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广东文学评论:在全国范围内正在产生重要影响

——广东文学评论年会专家发言摘要

更新时间:2022-12-06 来源:广东作家网

640.jpeg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委李敬泽

640_副本.jpg

我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祝贺广东文学评论年会的召开!祝贺获奖的各位评论家!近年来,广东文学评论围绕着《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开展活动和组织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正在产生重要影响。广东文学评论不应该仅仅是地域性的文学评论,应该是站在大湾区的、站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文学评论,应该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学评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广东文学评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广东文学评论怀有深切的期待。祝各位文学评论家成果丰富,祝广东文学评论发展得越来越繁荣,真正产生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影响,真正为建构中国批评话语和文学话语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委吴义勤

640.jpeg

广东是当代文学批评的重镇,老中青几代批评家曾经创造过令文学界瞩目的成就,创造形成了南方批评传统。当下青年批评家队伍非常有实力,充满了生气和活力。尤其《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的创刊,为广东文学评论再创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相信广东文学评论事业在新时代一定可以大有作为。此次年会聚焦“加快构建中国文学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这一紧迫课题,围绕“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打造成为新的文学增长点”“《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名刊建设”等话题展开讨论。会议主题设置很有针对性和前沿性,具有重大现实和实践意义。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委阎晶明

640.png

近年来,广东文学的发展引人瞩目,广东文学评论在全国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杂志的创办,为文学评论的工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有助于形成对话关系。当前,中国应该把批评学建立起来。真正的文学批评要想发展,它必须作为一个学科,甚至作为一门创作的门类来建设,这样它才能够形成自己的历史,形成自己独立的风范或者打造一个新的境界。文学评论既是一种学科,同时也是一种创作。因此,批评家既是学者、教授、专家,同时应该也是一个创作者,甚至也是一个作家。文学批评应该认真研究作家作品。一个评论家的任务,第一是发现,从众多的文学作品当中能够为读者发现那些好的、比较好的,而不是发现那些差的、更差的作品;第二能够为读者阐释作品,能够在文学现场,在文学史的链条中定位作品。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杜传贵

640.jpeg

广东文学评论年会由广东省作家协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三家轮值主办,广东文学评论年会搭建了“粤派批评”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阵地的引领作用、桥梁作用,积极开拓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研究和文学新境界,探索构建更广阔多元的新时代文学批评和创作空间。下来将整合各方资源,推进广东文学评论的平台建设、阵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动新时代广东文学评论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广东文学从高原迈向高峰。

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委会主任张培忠

640.jpeg

文学批评是文学事业的重要一翼,其自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齐心协力建设好这块阵地。一要牢记“国之大者”,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文学评论工作。近年来,我们在补齐评论短板、加强文学理论研究、指导创作实践方面,在探索文学规律、培养新生力量、推介优秀作品方面,在批评错误倾向、形成良好氛围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受到业界关注和上级肯定。二要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新时代文学评论要以应有的史识、史才、史德,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主流,高扬我们的文化旗帜,坚守我们的文化立场,以文化的自信来建设自信的文化,更好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三要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高地。《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用心设置每一个栏目,精心编好每一篇稿件,立足湾区,面向全国,鼓励精品创作,促进文学繁荣发展,受到文学界的认可,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后,我们要进一步重视中华文化、岭南文脉传承,坚持国际眼光和本土意识相融、前瞻视野与务实批评结合,努力构建大湾区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加快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批评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广东省作协主席、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委会主任蒋述卓

640.jpeg

广东文学评论年会是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和进行文学活动的一个很好的开端,把文学评论进一步推向新高峰的契机。我们要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推进粤派文学评论,粤派评论扬帆正当时。《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在大湾区的背景下,将充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创造新的高峰。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会长、《扬子江文学评论》执行主编、《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委丁帆

640_副本.png

如何认清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文化优势和劣势,以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的眼光和姿态,去迅速繁荣和发展大湾区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应该是一种文化和文学的战略性思考。一是从大湾区具体的地理文化语境出发,从地域文学的特点入手,打造出一个有别于中国所有地缘文化和文学所没有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平台。只有建构起独特的大湾区叙事体系和故事话语模式,才能让这一地区的文学让全国,乃至全世界刮目相看。二是文学创作层面需要从故事结构和语言层面凸显出粤地和粤语的独特风格。广东、香港、澳门各自均有共同的语系特征,而三个地区不同的生活语境和方式又显示出最有文学趣味的不同故事素材,所形成的差异性的异域情调南国故事,是大一统中国故事叙述模式中都无法呈现的风景线,是任何地域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故事模式原型生产基地。三是从世界进入到了一个全媒体时代的角度来看,大湾区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与世界文化与文学交流对接的窗口,这个优势是内地无法比拟的。这个天然优势如何运用,却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难题。就拿文学批评这个领域来说,华文文学在台港澳研究上形成的优势,值得大湾区在总结经验教训中重新规划布局。四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杂志的创刊标志着文学批评的平台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她吸引和聚集了全国众多的文学评论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的目光,如何办好这个刊物,使之成为全国令人瞩目,而且具有品牌特色的文学批评刊物,好的栏目和好的文章才是最重要的举措。

