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何为“好的故事”?作家学者热议新课标Ⅰ卷作文

更新时间:2023-06-08 作者:黄楚旋来源:南方+

6月7日,2023年高考首场语文考试已经结束,备受瞩目的广东高考作文题目新鲜出炉:

fada070b-7b73-4a7a-90f7-5a0f74036113.jpg

今年的高考作文同样引爆热搜,网友们对此展开热议,有的网友认为题目难度比起往年有所下降,有的网友却表示作文题目抽象难以立意。

你对今年的作文题有怎样的看法?如果是你,你会如何落笔?

如何理解今年的广东作文命题?如何在看似“简单”的作文题目中挖掘深度与广度?南方+记者采访中文系教授、青年作家、出版界专家进行解读。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

需要明确何为“好的故事”、如何定义“好”

“故事的力量”是一个有深度的话题,它不仅考查了考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更在探索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广度。首先,题目明确提出了“故事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触动心灵、启迪智慧,改变命运,展现民族形象等。

这为考生提供了多角度的切入点,既可以从个体层面出发,分享个人的故事,也可以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题目中的“好的故事”暗示了考生在作文中需要明确何为“好的故事”,以及如何定义“好”。这将考查考生的价值判断和理性思考。

考生可以分享个人经历的或者听说的故事,阐释这个故事如何影响了自己生活或思考方式;可以讨论这个故事的含义,并分析它如何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也可以分析一个特定的文化或历史故事,讨论它如何塑造了一个社区或民族的形象;还可以讨论这个故事的起源,以及它如何影响了人们的认同感和行为。

我建议考生可以先从生活中找到具体的例子,再通过这些例子展开思考和讨论,不仅可以让作文更加具体生动,也有利于深入探讨“故事的力量”这个主题。同时,也可以从更广泛的角度,如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来分析和阐述故事的力量。

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贺仲明:

内容发挥空间大,审题是关键

贺仲明表示,今年的广东语文作文题目有一定难度,题目表达形式抽象,考生较难把握,正确审题是考查的重要一环。

在内容方面,贺仲明认为,需要将叙事与议论相结合,在题目所指的故事效果方面选择一个到多个进行观点阐释与案例论证。这需要考生充分发散思维,结合自身的叙述能力,展现出故事的力量。

贺仲明评价,本次作文整体自由发挥度高,内容灵活,但对考生的审题能力与叙事、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唐诗人:

“故事的魅力”更为关键

今年新课标Ⅰ卷的作文题目比较平实,要求学生围绕“讲故事”“故事的力量”来作文,应该是比较好写的话题——无论来自哪里的学生都能看懂、都有自己的故事。

但是,这并不等于考生直接讲一个短故事就可以了,它更倾向于论述文,要去思考讲故事的价值。即便是写一个小故事,也得有对故事本身的思考,延伸到这里就有难度了,这两种笔法并不容易融合,要时刻注意“讲故事”主题之下更关键的“故事的魅力”。

延伸一下,讲故事是一门古老的技艺,是很文学的话题,如果走进大学中文系学习文学课程,将有很多知识都是教我们“如何讲好故事”。讲好故事并不容易,很多作家穷其一生都在探索怎么把故事讲得更好。何为“好故事”、如何才叫“讲得好”,这些问题有很多说法,也都是专业问题,值得考生们在后续深入探索与思考。

一级作家、 青少年创意写作导师冯娜:

提升人文素养才是从容应对的法宝

“故事是有力量的”作为题眼,开放性强、包容度高。考生们选择切入的角度可大可小,可以是日常生活中触动自己的故事,也可以是给予启迪和思考的历史故事、社会时事等。而“故事”是怎样“有力量的”,是考生们需要认真思考、深入展开的话题。

这个题目看起来容易上手,要写得出彩却不容易。它不仅考查了考生们日常素材的积累、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素材取舍的能力,更强调了在认知思维和人文素养能力方面的长期训练、对一个议题的整体思考能力。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也让大家意识到,“套模板”“死记硬背”等写作方式终将被摒弃,提升人文素养、以开阔的视野和深度的思考能力来看世界,才是面对任何题目都能从容应对的法宝。

作家、中山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教研室主任王威廉:

要对“故事”有深刻的认识

本次作文题出得好,故事是一个每个人都熟悉的形式,但又需要深入探究。如何抵达生活的内在,并赋予创造力,是故事在当下应该具备的人文内涵。

首先要对“故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故事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认为的只有娱乐功能,而是深刻描述人类历史与文明的一种结构。要有这样的破题,才能让文章有深度。

其次,最好能结合中国的历史。尤其是当下的历史进程,写写中国自己的故事,以及中国跟世界的关系。

第三,人类文明的过去与未来、它的无限可能性,这些都是可以谈论的话题。

作家、广东作协副主席、北师大珠海分校教授陈继明:

审题不严可能变成“讲故事”

