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广东省作协成立70周年座谈会在广州召开:文学粤军享盛誉 岭南特色写新篇

更新时间:2023-05-25 作者:孙磊 陈晓楠 贺全胜 邱海军 何小流来源:羊城晚报

5月23日上午,广东省作家协会成立70周年座谈会在广州珠岛宾馆举行,来自中国作家协会、人民文学出版社、广东省委主题教育第三巡回指导组、广东文联等领导嘉宾,以及广东省作协第九届主席团成员,地级以上市作协、广东省作协分会负责人,全省老中青作家代表,广东省作协各部门、杂志社负责人等10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继承光荣传统 名家名作涌现

微信图片_20230525162822.jpg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座谈会上讲话。(摄影:羊城晚报记者 贺全胜)

“今天,广东省文学界的同志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广东省作家协会成立70周年。这是广东省文学界的一件盛事。我谨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对广东省作协成立7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座谈会上,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高度评价广东省作家协会70年取得的丰硕成果。

他指出,70年来,广东省作家协会团结带领全省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贯彻党的文艺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探索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学发展之路,涌现出一大批文学名家和精品力作,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煌煌宝库,成就了在全国文坛享有盛誉的“广东文学”。

这70年广东文学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广大文学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牢记文学使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情耕耘,潜心创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引领了一个又一个文学风潮。70年间,广东的伤痕文学、改革文学、都市文学、打工文学领潮争先,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等创作活跃,在文学评奖中屡摘桂冠。

《一代风流》《羊城暗哨》《花城》《白门柳》等名篇名作脍炙人口,《火红的云霞》《雅马哈鱼档》《蓝蓝的大亚湾》等创新佳作镌刻一代人的记忆。《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血脉》等时代新作,用情书写新时代新征程的颂歌。

这70年广东文坛群峰耸峙、星光熠熠。广东涌现出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有欧阳山、秦牧、陈残云等文坛大家,还有岑桑、刘斯奋、章以武、黄伟宗、黄树森等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更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作家、诗人、评论家等中青年才俊。一代又一代文学家接续奋斗,将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刻进广东文学乃至中国文学事业的丰碑,汇聚成一支在全国文坛享有盛誉的文学粤军。

微信图片_20230525162819.jpg

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在座谈会上致辞。(摄影:羊城晚报记者 贺全胜)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座谈会上,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表示,回顾广东省作家协会和全省文学事业70年不平凡的历程,重温初心使命,展望美好未来,不禁心潮澎湃,倍感精神振奋。广东文学有着光荣的传统,希望广大作家继承并发扬传统,推动广东文学蓬勃向上、欣欣向荣。

勇攀文学高峰 不断开拓新局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广东文学过往的成绩,是与这种地位作用相匹配的。”张宏森指出,广东文学未来的发展,要进一步向这种地位作用靠拢、看齐。

为此,张宏森就推动新时代广东文学牢记国之大者、实现高质量发展,给出了几点意见:“一是砥砺初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二是捧出真心,坚守人民立场,书写人民史诗。三是守正创新,用更多精品力作攀登文学高峰。四是共筑同心,汇聚铸就新时代文学高峰的强大力量。”

张宏森表示,生活和人民远比文学更宽广,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对人民的实践、创造、情感、形象乃至话语方式有主动而深入的关注理解,文学才能获得鲜活的题材和丰沛的灵感。“我们要去主动地接近人民、对话人民、拥抱人民,把我们的作品交给人民验收、邀请人民阅卷,让我们的作品同广大的人民读者建立起广泛深刻的联系,成为人民精神生活中的活跃力量。只有这样,文学才能在人民的喜闻乐见里更充分地实现价值。”

在张宏森看来,各级作协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学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广东作协要持续打造堪当重任的“文学粤军”,不断壮大文学队伍,托举文学新力量,建设科学合理的文学方阵和人才梯队,造就一批领军人物,将以实力卓著的作家群体作为文化强省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广东省作协先后实施广东文学攀登高峰战略、广东文学“异军突起”战略,积极推进“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努力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学优势,成就了广东文学异军突起、繁荣发展的第三个丰收期。

张培忠表示,广东省作协和全省文学界要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把握新使命新任务,要用全球的视野重新认识和深刻把握我们脚下这一片熟悉的热土,进一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要用文学的方式准确书写和生动呈现粤港澳大湾区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进一步促进创作、打造精品;要用系统的观念全面梳理和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进一步抓好数字赋能文学,提升价值;要用创新的思维继续拓展和不断强化作协的组织优势和工作职能,进一步服务发展、服务作家;以担当作为的主动精神不断开拓广东文学新局面。

实现“破圈”“跨界” 书写崭新篇章

张宏森强调,新时代文学需要守正,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国之大者”,学习经典、学习前辈,遵循文学的规律和本质。同时,新时代文学还需要创新,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更新思想范式、艺术形式、话语方式,在生动火热的时代实践中,捕捉新的语言、新的人物,塑造新的形象、新的风格,创造新的内容和形态。同时,文学的创新不仅仅局限于文本以内,也延伸于文本以外。在当今的数字时代和新媒体环境下,新时代文学要充分融入现代传播格局,走出惯常工作半径和路径依赖,开拓新的影响力疆域,不断探索新样式、新业态,充分发挥文学在各艺术门类中的“母本”作用,与电影、电视、戏剧以及网络视听、游戏等文艺形态深度融合、联通发展,实现“破圈”和“跨界”传播。

