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广东文学评论年会:一个新的文学前景正在浮现

更新时间:2022-12-03 作者:孙磊 周欣怡 陈晓楠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微信图片_20010101002123.jpg

11月29日,由广东省作家协会、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联合举办的广东文学评论年会在广州举办。来自内地及港澳的60多位知名评论家、出版家、学者以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加会议。会议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杜传贵和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共同主持。

与会者围绕“加快构建中国文学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锻造成为新的文学增长点”“全媒体时代文学批评的传播、交流及接受”等重要论题进行研讨。

微信图片_20010101002017.jpg

杜传贵在主持会议中表示,广东文学评论年会搭建了“粤派批评”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交流平台,我们要充分发挥文学评论阵地的引领作用、桥梁作用,积极开拓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的新境界,探索构建更为广阔多元的文学评论和创作空间。

微信图片_20010101002023.jpg

张培忠作会议总结时指出,文学批评是文学事业的重要一翼,其自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齐心协力建设好这块阵地。我们要重视岭南文脉传承,树立大湾区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审美和评价标准,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批评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现摘发部分专家发言如下——

为构建中国式批评话语和文学话语作出贡献 

李敬泽(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广东文学评论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微信图片_20010101002030.jpg

近些年来,广东的文学评论围绕着大湾区发展开来,可以说是生机勃勃,在全国范围内正在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我觉得广东之于文学评论绝不仅仅是地域意义上的,广东文学评论应该是站在大湾区的、站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文学评论,应该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学评论。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广东的文学评论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同样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于广东的文学评论也怀有很高的、深切的期待。愿广东的文学评论发展得越来越繁荣,产生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影响,真正为构建中国式的批评话语和文学话语作出重要贡献。

吴义勤(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青年批评家队伍充满生机活力

微信图片_20010101002304.jpg

广东是当代文学批评的重镇,不仅老中青几代批评家曾经创造过令文学界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南方批评的传统,而且当下的青年批评家队伍也非常有实力,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的创刊为广东文学评论再创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相信广东文学评论事业在新时代一定会大有作为。

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把“批评学”建立起来

微信图片_20010101002312.jpg

广东本身具有优良的文学批评的传统,而且历年来都有大量的文学批评人才涌现,可以说广东的文学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全国性,它的号召力、影响力都很大。

希望当前可以把“批评学”建立起来,真正的文学批评要想发展,它必须作为一个学科,甚至作为一门创作的门类来建设,方能形成它自己的历史和独立的风范。就评论家而言,他的任务一是发现好的作品,另一个是能够深入阐释解读。批评家和作家不能分离,评论要和创作形成一种对话的关系,这两者应该是一体的。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轮廓已初步显现 

潘耀明(香港作家联会会长):大湾区文学是一树丰茂繁花

微信图片_20010101002502.jpg

大湾区文化承传了岭南文化,岭南文化丰美幽致。

今年七月,香港创办了“明月湾区”文学园地,展示了大湾区文学的崭新面貌。“明月湾区”组织策划了大湾区的文学特辑,包括“澳门文学特辑”“广东文学特辑”和第一位获鲁迅文学奖的香港作家葛亮特辑,等等;还在香港中央图书馆举办了一场“明月湾区——大湾区文学讲座”:“不一样的大湾区方言”,探讨大湾区不同的语言文化。大湾区文学是一树丰茂繁花,如何通过文学笔触和多样式表达方式去呈现,是我们共同的课堂。可以组织专题对大湾区不同地方语系、不同地区的文化进行深入探讨和评介,让岭南文学通过这个文学纽带得到充分交流和广泛传播!

吴志良(澳门基金会理事长):大湾区文学是中国文学新的增长点

微信图片_20010101002614.jpg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轮廓已经初步显现,如何成为中国文学新的增长点?我认为,除了作品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还需要大胆创新。也只有创新,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能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才能在中国文学大家庭中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为中国文学的发展繁荣作出独特的贡献。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需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岭南文化突破粤港澳三地的内部界限,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走向世界,建构自己独特的叙事和话语体系,这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使命和担当。

朱寿桐(澳门大学南国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澳门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湾区价值需要文学文化建设加以释放

微信图片_20010101002709.jpg

对于大湾区文学概念而言,“需要理论”的论证十分重要。大湾区从历史上看是一种以粤语文化为核心、以粤语方言为载体的文化区域,但它同时又是承载着时代荣耀和国家认同为世界所聚焦的特定区域,这两方面都会表达出某种内在的价值需求。大湾区的历史现象、文化现象和现实现象积淀着许多价值需要,需要通过文学或艺术的形式加以释放,并同时借助于这样的价值释放宣示和强化大湾区的文化魅力和影响力。

黄子平(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开拓湾区粤语写作的新可能

微信图片_20010101002713.jpg

大湾区是一个经济、地理概念,如何延伸到文学领域,需要做很多理论建构和创作实践。我目前想到唯一的共同特征,落实到语言层面,只能是粤语方言写作。为此,有必要梳理湾区各地粤语写作的历史脉络,考察粤语写作的现实,并开拓粤语写作的可能。

