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人文小说季·广东重点作家作品系列研讨会”在京举行
更新时间:2023-05-06 来源:广东文坛
①微长篇小说《烟霞里》
2月23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广东作协、《文艺报》社主办的魏微长篇小说《烟霞里》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出席并讲话。《文艺报》社总编辑梁鸿鹰、副总编辑胡军,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副总编辑孔令燕,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刘春等主办方代表,何向阳、张洪斌、潘凯雄、孟繁华、贺绍俊、张清华、陈福民、何平、李东华、刘琼、李云雷、张燕玲、张莉、杨庆祥、刘大先、丛治辰、岳雯、饶翔、黄德海、李蔚超等专家学者以及本书作者魏微参加研讨。会议由梁鸿鹰主持。
阎晶明表示,《烟霞里》的书写对象主要是小人物,这些小人物的命运裹挟在大时代的风云际会之中,虽然微小,但是都活得很坚韧顽强。他们虽然普通,但并不愿意苟活,精神情感总是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当中,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反思能力。这也体现出魏微写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即平淡的生活并不完全是平庸的,即使是一些不值得过的生活,也许还是值得小说家去记录的。《烟霞里》是魏微创作的一次转型和升华,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女性一生的生命历程,记述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这其中充满了书写的张力,体现了作家想和时代直接发生对话的诉求,展现出作者宏大的创作理想和抱负。
李红强谈到,魏微的小说细腻而跳脱、抒情而婉转,善于在看似平常的人生境遇中写出曲折往复的复杂内心,与广大读者产生深层共鸣,整体展现出一种温暖、包容的气质。其笔下的人物无论多么卑微、人生境况多么艰辛,总能被作者赋予宝贵的尊严。《烟霞里》是人文社2022年的重要收获,是魏微创作的成功突破,也是“70后”作家为文坛奉献的一部重要力作。
张培忠认为,《烟霞里》是魏微近20年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她从生活的急流中树立起自身的文学话语,对生活有着敏锐的把握和深切的观照,呈现出鲜明的文学品格,取得了突出的文学成就。《烟霞里》拓展了广东女性文学的艺术疆域,小说回顾了一个女人繁茂的一生,以女性的生存、奋斗和自省为着重点,展现人情世态的变迁,对时代冲击下的女性心理、女性情感进行思考和探索,为解读广东女性文学乃至中国女性文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充盈了中国文学女性形象的艺术画廊。魏微将虚构与真实对撞融合,让个人与历史直接对话,为长篇小说创作开辟了新的路径。
与会专家认为,《烟霞里》以编年史和大事记的方式,书写了一个人的成长史,并借此反映中国40年来的社会变革,很见写作功力。小说由家族故事延伸到更为广阔丰富的社会画卷,其中饱含开阔、立体的生活内容,既具有宏大的格局和视野,又展现出细腻的生活质地。《烟霞里》为一代人立传,为当下的中国文学贡献了新的美学形态和新的女性形象,讲述了出色的中国经验、中国故事,是一部人间烟火与时代风云相融交织的心灵史诗。魏微凭借对时代变迁的深刻体验、对日常生活的深切介入、对平凡人物的深情厚意,推出了内涵丰富、打动人心的优秀作品,在题材的运用、体裁的把握、主题思想的提炼和艺术手段的发挥等方面展现了出色的才能。
“人到中年,可能很多作家会面临跟我一样的难题,就是写作的内在驱动力不像年轻时候那么明显了。”魏微在现场谈到,每个人都会面临“看山不是山”的阶段,需要去不断调适,有时心力跟不上,有时笔力跟不上,这也是写作的难度所在。《烟霞里》的诞生是多方合力的结果,之后会继续进行修订,让它成为更完美的文本。
②邓一光长篇小说《人,或所有的士兵》
2月24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广东省作协、《文艺报》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邓一光长篇小说《人,或所有的士兵》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邓凯出席并讲话。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副总编辑赵萍,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刘春,《文艺报》社副总编辑刘颋,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秦莉,广东省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周西篱等主办方代表,潘凯雄、徐可、李朝全、张志忠、杨庆祥、丛治辰、饶翔、岳雯、李蔚超、宋嵩、李壮等专家学者及本书作者邓一光参加研讨。会议由赵萍主持。
邓凯表示,《人,或所有的士兵》突破了革命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的创作技法,写人的“小”而非人的“大”,庞大的体量中蕴含着真相的分量、情感的重量,折射出中华民族在历史前进过程中所蕴藏的强大精神力量。小说以寻根溯源的考究、去芜存菁的敏锐廓清了香港保卫战的历史脉络,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风云激荡,打捞了被历史烟云所遮蔽的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文学是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心灵史,承载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容,反映着最为广阔的社会现实。希望广东以重大题材和长篇小说创作为抓手,集中优势资源力量,进一步推动广东文学事业繁荣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书写、为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张培忠谈到,邓一光是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其创作兼具现实主义的冷峻和英雄主义的情怀。《人,或所有的士兵》延续了他一贯的创作风格,是一部挑战创作难度、追求艺术高度、探寻思想深度的厚重之作。小说对香港保卫战进行了全新的判断和书写,将之作为二战的一部分加以审视,填补了相关题材的书写空白;不是正面描写战争,而是以法庭陈述、调查、举证等多种形式巧妙搭建起作品框架,在非虚构的历史背景下孕育虚构故事,拓展了虚实的边界;小说将视角转向战争中所有的人,充分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仁者爱人”的精神品质,在构建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方面做出了突出探索。
