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评粤好 > 批评进行时

小说《烟霞里》:县城青年走向城市

更新时间:2023-02-09 作者:高丹来源:澎湃新闻

2022年12月,作家魏微的长篇小说《烟霞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小说以主人公田庄的经历为纬线,逐年检视和回顾了一个女人繁茂又寂静的匆匆一生。作者也将一个女人的成长与四十年来时代发展的重要步骤编织在一起,虚构与真实对撞融合,完成个人与历史的直接对话。在写作的技法处理上,魏微将自叙传、纪传体、编年史、综合视角、田野调查、散文笔法等熔铸一炉。

最近,《烟霞里》的新书发布会举办。

祖籍江苏、现居广州的作家魏微是70后作家。她曾创作了《化妆》《大老郑的女人》《一个人的微湖闸》《拐弯的夏天》《胡文青传》等作品。2004年魏微获得鲁迅文学奖时,刚刚34岁。

评论家李敬泽对于魏微的评价是:“魏微曾经是凭茸毛般的敏感去迫近人性,但现在,她知道,想象人性和辨识个人还要经过浩瀚的人群,需要机变百出、纵横捭阖的理解力。谁知道呢,也许她会由此变成一个更强大、更持久的作家……”

《烟霞里》里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其编年体结构的采用。

在小说中,主人公田庄出生于1970年代一个小山村,读书,上班,结婚,生子,2011年去广州生活。田庄有着乡镇、县城和一线城市等三种生活体验,她的经历涵盖了当下大多数人的成长轨迹。上县城、离开乡土;盖房子,成为城里人;高考冲刺,南下广州;买房炒股,赚外快;旧城改造,招商引资;互联网经济、智能手机时代;家庭主妇、女性意识,等等。

作者逐年检视和铺写了田庄在1970年-2011年间的生命段落,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所共享的生命经验:学龄前的烂漫童年,小学中学时的叛逆懵懂,大学青涩的恋爱和对大城市的憧憬想象,工作结婚后平直疲乏的日子,步入中年的空虚与挣扎……

研讨会中,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谈到《烟霞里》“编年体”的创作难度:“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事件需要翻阅大量的历史资料,人物命运与时代变迁融合不好就会变成社会调查报告。”北大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分享他对编年体作品的阅读体验:“读者会不自觉地将个人在某一年的经历,拿来跟小说人物这一年的经历对照起来,这是一个探索和唤醒记忆的发现过程,非常有趣。”

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认为:“《烟霞里》实际是两个编年体的融合。一个编年体是田庄四十多年的人生编年体,是虚构的编年体;还有一个编年体,是这四十多年社会时代的编年体,这是一个非虚构的编年体。《烟霞里》将两个编年体置于同一个屋檐下,虚构和非虚构并存在一个文本中。”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重要任务。《烟霞里》的女主田庄是70后一代人的典型形象,既温柔又叛逆,满心是爱又缄默不语,不喜欢出风头,内心却又骄傲又自尊,独处时丰盈,人多时无力,没有太宏大的抱负,却对自我设置明确又不低的底线。这可以说是县城青年走入大城市之后的一个写照,传统与现代在他们身上势必要撕扯一辈子。

田庄的母亲孙月华勤劳节俭、泼辣能干,对子女有无尽的炽热的爱,也有永不甘心的无处不在的束缚。这个人物可以说是中国母亲的经典代表,她用尽全力去爱自己的家人,却又不懂爱的方法,致使每一个被她爱的人都想逃离;系出名门的田庄外婆,身上总有淡淡的淑雅;像李庄的邻居五奶奶,温厚通达,风趣幽默,让人疑心这个五奶奶在全中国的乡村都有一个同款的存在。

茅奖作家李洱指出魏微创作上的变化:“《烟霞里》对个人命运和大时代之间那种细小、直接的关系的建立,下手利落,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