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对新时代广东的真正书写才刚开始”

——“人文小说季·广东重点作家作品系列研讨会”综述

更新时间:2023-05-06 来源:广东文坛

2月24日,中国现代文学馆。在《人,或所有的士兵》研讨会开始之前,岳雯、李蔚超、李壮等评论家颇具仪式感地走到一起,排队向该书作者、广东作家邓一光致敬。这一幕,让在场的广东省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周西篱心中一颤:“这凸显了作品征服人心的价值力量。”

除了邓一光,一同在京召开研讨会的广东作家还有魏微、葛亮。作为“文学粤军”的中流砥柱,他们此次集体北上,用作品向全国文学界展现了广东文学创作上的转型与升华。

以“战争文学谱系”蜚声文坛的邓一光,这次将目光投向了太平洋战争中的香港;身为广东文学院院长的魏微,在新作《烟霞里》中通过对“70后”女性田庄40年命运的书写,实现了对三代人成长的编年;深受江南书香浸润的葛亮,与其笔下《燕食记》的人物一起探寻岭南味觉演化史,完成了其人其文与湾区文化的深度融合……尽管类型、题材不同,这些作品都是湾区故事、中国故事的精彩浓缩,也是跨地域迁徙和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晶,为新时代广东文学、中国文学带来了更丰富、更辽阔的可能性。

正如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邓凯所言:“今天的广东文学处在一个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更是信心满满:“我们对新时代广东的真正书写才刚开始。”

01、题材

“讲好岭南故事、中国故事”

“每个文学创作者都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而岭南的人文质地中天然的现代性恰恰与传统文化之间构成了美妙的对位,讲好粤港故事、岭南故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作家葛亮在研讨会上这样讲述自己对当下长篇小说创作的思考。

生长于江南,在香港生活了20多年,葛亮坦言,他一直能感受到自己身上“江南和岭南之间的文化流淌”。而“吃”作为岭南文化最为知名的招牌之一,更是令他念念不忘。

葛亮一直深信,如张光直先生所说,想要亲近一种文化,最好的法子莫过于通过它的“胃”,经过味蕾的赋予,打开文化的“窥口”。

葛亮曾在《北鸢》里写安徽毛豆腐、益阳松花蛋,由此剖析中国人对待传统与变革的态度。这次在《燕食记》里,他又将“常与变”的辩证与博弈,放到四代粤点师傅的传奇身世及薪火存续上。

研讨会上嘉宾们津津乐道的,少不了《燕食记》中提到诸多南粤名菜、名点。其中有一道“礼云子”(蟛蜞籽),名字出自《论语》,“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最朴素的食材里竟也蕴含着深沉的君子之道。

“难以想象,像这样一个江南的男子,竟然能如此‘吃透’岭南。”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主任彭学明感叹,“岭南的文化血脉水乳交融地呈现在葛亮的文字骨血里。”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更是将《燕食记》称作是“岭南梦华录”。

原籍江苏的魏微,同样是以“迁徙者”的视角,审视自身的湾区生活痕迹。她曾经辗转北京、南京等多个城市,2005年成为广东省专业作家。在广州生活多年,她以广州为题材的写作却并不多,她始终觉得:“离得太近了,反而写不好。”

沉淀十多年后,她终于捕捉到最契合心灵的叙事方式。在《烟霞里》,她借主人公40年命运轨迹,以别具创意的“编年体”,囊括乡镇、县城和一线城市等多种生活体验,包括南下广州、个体经济、买房炒股、旧城改造、招商引资、互联网兴起等。“我是贴着自己来写田庄这个人物的。”她这样说。

原籍湖北的邓一光,于2009年迁居深圳。“山海之城”,是他对深圳这座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南国都市最初的印象。他眼中,这座城市气候宜人、植被丰茂,新鲜观念层出不穷,充满澎湃的活力和无限的可能性。他因此萌生出一个被文学评论界称为“现象级”的城市写作计划——创作“深圳系列”中短篇小说100篇,目前已完成过半。

或许是受到深圳“地气”影响,年近七旬的他仍乐于自我革新。在新书《人,或所有的士兵》,他将目光聚焦到太平洋战争背景下的香港保卫战,以繁复独到的结构、冷静深刻的文字,完成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对战俘营的首次正面书写。

“纵观历史,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给文学提供了如此宏阔、如此深刻的人生实践和生命体验。”张培忠称,“采九州之精华,纳四海之新风”,粤港澳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为今日广东作家、湾区作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丰沛的资源。

02、探索

舍得下功夫,文学才有“活气”

著文如烹饪,笔耕跋涉、苦心酝酿,都是出于对食材的“敬重”之心。创作历程的艰辛,有评论家借用《燕食记》里的名粥“融金煮玉”来类比——除了水好、米好,有“活气”的秘密,无非是“舍得下功夫”。

