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系列活动在广州举行

更新时间:2022-12-01 作者:黄楚旋来源:南方+

11月30日上午,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系列活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 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广东文学艺术中心举行。

图片1.png

全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

峰会以“全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张培忠,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潘耀明,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王跃等出席会议。

李敬泽作了主旨发言,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生成新的意义与实践的空间”,为我们打开了新的实践、创造新的空间,意味着要从新的语境去认识现实、展望未来,去创造、思考和探索新的文学形态、新的文学可能性。

他表示,中国作协也高度重视大湾区文学的发展,期待大湾区文学能构成独特的面貌,使得新时代、新征程中的中国文学能够获得更丰富、更辽阔的可能性。

张培忠在致辞中指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需要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进行开放合作。一是把握机遇,提升大湾区文学。二是突出重点,打造文学品牌。三是坚定自信,积极构建富有大湾区特色的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

微信图片_20221201195613.jpg

他倡议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发挥文学独特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开创世界级城市群文学发展的“湾区典范”。

会上,围绕“全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的会议主题,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出版集团原副总裁潘凯雄,中国作协文学评论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中国作协第十届主席团委员、创研部主任何向阳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评论家、专家学者,从如何发挥文学工作在人文湾区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如何繁荣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锻造成为新的文学增长点,如何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文学交流与对话、推动湾区文学走出去等方面展开探讨。

《燕食记》《春天的前海》研讨会讲述“湾区创作故事”

当天下午还举行了葛亮长篇小说《燕食记》、李朝全长篇报告文学《春天的前海》作品研讨会,此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活动”系列活动之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微信图片_20221201195619.jpg

《燕食记》是香港著名作家、广州市作协副主席、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葛亮潜心创作的长篇小说,先后入选中国作协颁布的“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广东省作家协会“2021年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项目。

微信图片_20221201195623.jpg

《春天的前海》是李朝全多次前往前海实地采访创作的最新力作,是一部真实记录深圳特区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

研讨会上,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黄德海等专家学者围绕两部作品,从思想性、艺术性、社会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创作技巧、艺术特色、文学价值等专业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学者们充分肯定了两位作者严谨踏实的创作态度,也对两部作品作出了高度的评价,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葛亮和李朝全也围绕自身的创作实际,畅谈了对湾区题材文学创作的认识。

张培忠作总结发言时指出,《燕食记》和《春天的前海》启发我们,要善于发现创作的题材、捕捉创新的灵感,讲好湾区故事,塑造中国形象。

“我们要以更为开阔的胸襟、更为高远的眼界、更为创新的思路,努力把更多优秀人才纳入视野,构建规模宏大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队伍。”他认为,要努力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学优势,进一步凸显文学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催生更多与大湾区地位相符、与大湾区形象相称的“扛鼎之作”,不断标注湾区文学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