评论集《南方诗神的咏唱——广东诗人论》的顺利出版,离不开评论家和诗人朋友们的鼓励、支持和指导,同时这也是对自己近年来诗歌评论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和检验。尽管诗歌评论写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他会坚持下去,因为他愿以自己的一腔热忱来为中国,为广东,为江门的诗歌事业的发展做点微不足道的工作,也愿意继续与鹤山评协的同仁们一道,为推动当地的文艺事业发展,做好文艺评论工作。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林岗充分肯定鹤山评协作为县级评协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绩,以及野松作为基层协会组织者、基层文化推动者所做出的努力。他表示基层文艺组织团体开展活动和持续发展面临很多困难,能够团结带领地方有共同文艺爱好和精神追求的人,通过平台阵地建设、组织活动开展,不断提升基层文化意识和群众精神面貌,推进文化文明相融合,推动基层文艺繁荣发展实属难得。他希望鹤山评协以三周年为新起点,继续立足基层、发挥所长,找准路径、走出特色,并做出更大的成绩。
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佛山市作家协会主席、佛山市文联副主席张况认为,野松的诗歌评论创作不是“花架子”,他始终抱着对自己文本负责、对评论作者负责,同时也对读者负责的严谨态度和敬业精神,写作每一篇评论文章都花很长时间、很多心思酝酿、钻研和梳理,文章写得非常扎实到位、很接地气,有文化温度和地域特色,是具有人性光辉的写作。他建议野松继续聚焦广东诗歌场域和文本,进一步加强文本阅读,尽量涵盖全省21个地级市的代表诗人、代表作品,做好系统化梳理,总结提炼出共性和个性,这对广东诗歌发展将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广东省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广东省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东荡子诗歌促进会会长世宾从文学初心、世俗观念和艺术之美说开,认为诗歌是人类文化最纯粹、最深邃的思想在语言艺术中的呈现,诗歌创作要有开阔的心胸和视野,要勇于探索开拓,站在人类历史、精神和文化理念上寻找更高的出路。他建议野松的诗歌评论可以从广东某个时间片段的历史切入,比如说从新世纪到现在,加强理论化、学理化,个人与流派现象等去梳理,作为理论文本将具有更高的价值。他希望珠西诗群和鹤山评协在野松的带领和鼓舞下,涌现出更多新的诗人和评论家。
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广州市女作家协会副会长、花神诗歌节总召集人谭畅认为野松把诗歌评论视野放在广东诗人群、南方诗人群,对诗人群体的观照体现地域性的文化自信,通过大量、在场的作品、资料和整体性思考,充分证明广东是南方诗歌重镇,通过对重大、专案和个人的研究,让这部评论集具有检索意义,值得放在书架上随时翻阅。野松所发起的,无论是鹤山评协或珠西诗群,这些团体和群体形成一种成员之间互相鼓励、激励的氛围,有利于推动和活跃文艺创作,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江门市文联秘书长、创联部主任、《江门文艺》主编郭卫东用“三个跨越”总结对野松个人和创作的认识,一是从诗人到评论家的“跨越”,他认为从诗人转为散文家、小说家的不少,但转为评论家的不多,像野松既不是科班出身,又不在文化文艺单位工作,在基层文艺道路上从诗人转为一个评论家,非常不容易;二是区域性的“跨越”,大家都清楚基层写作者的难,但野松从鹤山这个小地方一直往前走,能够走出江门、走出广东,走到大江南北,甚至走向海外,通过这样一个区域小平台,成为声名远播的诗人和评论家,实属难能可贵;三是从写作者到组织者的“跨越”,推动和发展民间诗歌群体和文艺评论社会团体,需要沟通协调、活动组织、经费筹措等,每一项都非常折磨人,需要花费组织者很多精力和时间,但鹤山评协这三年不断出新作新人,足以证明野松是非常成功的组织者和发起人。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南方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张德明高度评价野松的诗歌评论是“诗性直觉与史家笔法”,认为他在诗歌创作和诗歌批评上双向出击、同时垦拓,评论集是他借助诗人个体和诗歌文本的批评所呈现的诗学观念的集中展示。野松具有敏锐的诗性领悟力和高妙的美学鉴赏力,其批评文字中往往会有独特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说鱼贯而出,给人带来层出不穷的艺术的启发和思想的警示,他凭借自我过人的诗性直觉,窥见到批评对象独具特色的诗歌美学质地,从而将其提炼和挖掘出来,同时对于笔下的论述对象,从来没有毫无原则地一味颂赞,而是能从文学史的视野出发,将批评对象置放在恰当的历史位置上仔细考量,客观论评。野松以诗性直觉为诗歌批评的切入点和散发处,诗歌批评显得气韵生动,精彩迭陈。立足文学史的视野作理论阐发,成就了野松诗歌批评文字的史家笔法,使他的诗学结论显得客观公允,真实可信。野松遵从自我的诗性直觉,秉持史家笔法来开展持之以恒的诗歌批评工作,为当代文学批评提供了某种具有示范性意义的批评范式。
湛江市作协副主席、《湛江文学》杂志社主编梁永利认为野松是一位有使命担当和文化自信的诗人,起步早、起点高,他的创作彰显了南方写作的文化自觉自信,他研究对象不囿于阅读的经验,而是从诗人的生活境遇、诗歌观念出发,逐一演绎出诗的审美特征,读来亲切,没有故作高深的腔调。他对诗人的个案研究有感而发、落笔谨慎,以诗人敏锐的目光和诗评者真切的胸襟就诗论诗,体现了南方诗学的融通、敦厚和远见。同时,面对现今诗评界胡引乱吹、审美偏差、隔靴搔痒等现象,野松不跟风,遵循他的诗学标准,注重诗评的功能、诗作的阐释,注重对文本的考察,论及诗人的修养及学识的提高,将他的主张有倾向地融合起来,从而体现诗评的个体特征和评判风格,拒绝人云亦然、随波逐流,为当代诗评的不良倾向起到纠偏作用。
参加座谈的嘉宾还有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分会理事王金芝、江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宁荣生、全国公安文联签约作家邓醒群,珠西诗群主要代表和重要成员李月边、潭啸、海洋、康释然、张佩兰、夏志红等,以及鹤山市文联领导许慧艳、劳国良、李国联和鹤山评协部分会员。
期间,还由鹤山评协副秘书长戴水平宣读了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梁少锋和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星星》诗刊原副主编李自国发来的活动的贺函贺信,珠西诗刊常务副主编潭啸现场朗诵了野松的诗作《大江之门》,鹤山评协理事关淑文演唱了由野松作词的歌曲《幸福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