香港作家联会会长、《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委潘耀明

640.jpg

大湾区文学的含义源远流长,其发展脉络蜿蜒多姿。大湾区文学必须是一种既承接岭南文化传统又具有新质的文学,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学。2019年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随后创办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对大湾区文学的提升,功不可没。为庆祝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由香港作家联会主办,香港艺术发展局赞助,大湾区十七个文化团体合办、十五家传媒支持,于今年七月在香港创办了《明月湾区》文学园地,展示了大湾区文学的崭新面貌。大湾区文学是一树丰茂繁花,如何通过文学笔触和多样式表达方式去呈现,是我们共同的课题。《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可以组织专题对大湾区不同地方语系、不同地区的文化进行深入探讨和评介,让岭南文学通过这个文学纽带得到充分交流和广泛传播!

澳门基金会理事长、《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委吴志良

640.jpeg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轮廓已经初步显现,如何成为中国文学新的增长点?我认为,除了作品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还需要大胆创新。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既是中国文学版图的一部分,又要有所创新,突破内部和外部区域的界限。换言之,需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岭南文化突破粤港澳三地的内部界限,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走向世界,建构自己独特的叙事和话语体系。

澳门大学南国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澳门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委朱寿桐

640_副本.png

大湾区从历史上看是一种以粤语文化为核心,以粤语方言为载体的文化区域,但它同时又是承载着时代荣耀和国家认同的为世界所聚焦的特定区域。这两方面都会表达出某种内在的价值期求,这样的价值追求应该寻求一种文学和艺术的表达,于是,大湾区文学实际上是大湾区经济文化的一种历史和时代价值的承载。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当代室主任、《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委李建军

640.png

文学批评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它要求批评家具备良好的感受能力,具备很强的思维能力。所谓思维能力,既是通过深入的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是根据充分的事实和缜密的逻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评性思维是一种高级的创造性的能力。它从不满足于停留在作品和现象的表层,仅仅对外在的信息进行简单化的处理,它的任务和目的是根据广泛的阅读经验,在开阔的比较视野里,对作品的意义世界和形式特点进行深刻的分析和准确的评价。更为重要的是,它必须有清醒而成熟的怀疑能力,要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那些人们习焉不察的严重问题。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委张清华

640_副本.png

中国话语与中国故事,是一个好话题,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该避免一种不正确的理解,认为中国故事与中国话语是民族主义的,是以排斥外来文学与文化为前提的。“中国故事”这个词语之所以出现,首先是因为世界视野的出现,在没有世界视野之前,“中国故事”也并不存在,就像在没有一面镜子出现之前,我们并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模样,没有外来文化作为“他者”的对照,我们并不了解我们是谁。中国话语与中国故事,说到底应该和开放的文化态度,与世界视野保持必要的兼容和依赖。惟其如此,中国人才会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语言,以及属于自己的文学讲法。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委孟繁华

640_副本.png

构建中国文学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是一种力量想象和倡导,也是一种与世界文学构成真正对话关系的期许。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本质上不止是个理论问题,它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就大湾区对这一问题的实践——我的目力所及,深圳的作家、批评家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深圳的小说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经验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它的独特性,又从一个方面确立了中国文学的多样性。及时地总结深圳文学的创作经验和成就,就是总结湾区文学的经验和成就,也是总结中国文学经验和中国叙事的一部分。

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座教授、《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委黄子平

640.png

最近比较让我振奋的是理想国宝珀文学奖,奖给了一个青年作家林棹的《潮汐图》,在颁奖的时候特别强调她对粤语方言的运用,这是很好的一个消息。香港处在一个多语喧哗的语境,保留了方言写作。近年来,开始从所谓通俗的领域延伸到了所谓比较高雅或者比较严肃的文学创作里头来。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很重要的条件,粤语流行歌曲的广泛的传播。第二,香港通俗写作发明出来的字,都可以在电脑里面打出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条件。第三,口述历史的社会实践。粤港澳大湾区各地也应该赶紧施行这么一个非常重要的田野实践。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吴俊