香港处在一个多语喧哗的语境,它非常有趣地保留了方言写作,在大众媒体和通俗文学中较为常见。近些年,由于粤语歌曲的广泛传播、大量粤语方言可以用电脑直接打出来、口述历史的社会实践,使得粤语文学开始蓬勃起来,方言也开始延伸到比较高雅或者比较严肃的文学创作里。

作为评论家,应从大的视野去推动粤语写作,当下可以做的事情包括:需要编订比较权威的大家都认可的《粤语词典》;可以举办征文和评奖来推动粤语写作;文学评论也要跟上,梳理晚清以来的粤语写作论文、出版物已经不少,但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发掘南方民间文化活力与异质性的文学表达 

张清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语言

微信图片_20010101003008.jpg

中国话语与中国故事,一定是在世界视野的映照下才会有的自觉,应该努力避免在一种排斥外来文化、外来文学、外来文明的前提下意识到的民族自觉。

反观这些年的中国文学,我认为出现了两次“返回自身”的运动,一次是八十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一次是九十年代以来文学叙事中的传统再现。这两次回归,说到底都是因为世界视野的充分打开。中国话语与中国故事,说到底应该以开放的文化态度,与世界视野保持必要的兼容和依赖。惟其如此,中国人才会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语言,以及属于自己文学的讲法。

孟繁华(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深圳青年批评家群体令人瞩目

微信图片_20010101003013.jpg

就我的目力所及,深圳的作家、批评家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比如于爱成,以及以蔡东为核心的深圳文学研究中心的赵目珍、贺江、江丹、张克等青年文学评论家。他们先后为深圳作家编纂的研究文集,从远处看,是一件基础性的、积累性的工作;从近处看,是构建湾区文学之魂的工作。文学研究的经验表明,恰恰是那些貌不惊人的原始资料,推动了文学批评和研究。因此,深圳这些青年批评家做了一件非常重要、非常有眼光的工作。

张燕玲(《南方文坛》主编):地方性叙事下的地理文学自觉

微信图片_20010101003228.jpg

近年热点讨论的“新南方写作”,其实是地方性叙事下的一种地理的文学自觉。“新南方”是指海南、华南、岭南、西南,或称粤港澳大湾区,还延伸到台湾,以至南洋的半岛与群岛。这些地区有着丰富多元的文化遗存和文化族群,现代汉语写作与这些文化和族群相结合,产生了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学的异质性和可能性。

讨论“新南方写作”,我们必须探源寻脉,发掘它的民间文化活力与偏僻的异质性文学表达。“新南方写作”既呈现南方腹地历史的文化地方性,又有沿海开放地域的世界性,还有南方少数民族及众多族群繁复魔幻的文化传统,这是一种扎根生活、厚植文化根脉的美学多样化,也是一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信与自强。

纪德君(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广州大学岭南文化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在汇通古今、折衷中西中出新出彩

微信图片_20010101003238.jpg

粤港澳近代作家在广纳域外先进文明时,并未厚今薄古、崇洋贬中,而是强调在中西汇通、新旧互鉴中出新出彩。黄遵宪、潘飞声、张荫桓、丘逢甲、黄世仲等代表性作家对异域文明的生动书写,充分展现了他们渴望借鉴域外先进文明开拓国人视野、革新本土文化的强烈诉求。作为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湾区文学应该秉承近代以来已形成的汇通古今、折衷中西的文化精神气质,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中国文学的创新发展,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建构独特的大湾区叙事体系和话语模式 

丁帆(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会长):凸显粤地和粤语的独特风格

微信图片_20010101003425.jpg

只有建构起独特的大湾区叙事体系和故事话语模式,才能让这一地区的文学令全国乃至世界刮目相看。

文学创作上需要从故事结构和语言层面凸显出粤地和粤语的独特风格。这是一个深入文学肌理的文学调式,广东、香港、澳门均有共同的语系特征,运用到文学作品中来,可突出文化一体化的大同性。

大湾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与世界文化与文学交流对接的窗口,这个天然优势如何运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就拿文学批评这个领域来说,华文文学在台港澳研究上形成的优势,值得大湾区在总结经验教训中重新规划布局。

李建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当代室主任):文学批评中的思维质量与价值意识

微信图片_20010101003429.jpg

批评家必须提高自己的思维质量,把事实感和真理性当作文学批评的重要原则,学会以科学的精神和分析的态度来对待文学批评。高级形态的批评思维必然会关注伦理性和道德性的问题。无论是叙事文学,还是抒情文学,决定其境界和价值的最根本的因素,是作家和诗人所表现的伦理精神和道德价值。有伟大伦理精神和道德价值,才有伟大的文学。