李红强认为,《人,或所有的士兵》通过血缘、学识、修养、爱情等方面的设定,赋予了主人公郁漱石一个多元文化集合体的形象,对于战俘营这一特定环境的设计则构造出了一个多种文明共处与冲突的实验场。小说将笔触深入到人性深处,直面大事件下小人物的生命常态,写出他们复杂的人性,以科学的精神完成了人文关怀的工作,为“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穿透时光的魅力。”秦莉介绍到,《人,或所有的士兵》是一部厚重、卓越的优秀作品,是四川人民出版社取得的重大成果。接下来,四川人民出版社将与人民文学出版社携手共进,进一步加深了解、深化合作,为优秀作家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
与会专家认为,《人,或所有的士兵》是一部厚重的战争题材作品,也是一部对战争进行深度反思的长篇小说。小说将中国抗战纳入到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体系当中,将不同文明间的冲突放置在世界史的眼光里,用大量非虚构的材料来构筑小说的机体,显示出作者极为扎实的创作功底和极为广阔的写作视野。并通过塑造郁漱石这一特殊的人物形象,深刻思考了生命、战争、人性、道德、尊严与爱等一系列文学书写的永恒话题,回应历史、昭示未来,展示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厚重的思想内涵。整部作品构思宏阔、运笔细微,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反思战争、祈祷和平,让读者对历史、未来与责任有了新的思考,时刻提醒我们追寻人之为人的真正价值。
谈及自己的文学观,邓一光表示:“我时常询问自己几个问题:是否能够在写作中同时关注到历史、当下和未来这三个向度?自己的写作是否能够承受住时间和文明的审视和批判?我的写作是否能在更为广阔的疆域中与世界构成有效的对话关系?”“一部优秀的作品应当能够充分激起我们内在的丰富情感,引发我们表达和言说的冲动。”
③葛亮长篇小说《燕食记》
2月25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广东省作协、《文艺报》社共同主办的葛亮长篇小说《燕食记》研讨会在京举行。《文艺报》社总编辑梁鸿鹰、副总编辑刘颋,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副总编辑赵萍,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党组成员、秘书长刘春,创研部主任周西篱,办公室主任陈蕾等主办方代表,李一鸣、何向阳、潘凯雄、孟繁华、彭学明、李晓东、王军、李朝全、程光炜、张志忠、贺仲明、刘琼、张莉、刘大先、张晓琴、王国平、岳雯、饶翔、丛治辰、李蔚超、傅逸尘、徐晨亮等专家学者及本书作者葛亮参加研讨。会议由梁鸿鹰主持。
张培忠表示,《燕食记》是葛亮继长篇小说《朱雀》《北鸢》之后,书写中国近现代历史主题“中国三部曲”系列的收官之作,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界推动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成果。葛亮以大湾区作家的特殊身份和独特视角,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湾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充分展示了湾区作家、广东作家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人文史诗的情怀和初心。《燕食记》聚焦大湾区的前世今生,从历史沧桑之处落笔,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学的艺术传统,揭示百年岭南社会变迁的精神秘史和民族复兴的心灵密码,在虚构的框架下写实,在真实的基础上传奇,具备了充沛的文学价值、哲学价值、社会价值和史传价值,既是传统世情小说在当代的探索之作,也是融合湾区多样文化的开卷之作,为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崭新范例。
臧永清谈到,葛亮是“70后”作家中的重要代表,他的写作淡笔浓情、清新雅正,致力于在古典与现代、历史与当下间探寻中国人的精神脉络,有着鲜明独特的美学风格。《燕食记》是葛亮创作美学的集大成之作,笔触细腻温润、醇厚隽永,以岭南饮食文化的发展脉络为背景,以荣贻生、陈五举师徒二人的传奇身世及薪火存续为线索,借美食的跌宕故事,生动描摹出中国近百年社会变迁、世态人情的雄浑画卷,堪称是一部“岭南梦华录”,既是葛亮创作上的重大突破,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次重要收获。这是一部可以持续带给读者知识增量和审美愉悦的小说,是一部常读常新的精品佳作。
与会专家认为,《燕食记》以南中国的饮食传统为切入点,生动描摹出中国近代百年的社会变迁、世事人情、众生百态,既有对岭南风物朴素而惊艳的描写,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与理解,不仅是一部岭南饮食流变史,更是一部中国人的精神旅途史。作者不满足于简单叙述饮食文化,而是深入探寻其背后内在的文化底蕴,具有非常辽阔的历史视野和文化视野,一点一滴、一瓢一箪搭建出近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图景,展现了独属于中国人的生动气韵。
谈及自己的创作经验,葛亮表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每个文学创作者都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而岭南人文质地中天然的现代性恰恰与传统文化之间构成了美妙的对位。讲好粤港故事、岭南故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在长时间的采风和创作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常与变既是时间的哲学,更是成熟的文化形态的辩证之道。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畏变革并且拥抱变革的,这变革中带有惜旧而布新的赤诚,也包含着和而不同的胸怀,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活力的重要推动力量。”(来源:《文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