据张培忠介绍,70年前,广东省作家协会的前身——广州作家协会宣告成立,仅有会员34人。发展到目前,全省共有中国作协会员686人,省作协会员4334人,市县作协、省级各分会、网络作协及小作协会员超过1.5万人,网络创作者达20多万人。

从最早建立文学院到最早改革文学创作机制,从率先开展文学创作职称改革到创办网络文学院、网络作家协会、小作家协会等,广东省作协不断创新,在壮大事业、改革体制、优化环境等方面开拓文学发展的“广东路径”,成就了在全国文坛享有盛誉的“广东版图”。

“在守正创新这一点上,广东文学拥有优良的传统和鲜明的优势。”张宏森表示,广东的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广东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文产强的优势,深挖广东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的特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成为文学创新的重要源泉。要充分发挥广东对外开放程度高、文化交流交往多的优势特点,坚持兼容并蓄、融通中外,聚揽中外文化之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文学创作在博采众长中不断取得新发展。要继承发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开放包容、兼容并蓄,在文学创作上敢为人先,不断探索新手法、新风格、新形态、新境界,向着新时代的文学高峰奋力攀登,书写广东文学的崭新篇章。

微信图片_20230525162814.jpg

图为座谈会现场。(摄影:羊城晚报记者 贺全胜)

实现“三个新”目标 填补研究空白

会上,还举行了广东文学志愿服务总队授旗仪式、《广东文学通史》《广东省作家协会志(1953-2023)》《广东青年批评家丛书》新书发布仪式。

据介绍,广东作协2023年将在全省成立10支文学志愿者服务队。广东省文学志愿总队于活动当天成立,由广东省作协各部门、杂志社在职在编全体党员干部和部分离退休干部共108人组成。

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期间,广东省作协组织广州地区文学界、教育界20多位著名的专家学者联合攻关、集体编纂《广东文学通史》,探索构建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填补广东文学欠缺贯通古今的广东文学通史的空白,为建设中的广东文学馆提供学术支撑,为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添砖加瓦。

编纂团队由陈春声、黄天骥、刘斯奋、陈永正担任学术顾问,张培忠、蒋述卓担任总主编,彭玉平、林岗、陈剑晖、纪德君、陈希、贺仲明担任执行主编和分卷主编,经过两年的努力,形成客观科学、耳目一新、独树一帜、厚重而又灵动的广东文学通史研究成果。

其间,召开13次工作推进会议,经过分卷主编、执行主编、总主编的3轮统稿,基本实现“三个新”的目标,即新的史料的发现、新的观念的阐述、新的体系的构建。《广东文学通史》分为古代卷、近代卷、现代卷、当代卷(上)、当代卷(下)共计5卷,约240万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大力支持,严格把关,加班加点,精编精印,终于在广东省作协成立70周年之际顺利出版。

“文学通史的出版,填补了广东文学史的研究空白,让我们得以从历史的维度看待广东文学的整体风貌。”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彭玉平表示,该书的出版,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此前文学史界对广东文学价值和地位认识不够、重视不够的情况,同时也为广东文学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发展提供信心和力量。

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广东作协还组织编纂了《广东省作家协会志(1953-2023)》,认真梳理广东省作家协会发展脉络,抢救、挖掘、收集、留存广东文学重要资料,丰富广东当代作家研究和当代文学研究史料。该书由张培忠、蒋述卓担任主编,陈昆、苏毅、刘春担任副主编,邱海军担任撰稿,系我国文学界编纂作协志的创新之举。

《广东省作家协会志(1953-2023)》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组织机构、党的关怀、文学决策、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文学评奖、文学培训、文学活动、文学阵地、文学交流、党的建设、专题、人物、附录,约50万字,由花城出版社于2023年5月出版。

据悉,2021年,为发现和培养广东优秀青年批评人才,促进广东文学理论评论多出成果、多出人才,推动新时代广东文学评论工作创新发展,广东省作协经公开征集、评审,确定扶持《广东青年批评家丛书》出版项目10部作品,分别为:杨汤琛《趋光的书写:诗歌、地域与抒情》、徐诗颖《跨界整合:湾区文学的多元审视》、贺江《深圳文学的十二幅面孔》、杨璐临《湾区的瞻望》、王金芝《网络文学:媒介、文本和叙事》、包莹《时代的双面——重读革命与文学》、陈劲松《寻美的批评》、朱郁文《在湾区写作——粤港澳文学论丛》、徐威《文学的轻与重》、冯娜《时差和异质时间——当代诗歌观察》。这批青年批评家从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出发,探讨现当代文学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为汉语写作所提供的新美学经验,展现了“粤派批评”的新实践新贡献新力量。