吴俊(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突破地域成为世界价值资源

微信图片_20010101003543.jpg

新世纪意味着文学史新阶段,核心是新媒介带来的文学史新变;新时代是指现实生活、社会需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中国文学的意识形态召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现实将虚拟现实的真实性含义纳入新世纪、新时代的文学现实观念中;新人物是新世纪以来对于新时代、新现实环境中的人物形象创造提出的一种文学史期待,即如何创造网络媒介时代的文学新人。新文学是在以上“四新”基础上,融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生产的新文体文学形态和生态格局,文体新创、宏观生态的重构,由此开创新的文学史,是新文学面貌的主要体现。

上述五个“新”是对于中国文学、中国话语、中国故事、中国经验一个论定的基本背景和主要的指标,关于中国价值的广泛实现或者说真正实现,在于突破国别和民族国家限制,成为具有共识性的世界价值资源,而不是单一面的自我认同。同理,大湾区的价值在于对大湾区地域的突破,成为一种特定意义的广义认同的价值。

丁晓原(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东吴学术》主编):非虚构文学研究缺失值得关注

微信图片_20010101003548.jpg

包括报告文学在内的非虚构文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学存在,但相关研究的缺失,是一个值得引起关注的问题:一方面是存在着大量重复性的研究,另一方面是重要的文学存在无人问津的现象。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特别建议加强非虚构文学研究,进一步重视重点选题的策划和组织,重视非虚构文学研究青年人才的培养。

推动“粤派批评”进入当代学术史视野 

彭玉平(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激活文学传统,重铸经典话语

微信图片_20010101003704.jpg

构建中国文学话语不仅是文学本身的诉求,也是国家实力和尊严的要求。中国故事当然要用中国话语来讲述,也只有中国话语才能将中国故事的精彩与神韵体现出来,并且在世界话语格局中体现独特价值和意义。我们耳熟能详的“文气”“滋味”“风骨”“兴象”“意境”“神韵”等曾经托举起中国文学力量的词汇,曾经让其他国家遣唐使沉潜学习的话语,后来逐渐边缘化。中国古典中具有生命力的话语系统,需要重新被认知、被总结、被推广与被实践。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复兴中国传统话语以及话语的创作方式,才能激活传统,并形成新时代强大的精神力量,影响当代的中国和世界。

陈剑晖(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广州大学特聘教授):文学批评是建构中国叙事的重要元素

微信图片_20010101003709.jpg

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引领文学创作,推动文学创造、传播与接受,影响文学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又是建构中国文学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元素。要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关键是文学批评的从业者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格局。大时代与大格局中的文学批评,要与时代同频,与创作共振,坚持在场写作,介入现实,关注当下,体察苦难,书写国家的、民族的、人民关切的大命题;新时代的文学批评,还要密切关注国内最新的文学研究动态,立足于文学研究的前沿,将自己的文学批评和研究融入“文学研究的共同体”中,这样才容易引起同行的关注。此外,时代大格局中的文学批评,还应注重文学批评的学理性,将考证、材料与理论阐释相结合,融理性于感性审美之中,并让文学批评成为美文,成为一种更有鲜活的文学色彩的文体。

林岗(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广东文学正经历着深刻裂变

微信图片_20010101003714.jpg

作为群体,广东作家的自主意识形成于元末明初。明清之际天崩地裂,民族意识激发,以“岭南三家”为代表推动了那时文学的高峰。清末西学东渐,列强瓜分,国家危难,激发起近代广东文学又一高峰。至上世纪新中国成立,现代革命过程中形成的文艺探索、革命和建设重大题材与民间形式、民间习俗和方言相融合的创作潮流,风靡岭南,随之在五六十年代为广东文学结出丰硕的成果,至今为评论界津津乐道。

从九十年代至今,广东文学因改革开放、人口流动、作家迁徙等因素正在经历着深刻的裂变。一旦这段震荡、多变,既包含着旧文学秩序解体,又包含着文学秩序新生的交替期安静下来的时候;一旦这段躁动、混乱、迷人眼的大变动逐渐沉淀下来的时候,一个新的前景浮现在我们的面前。

陈希(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进一步提升“粤派批评”理论形态

微信图片_20010101003718.jpg

近年来,粤派批评把握时代脉搏,向全国发出岭南强音,推进新时代文学评论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网络文学评论、生态诗歌讨论、非虚构文学研究、“新南方写作”、“剜烂苹果”等是粤派批评的主要内容和亮点。

“粤派批评”立足广东,但要走出广东,放眼全国,发挥和提升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粤派批评”理论形态,推动其进入当代学术史视野,成为具有独特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的岭南批评学派。借助“粤派批评”这个平台,既可以更好发挥粤地个体批评家的才智和优势,又可以在“粤派批评”的旗帜下重新整装出发,形成一种氛围和契机,发挥群体力量,带动更多人接续岭南的人文传统,推进广东包括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学评论。

微信图片_20010101003926.jpg

原文载于2022年12月4日《羊城晚报》A6广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