640.png

新世纪意味着改革开放、世纪之交以来发生的中国社会转型开始的文学史新阶段,特点是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中的媒介文学生产时代,核心是新媒介带来的文学史新变,同时发生的则是传统经典文学价值观的式微和调适。新时代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形势下,现实生活、社会需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中国文学的意识形态召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现实是对传统现实观念的一种新拓和重新定义,要义是将虚拟现实的真实性含义纳入新世纪、新时代的文学现实观念中,线上云端的现实也是脚踏实地的真实现实。新人物是新世纪以来对于新时代、新现实环境中的人物形象创造提出的一种文学史期待——如何创造网络媒介时代的文学新人。新文学是在以上“四新”基础上,融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生产的新文体文学形态和生态格局——文体新创、宏观生态的重构,由此开创新的文学史。

《新华文摘》编审陈汉萍

640_副本.png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创刊两年以来,立足大湾区,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特色鲜明,辨识度强,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定位。一年、两年已经形成风格定位,这特别不容易,刊物栏目设定清晰,也发表了一系列的好文章,策划了一系列的好话题,今天也表彰了首届双年优秀论文,尤其是孙绍振老师的文章,神采飞扬,印象特别深刻。下面要做的是精益求精的事情,进一步提升学术质量,扩大刊物影响力。

《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

640_副本.png

热点讨论的“新南方写作”,其实是地方性叙事下的一种地理的文学自觉,为南方论述、为粤港澳大湾区带来文学的活力。在当下建构国际化视野与中国文学理想,提升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式写作,凸显“地方性”对于文学空间整体建构的价值的潮流中,“新南方写作”乃是中国当代作家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前沿问题。此处的“新南方”,区别于传统江南,是指海南,华南、岭南、西南,或称粤港澳大湾区,还延伸到台湾,以至南洋的半岛与群岛,如马来西亚、新加坡等,这些地区本来就有丰富多元的文化遗存和文化族群,现代汉语写作与这些文化和族群相结合,由此产生了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学的异质性和可能性。“粤港澳大湾区作家是这个现象的核心,大湾区文学一定也会创造出更有活力个性、更为多样化的南方文学想象。

《当代文坛》主编杨青

640_副本.png

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打造成名刊,一是实现开门办刊。要改变过去闭门办刊,坐等稿子上门的方式。编辑人员应该主动地走出去,要积极地参与在全国举行的各类学术研讨和交流,要去跟踪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去了解学科研究的动向,发现有潜力的作者和优秀的作品。二是期刊的角色和身份要进一步拓展。除了作为学术论文的筛选和刊发者之外,还应该作为学术研究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为学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和思想碰撞的平台。三是编辑部要深入研究相关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通过组织各种规模的学术论坛和会议的方式来聚集作者,激发讨论,促发高质量论文的生产。学术期刊要从单一的学术的传播载体向学术交流的平台、知识服务的平台和智库去转变。四是建立一个稳定的编辑队伍,要努力培养一种编辑家人才。

《当代作家评论》主编韩春燕

640.png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先天具有开放性和前沿性,有广东气质。一是建议刊物更开放一些,比如面对一些新出现的文学问题,包括空间上的港澳台,包括世界性的华人文学,要把它们囊括到自己的视野当中去;二是培养自己的青年评论家队伍;三是加强编辑部建设,建立一支稳定、优秀的编辑队伍。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东吴学术》主编丁晓原

640_副本.png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不只是一个刊物的命名,其中的“粤港澳大湾区”也蕴含了它的特色。创刊初始,刊物设置了“非虚构文学研究”的常设专栏,这在国内文学评论类刊物中是唯一的,引人关注。包括报告文学在内的非虚构文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学存在。在新时代主题文学创作中,报告文学的分量可能最重,在各级“五个一工程奖”图书奖获奖中占比也较大。从“非虚构文学”命名原生地美国的情况看,《纽约时报》书评版编辑每年推荐100本值得关注的作品,发布年度10本好书,其中非虚构都占了一半。中外的情况都说明非虚构文学在现在的文学格局中的突出意义。期待《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成为中国非虚构文学研究的品牌高地、发展智库,为加快构建中国非虚构文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作出广东独特的贡献。

《小说评论》主编王春林

640.png

虽然只有两年多的时间,《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发展得非常好,势头非常好,这要表示祝贺。《秦腔》是一个非常有思想创造性的长篇小说。到底怎样给它定位,怎样给它一个评判,把它纳入到百年来中国现代以来的叙事传统中去,我发现还真是一个问题。《秦腔》采用地方志的方式来展开一种乡村叙事。

