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广州如何打造“诗词之都”?湾区诗词“大咖”建议这样做→
更新时间:2023-05-09 来源:南方+
5月8日下午,第2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期间,由广东省文联、广州市文联主办,广州市文艺报刊社、广州市作协、广州诗社承办的第2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新时代湾区的诗歌图景”诗歌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论坛将传统诗词与新诗融合。多位关注大湾区诗歌发展的学者、评论家、传统诗家词人和现代诗人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大湾区诗歌高质量发展。
守正创新是湾区文学立足点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是在座专家学者热议的焦点。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吉狄马加开宗明义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在国家战略规划的推动下提出,“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面向世界、联系未来具有特殊意义”。
以诗词为例,“大湾区诗词”承接岭南文脉,发轫于唐宋,形成于明,大盛于清,至近代而更新变化,历时六百余年而不衰。“尚得古贤雄直气,岭南犹似胜江南。”清代文学家洪亮吉对岭南诗派的高度评价,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大湾区诗词守正创新的立足点。
在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钟振振看来,粤港澳大湾区的诗家词人传承中华诗词文化,“守正”的特点尤为突出,整体的文化水平、文学修养、创作经验皆优长于其他地区。
“广州打造诗词之都是一个很好的文化策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华诗教学会会长张海鸥也认为,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广州打造“诗词之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词学会副会长彭玉平坦言,与洛阳、杭州、南京等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诗词之都”相比,广州在名家名作产生的数量规模上仍有距离。“但不足不代表一无是处。广州也有自己鲜明的诗歌特色,是一座不可替代的城市。”他列举,近代以来黄遵宪、梁启超、康有为、叶恭绰等名家辈出就是最好的例证。
彭玉平指出,近现代诗歌的转型发展最早诞生于广东,而广东由于地利之便,不但较为完整地保存本土文化,也在近代全球化的格局中保持着开放性,在兼容中原文化的同时吸收外来诗学的理念,从而建构出一种全新的诗歌图景,而粤港澳大湾区发达的经济条件,也为湾区民众更优雅从容的精神生活厚植根基。“可以说,打造‘诗词之都’是岭南人诗意栖居的梦想。”他补充道。
湾区诗歌呈现人类共通境遇
这些年来,作为“诗歌大省”,广东现代诗创作也为中国诗歌提供了很多新的概念,比如“民间写作”“中间代”“70后”等已作为诗学现象或命题来研究。整体呈现出多元与多维的发展态势,在技艺和思想、语言维度上表现出不断探索的局面。
“新南方写作”也是近年备受热议的一个关键词。“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的写作不仅仅为‘南方写作’的地域概念所能概括。”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杨克认为,广东当代写作不少主题都在探讨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断裂,而这种断裂实际上呈现的是全人类当代的共通境遇。
“比方说,上世纪90年代广东就产生名为‘打工诗人’的群体。其实纵观全球,也有许多从非洲或阿拉伯国家移民到欧美的诗人。他们笔下写作的内容,本身是全人类共通的经历。”杨克期望,在湾区文学的笔下,未来可以看到更多诗人面对高科技时代的思索。
港澳地区在现代诗的发展上也有其独特的经验。“澳门诗人更应该眺望大地和大海,为自己的诗歌注入宏大的背景和空间。”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黄礼孩追溯了澳门诗歌的发展源流。他指出,作为中西文化交汇之处,澳门曾经诞生了中国近现代不少“第一”,也涌现出一批本土诗人,而澳门文学未来需要与汉语世界有更多链接,真正成为汉语诗歌一股重要的力量。
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世宾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广东在历史开放的惯性和现代化建构过程中,诗歌领域已呈现了一个多元、精神和美学富有创造力的局面。他强调,粤港澳大湾区诗人必须有历史感和责任感,才能在固有的诗潮和意识里开拓出一条朝向人类文明的道路,融入到世界诗歌平台上去。
要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看到“诗”
2019年,南京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首个世界“文学之都”。背靠粤港澳大湾区独特优势资源,广州应如何打造“诗词之都”?吉狄马加认为,广州除了续接中华文化中伟大的诗歌传统外,还要有持续开展的国际性诗歌品牌活动。
作为世界三大国际诗歌节之一,马其顿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自上世纪60年代创办以来就从未中断过。“这些诗歌节不仅仅是诗人的盛会,也是群众的节日,甚至无法被战乱所中断,因为他们在用诗歌唤起人性中善良的东西。”他介绍道。
诗人是城市的“精神坐标”。吉狄马加指出,培养真正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同样不可或缺。彭玉平则观察到,岭南诗词唱和的传统在当代年轻诗人甚至大学生群体中,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湾区青年诗歌人才的培养任务不是‘补缺’,而是‘补强’,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活动激发大家写诗的冲动。”
“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所言: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广州未来的诗词创作无论在题材选择,还是在语言表达方面,都不要满足于古人既有的‘存量’,而要写出自己的‘增量’,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经典。”钟振振期许道。
吉狄马加也同意,真正的“诗词之都”需要让人们“在生活中处处都能看到诗”。“这需要我们通过图书馆以及更多社会机构参与推广,为民众提供诗意的生活方式。如果诗歌能走进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么‘诗词之都’就算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