微信图片_20230525162809.jpg

图为系列活动中发布的新书。(摄影:羊城晚报记者 贺全胜)

挖掘“富矿”,广东文学未来可期

会上,广东老中青作家代表刘斯奋、陈继明、魏微、葛亮分别发言,畅谈广东文学的特点、优势与未来前景。

刘斯奋[作家、书画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改革开放和人才是广东文学的“富矿”

这几十年来广东省作协对我有诸多关怀与鼓励。《白门柳》第一部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我还是一个普通干部,不是专业作家,在偶然机会下开始创作,同时得到老作家陈残云同志、欧阳山同志等人的鼓励。老一辈作家对后辈作家的关怀从来都是很重要的一种鼓励,因此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

如今进入新时期,我认为广东文学有两大特点:

第一,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地区,这几十年来发挥了广东人敢为人先、敢于喝“头啖汤”的精神,在改革方面闯出了一条路子。改革开放是广东文学创作的“富矿”,还有很多挖掘的空间和前景;第二,广东是全国人口大省。这几十年来很多全国各地的人才涌向广东,参加广东的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文艺创作,这些人才是非常珍贵的“富矿”。这次我们报上去参评茅盾文学奖的三部作品,其作者都不是广东本土人,都是新客家人。新客家人的才能同样是广东文学的“富矿”。把这些“富矿”挖掘出来,我觉得未来的广东文学创作大有希望。

陈继明[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焕发创作热情,交出优秀文学答卷

我从宁夏来到广东有15年了,在创作了《七步镇》和《平安批》之后,我会说我是一位广东作家。我觉得我是幸运且幸福的,当我打算重振旗鼓,弃旧图新,好好下功夫写小说时,我遇上了广东省作协历史上最生机勃勃的几年。

《七步镇》之后,我成为广东省作协副主席。紧接着,广东省委宣传部和省作协共同组织了“改革开放再出发”广东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活动,我有幸被选中,开始在汕头写作侨批题材。

今年我刚刚完成了一部关于敦煌的长篇小说,入选中国作家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目前正在修改。接下来我将全力以赴,积极参与省委宣传部和省作协“打造新版《人世间》,浓墨重彩书写广东创业故事”创作计划,回到韩江流域,重新深扎蹲点,书写韩江流域人民在新时代的创业故事,力争写出一部有温度、有厚度、有深度的长篇小说。

广东省作协一直用最大投入、最高热情、最新创意,凝聚全省的创作力量,激发广东作家的实力和潜能,引领广东作家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我们这些年纪不轻但仍然健壮的中年作家也应该重新焕发创作热情,积极写作,争取给伟大时代留下伟大作品,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优秀的文学答卷。

魏微[作家、广东文学院院长]:守正创新,拓展广东文学边界

俗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可是广东文学却正年轻,焕发着勃勃生机。七十年来,广东省作协始终坚持以“为人民书写,为时代立传”的宗旨方针,引领一代代作家记录时代风云,讴歌像草木一样平凡且坚韧的个体生命,探讨人与时代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文学是人学。作为作家,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人,或者说人民,向来是写作的题中义,因为我们自己就是人民中的一员,为人民而写,其实也是为自己写。写作不仅是表达个人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体验和反思。人,从来不是独立的存在,从诞生那一刻起,就与人群发生关系,进而与时代、社会发生关系,人的一生,其实是在处理这些关系:人际关系、时代关系,文学要表现的正是这个。因此,从人民中汲取灵感和力量,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反映时代,映照人生,一代代的广东作家就这样走过了七十年,广东文学也因此获得新生。

守正创新是广东省作协一直以来的文学创作理念。七十年来,一代代的广东作家在守正的前提下,勇于创新,不断拓展文学的边界,探索新的创作领域和风格,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文学体验。广东是一片热土,岭南文化以丰富性、包容性见长,尤其是近四十年来,这里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社会生活的广阔深邃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别样风景,舞台阔大,帷幕正在拉开。

葛亮[作家]:将岭南传统文化作为写作基点

我成长于六朝古都南京,对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有着耳濡目染的亲切感。而长期在香港的工作与生活,更让我体会到在中西交汇的语境中,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以及在不同文化形态的交流与互动中产生的创造性转化的卓越能力。

长篇小说《燕食记》是一部以饮食为切入点的作品。选择这一角度,是对粤港这方水土经年考察的结果。饮食是岭南传统文化于当下最为生动而亲和的呈现。这部小说以濒临失传的莲蓉绝技为引线,联结了四代粤点师傅的命运流转,也凸显了传统文化在时代的变革中经受的考验与挑战。

写作之余,我也在思考文学创作于当下的意义。《燕食记》中的叙事场景,发生在粤港。粤港浩漫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体现出的现代性、城市性,与传统文化之间构成了美好的对位。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文学创作者,讲好粤港故事、岭南故事,也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体现。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这既是每个文艺工作者心中坚守的创作导向,也是我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时代为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立文之道,惟字与义”,我愿以绵薄笔力,将岭南传统文化作为基点,勾勒丰赡的中华民族历史图景。以文为履,砥砺前行。

微信图片_2023052516275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