身为原作者的葛亮,显然对此深有体会。为了保证写作的严谨,他用了6年时间,做了大量案头工作,并走访了广东、香港多地进行田野调查,考察粤菜食源开发、食具制作、食品烹制等诸多细节。在写到头茬“雾水荔枝”时,从荔枝的种类、特性、吃法,他都作了详尽的考证和辨析。

作家的“中年危机”,这是魏微近年来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她坦言,写作的内在驱动力不像年轻时那么明显了,“有时心力跟不上,有时笔力跟不上”。然而,《烟霞里》之于魏微,就像《呼兰河传》之于萧红,一生只为这一本,她必须倾力而为。

《烟霞里》主人公田庄的生命历程背后,是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变。为此,魏微对中国当代社会经济史,进行了非常详实的调查研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将此形容为“作家编年谱”,来不得半点虚假。

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留意到,《人,或所有的士兵》所引文献资料有45条,据他估计,所涉参考文字“起码达到千万字”,而邓一光大概记得“读了70多本书”。这股“像写学术著作一样创作小说”的严肃、自律劲头,令潘凯雄甚为叹服。

既扎实缜密,又勇于自我挑战,三位作家的共同创作特性,某种意义上也成为对岭南文化务实、进取的印证和呼应。

魏微此前的作品以细腻婉转的抒情特质见长,而《烟霞里》则要求作家对宏大历史构建,要有一种“豁出去”的“力量感”。作家李洱敏锐指出魏微创作上的变化:“《烟霞里》对时代脉搏的把握,对个人命运和大时代之间那种细小、直接的关系的建立,下手非常准确,利落,坚实。”不仅如此,魏微还将纪传体、编年史、田野调查、散文笔法等熔铸一炉,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小说文本。

《人,或所有的士兵》具有拼图似的复杂结构和多声部叙述特色,对不同国家、不同身份、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的描写,特别是语言的鲜活运用,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按《长篇小说选刊》主编宋嵩所说,这部作品“将‘声口’表现得淋漓尽致”。

书中的东江纵队使用两种语言,一是客家话,二是军队内部使用的“军话”,邓一光都特意进行了钻研。而他精通日语的儿子,全程担纲日语指导老师。邓一光说:“语言、语气的准确表达,是作品让读者信服的关键。”

无独有偶,葛亮在新书中也经历了语言上的冒险。他尝试把粤语中生动的口语化表达和古雅的汉语结合在一起,写出亦古亦今、类似粤菜“既精致又清淡的味道”。

03、展望

夯实创作根基,推动“文学粤军”出海

在三位作家集体北上、在京掀起文学旋风的背后,是更多的广东作家在文学世界里开拓奋进,试着触达更为广阔的疆域。

在去年揭晓的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上,深圳作家蔡东凭借《月光下》获得“短篇小说奖”。作品尝试表达一种崭新的都市观和人文观,让“古老的诗意转化为现代经验的内在光亮”。陈启文创作的首部全景式展现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事迹的长篇报告文学《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荣膺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此外,王威廉的“纯文学科幻”系列,吴君的港深“双城记”——长篇小说《万福》,阿菩的《十三行》系列,林棹的魔幻现实风格新作《潮汐图》等作品都引起了文学评论界的广泛关注。

事实上,“文学粤军”还将拓展的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据悉,《烟霞里》《燕食记》《金墟》等广东文学作品入选了首批“扬帆计划·中国文学海外译介”推介作品,这将是这些作品“出海”的第一步。在此之前,2022年12月,熊育群、王威廉、邓一光、王十月等十余位广东作家,出席匈牙利读者俱乐部的交流活动,通过独具地域特色、时代风貌的广东文学,展示当代中国生机蓬勃的社会现状。

在未来,大湾区作家如何进一步集体发声,提升“文学粤军”的影响力?中国作协外联部主任张洪斌建议,可考虑通过“一带一路”文学联盟、中国海外读者俱乐部等平台和机制,推介广东文学作品。张洪斌表示:“广东作家讲的很多故事,对于海外读者来说,有着很独特的吸引力。”

若想要高耸的“塔尖”,离不开深广的“塔基”。在夯实广东文学根基这个问题上,广东省作协给出的答案是:以深入生活锻造精品力作,培育人才梯队。

记者获悉,今年2月,广东省作协连续第4年被中国作协评为年度“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先进集体。接下来,省作协将积极落实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组织创作“新版《人世间》”,充分挖掘群众创新创业、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的故事,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扛鼎之作。

另一方面,广东省首个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落户深圳前海。该实践点将组织作家采访采风、开展文学志愿服务、提供“深扎”体验等,为浓墨重彩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提供契机和平台。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在实践点启动仪式上热情呼吁:“希望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成为当地作家的一块文学根据地,作家们在这块根据地上深入开掘、充分表现,创作出属于新时代的新史诗!”

张培忠表示,对于广东作家、湾区作家来说,“对新时代广东的真正书写才刚开始,我们对未来广东的创作充满信心。期待经过岁月的洗礼,能有更多广东文学力作,成为湾区的文化名片、中国的文化名片。”(来源:南方+  作者:刘长欣 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