暨南大学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主编贺仲明

640_副本.png

“中国故事”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最近围绕这个中心,我也读了国内一些重要作家的小说创作,对“中国故事”书写有些感触。湾区故事是中国故事的一部分,道理相同。首先,湾区故事要立足湾区人的日常生活,特别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从大众生活中演绎故事,书写真正普通的人、日常的生活。文化特色是蕴涵在日常生活之中的,不是外加的。其次,写出湾区人的性格、个性特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湾区文化、历史滋养独特的地方性格。第三,联系湾区的独特历史文化,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发展轨迹。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结合中国历史的发展背景,讲好湾区故事也一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湾区发生了巨大改变,人物命运也有复杂变迁。将这些历史、文化背景融入故事之中,书写人物、时代的变迁,是对时代的深刻写照,也是湾区故事不可缺少的内容。

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中山大学学报》主编、《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委彭玉平

640_副本.png

中国文学原本自有话语体系,也曾经一度以其强大的力量影响世界。大唐盛世的文化曾经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竞相模仿的典范。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话语权与一个国家的强大息息相关。一个强大的国家才能支撑一种强大的话语权。我们耳熟能详的“文气”“滋味”“风骨”“兴象”“意境”“神韵”等这些曾经托举起中国文学力量的词汇,这些曾经让其他国家遣唐使沉潜学习的话语,现在已经逐渐边缘化,甚至已经博物馆化。这些传统经典话语的生命理应在当代被重新激活,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重建中国的话语系统,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的要求。中国古典非常具有生命力的话语系统,需要重新被认知、被总结、被推广与被实践。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广州大学特聘教授、《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委陈剑晖

640_副本.png

当今,我们正处于一个新时代,也可以说处于时代的大格局中。在时代的大格局中,我们的批评何为?我想从三方面谈点个人的看法。一是时代。“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也是广东文学的新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文学评论应时刻心怀“国之大者”,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开掘,价值的取向,结构与形式,以及语言和风格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多层面的阐发,显示理论批评的站位和力量。二是重识文学批评的价值。文学批评要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关键是文学批评的从业者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格局,要有跨越五岭的雄心和整个生命的投入。三是大时代与大格局中的文学批评,要密切关注国内最新的文学研究动态,立足于文学研究的前沿,将自己的文学批评和研究融入“文学研究的共同体”中,这样才容易引起同行的关注。

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委林岗

640_副本.png

看历史,广东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与财富积累和重大历史变化关系密切,前者促成社会进步,后者激发忧患之思,两者共同促成南北文化深度交流和融合,从而提升广东文学的水准。作为群体,广东作家的自主意识形成于元末明初。明清之际天崩地裂,民族意识激发,以“岭南三家”为代表推动了那时文学的高峰。清末西学东渐,列强瓜分,国家危难,激发起近代广东文学又一高峰。至上世纪新中国建立,现代革命过程中形成的文艺探索革命和建设重大题材与民间形式、民间习俗和方言相融合的创作潮流,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大军南下披靡岭南,随之在五、六十年代为广东文学结出丰硕的成果,至今为评论界津津乐道。从九十年代至今广东文学因改革开放、人口流动、作家迁徙等因素正在经历着深刻的裂变,甚至很难用“广东作家”这一身份标识来断定其创作的地域归属。这标志着作家创作生态和创作环境的重大变化。也许我们正处在广东文学新繁荣的前夜,一个新的前景将浮现在我们的面前。

中山大学教授陈希

640_副本.png

2021至2022年,粤派批评把握时代脉博,开拓进取,融合创新,立心铸魂,重建文论话语,数量上创新高,质量上也有不俗的突破,产生品牌效应,不仅成为“一个现象级的文化现象”,而且发出岭南强音,推进新时代文学评论高质量发展。粤派批评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打造文艺评论品牌,加快构建富有岭南特色的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本年度,广东文学理论批评最重要的谋划,是启动《广东文学通史》的编写和出版年度文学发展报告《广东文学蓝皮书》。“粤派批评”立足广东,但要走出广东,放眼全国,发挥和提升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粤派批评”理论形态,推动其进入当代学术史视野,成为具有独特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的岭南批评学派。粤港澳湾区文化建设、网络文学评论、生态诗歌讨论、非虚构文学研究、“新南方写作”、“剜烂苹果”等是粤派批评的主要内容和亮点。

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广州大学岭南文化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广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纪德君

640_副本.png

粤港澳大湾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对外商贸发达,长期受到海洋文明浸润,下南洋、闯金山,造就了湾区人开眼看世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气质。今天粤港澳大湾区在我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与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湾区文学应该秉承近代以来已形成的汇通古今、折衷中西的文化精神气质,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中国文学的创新发展,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