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杨黎光 | 努力把英雄写得可敬,可信,可近

——《一生只做一件事——“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创作谈

更新时间:2023-04-15 作者:杨黎光来源:中国作家网

对于报告文学创作,我一直努力在不同领域,尝试用不同的风格进行写作。前些年一直在对中国现代化历程进行思考,以思辨体的风格写了四部“追寻近代中国现代化脚印”的长篇报告文学。这个系列,基本是在说事,说历史,以思辨为主导。近两年,写了两部人物报告文学,一部是写人民英雄麦贤得的事迹《脚印》(发表于《中国作家》2021年纪实版第4期),一部是写“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的生平《一生只做一件事》(发表于《中国作家》2023年纪实版第3期)。这两部作品写的是人物,讲的是人的故事,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都与我前面创作的“思辨体”完全不同。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主题的变化,也是写作风格的变化。两位人物,一位是普通战士,一位是核科学家,完全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人生经历,如何把他们写得不仅可敬,而且可信,可近。这在创作中,是完全不同的挑战。今天重点谈谈我在写核科学家朱光亚一生中的体会:

挑战之一:宏观视野太大,把控难度高。朱光亚是核科学家,是中国原子弹研制的技术领导,而中国原子弹的研制发展与国运和世界现状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作品要在一个世界大变局下展开,宏观视野就大,这对于作家的把控能力是一个考验。作品主要写的是朱光亚参加研制中国原子弹的历程,但却要从原子弹产生的源头和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日本广岛扔下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写起,这是宏观方面的视野。可微观上,要从一个原子说起,说清楚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发现过程,才能写明白原子弹的原理,否则很难说清楚作品的主题,即中国为什么要搞原子弹的背景及必要性,以及朱光亚先生一生所做出的贡献意义。这个宏观视野的把控,对于作家来说,无论是对世界近代史的了解,还是核科学的知识学习,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挑战之二:时间跨度很长,怎么把故事说紧凑。朱光亚的一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学习成长在新中国成立前,包括去美国学习制造原子弹;而真正从事原子弹研制主要在新中国成立后,前后时间跨度长达七十多年。我既要说清楚原子武器发展的历史,也要讲明白中国原子弹从立项到研制的全过程。如何展现朱光亚的一生,不能面面俱到事事记录,把人物的一生说得既要完整,又要紧凑,这在作品的结构布局上,对作家是一个挑战。

挑战之三:主人翁已离世,采访面临重重困难。写一位核科学家的一生,对于我来说,这本来就是一个全新领域,可这位核科学家在我进入采访和资料收集研究时,已经离世了。而和他一道从事中国原子弹研制的“元勋”们,很多也离世了,采访他身边的人就变得十分困难,我只能通过间接的采访和全面的资料收集和研究,力求真实准确的了解朱光亚的一生。两年来,我仅读过的有关书籍,包括朱光亚于20世纪50年代所写的新中国最早介绍原子武器的书,一共有近百本。要把主人翁的故事写实写细,对于我来说,对素材的掌握和资料的收集又是一个挑战。

挑战之四:涉及人物众多,从领袖到老帅到众多科学家。研制原子弹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原子弹是由中国最高决策层充分酝酿后,制定的一项国策,从布局到研制,时间跨度几十年。而中国的原子弹研制,在当时面临着美国的封锁和苏联的撕毁合约,最终完全是独立自主完成的,这是一个大系统工程,参与的科学家是一个群体,而朱光亚是原子弹研制的技术统筹人,写他的一生,必然要涉及许多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因此作品中,涉及了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元帅、张爱萍上将等当时的党和国家及军队领导人,到几乎包含了当时中国所有的顶级核科学家,这在描述朱光亚的一生里,都是不能含糊的。如何把握,才能把事件说清楚,这对作家在铺陈作品结构上又是一个挑战。

挑战之五:如何写出特色,即可敬可信可近。我们写英雄模范人物的目的,除了记录历史中的人物,同时也是让人们了解和学习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可在写作中很容易把英雄模范人物写成一个模式。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既要把他们写得可敬,更要把他们的事迹写得可信,把人物写得可近。可敬,是写出英雄模范人物的崇高精神,让人们敬重他们,可信,是写出的英雄模范事迹可信,才有感染的力量,可近,是写出英雄模范让读者觉得可以亲近他们,才能自觉地向他们学习。我觉得这是写作此类英雄模范人物时,对作家的一个基本要求。

朱光亚的事迹在我进入写作前,已经有人写过,包括他的家人。报告文学毕竟是文学,而文学艺术最大的忌讳就是雷同,如何写得和别人不一样,这必然是我在写作当中的一个探索。我发现在我之前所有写朱光亚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从事件出发,突出了时代大历史。而我最后选取的侧重点,是突出主人翁的人生命运,从人物成长故事出发。

朱光亚先生一直是原子弹研制的技术统筹领导,而我去采访时,朱光亚先生已经逝世。无论是采访、资料的占有、最终至写作,都有着许多可想而知的困难。同时,我在进入采访时,正是“新冠肺炎”流行严重时机,很多采访只能用电话和函件进行。

非常感谢的是,在采访写作中我求得了两位重要人物的支持,一位是朱光亚先生的长子朱明远,朱明远教授在我采访中给予了非常重要的支持,帮助我廓清了许多朱光亚先生的事迹,甚至把自己写作的还没有出版的书稿,全部提供给我参考,我的书稿完成后,他还帮我仔细修改原稿中的差错。第二位,给予我最大也是最无私支持的是原新华社驻总装备部分社社长奚启新先生。总装备部就是朱光亚原先的工作单位。奚启新先生在朱光亚逝世后,受组织委派撰写了一部《朱光亚传》,这是关于朱光亚事迹最全面,最权威,也是最准确的一部书。那么,奚启新先生不仅对朱光亚一生的了解最全面,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也非常了解朱光亚事迹和经历,哪些会涉及不能对外的机密问题。我多次求教奚先生,奚先生非常高风亮节,给予了我无私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我的最后书稿经奚先生校审后,不仅保证了朱光亚事迹的准确性,也保证了作品不会涉及机密资料。为此,我在书稿出版中专门鸣谢两位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