这是一个既宽松又有限制的作文命题。宽松的部分,有利于考生自由发挥,充分表达自己已有的语文水平和阅读功底。较优秀的学生,在举例时会“溢出”课本,显示课外阅读状况。如果有两三个较陌生的例子,会令人耳目一新,得高分的可能性大。一般学生也会以课文中的好故事为例子,展开议论,如果认识成熟,表述精到,得分也不会低。审题不严的学生,可能会写成一篇讲故事的文章。所谓限制,就在这儿。这篇作文要求学生写成一篇议论文。一篇可以显示生机、活泼和才情的议论文。有叙有议,始于叙,终于议。由此看来,这个作文题有水平、有讲究,能够正常检验考生的实际能力。

■佛山市作家协会主席、诗人张况:

“没有难度”就是最大的难度

今年的题目很灵活,可选择的角度很多,题材运用、立意提升等都有很大空间,考生既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还能写散文,各种题材都有故事可讲,因为故事的可能性太多了。

要注意的是,理解门槛较低、没有难度的题目,往往也是难度最大的写作。考生可以讲历史文化的故事,也可以讲讲身边故事,获得普通的分数不难,如果想摘得高分,就要多思考独特的角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写作学会理事朱志刚:

需在语言、选材、结构上多下功夫

2023年广东高考作文的最大特点是:紧扣热点,题目简单,下笔随意,出彩就难。

紧扣热点。此次高考作文给出的阅读材料,无疑是在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实力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要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题目简单。题目的阅读材料无论是语言还是句式都特别简洁,通俗易懂,逻辑关系特别清楚。两个并列关系的分句说的是“好故事”的功能和作用,包括个人、他人和民族国家,结论是“故事是有力量的”。阅读材料本身就是一篇议论性文章的摘要版,完成作文直接可以通过扩充方式实现,难度不大。很容易发现,材料中的关键词就是“故事”,即使是紧扣“故事”本身写一则叙事性文体的故事,对于考生而言也并非难事。

下笔随意,出彩就难。因为题目容易,很可能会导致相当多的考生非常草率地提笔就写。这样未经过精心细心构思的文章,最后可能流于大众化,泯然于众人,很难出彩,拿不到高分。

因此,考生需要在文章的语言、选材和结构方面多下功夫,才能出彩,譬如能体现语言能力的遣词造句,修辞方法,材料的新颖性,细节凸显、长短段落搭配和详写略写的结构变化等。这些写作的基本功此刻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更多的思考和顾及文章的方方面面。所以,不能随意下笔,而是需要好好思量,反复斟酌,否则很难出彩。

深圳大学教授、一级作家南翔:

好的作文由师生共同构建

好的故事不仅仅能滋养一个人的心灵,也包蕴了一个民族成长的密码。

一个个好的故事陪伴我们从幼儿、童年、少年,走向老年。好的故事是夏日里遮蔽骄阳的绿荫,是沙漠中慰藉旅人的甘泉,是困顿时抚摸焦虑的莺啼,是失落后振衣奋发的扬鞭。

如何在“好的故事”中思考、联想与升华,其实就需要好的例子来引入,好的细节来描绘,好的想象来编织。我一直认为好的作文,不仅仅是考学生的,也是考教师的。好的作文没有标准答案,答案就在师生共同构建的审美品鉴之中。

广州中学正高级教师何国跻:

中华之“故事”,时代之力量

这个材料最突出的“亲民”特点是,话题主体“故事”是我们考生十分“熟悉的对象”。我们从幼儿时期开始就爱听“故事”,“寒窗十二年”的课本里都是“故事”,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要耳闻目睹一些“故事”。所以,当考生拿到这道作文题的时候,心里应该是“安然”的。

考生如果编拟一个“故事”,那么其主旨就要突出该“故事”的力量。在紧张的考场里,考生可能容易犯写了故事、忘了“力量”的错误,会导致主旨意义不够鲜明突出;如果分析议论“故事的力量”,这可能与考生平时较多训练议论文的“关系”更加紧密,完成佳作的把握相对要大一些。

写好这样的议论文章,从考场快速构思的角度看,至少可以有四个论述维度:

一是从“故事”构成的特点着笔,可以从故事载体的材料选择、形象特点、情感倾向、结构形式等不同侧面分析“好故事”的作用与力量;二是从说理的逻辑层次分析,可以从什么是“好故事”、为什么要讲“好故事”、怎样讲“好故事”的角度论述“好故事”对个人前途、国家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与力量;三是从文明历史进程着笔,选取中华民族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好故事”,论述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人民不断写就新的“好故事”的历史;四是从个人身份“介入”的角度着笔,可以写聆听好故事、欣赏好故事、抒写好故事、成就好故事。体现新时代青年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新的传奇故事的决心与意志。

不论怎样写,文章要有饱满的家国情怀、坚定的民族自信、广阔的世界视野、自觉的责任担当,从要有“好故事”的角度,发出当代青年的时代强音,突显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好故事”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