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以文学的笔触为时代存真为人民放歌

更新时间:2022-09-22 作者:姜春来源: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5点希望: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新时代伟大实践,在火热的生活现场汲取营养,努力奉献精品力作,为时代存真,为人民放歌。今年年初中宣部出版局启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好书荐读活动,每月向社会推荐重点主题图书,其中有不少文学作品,包含报告文学、长篇小说、儿童文学等。它们注重“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抒写了中国人民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从不同层面展现了新时代的蓬勃生机。

围绕时代的新气象新风貌进行艺术创造

热忱描绘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是当代文学的一项重要使命和目标追求。当然,文学不能概念化、抽象化地表现时代,而是要深入生活、贴近人民,选取最能反映新时代新变化的独特素材和热点话题进行艺术创造,让读者在审美的熏陶中读懂时代、看懂国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值得大书特书。报告文学《我的青海 我的雪原》追踪援青人的足迹,通过记叙个性化、典型化的人物故事,以小见大地描写了广大援青人的实干作风与工作业绩。作品在叙事中注重大美青海的背景营造,巧妙地反映了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时代主题。

文学反映新时代脱贫攻坚伟业,不仅要书写经济上摆脱贫困,更要表现广袤乡村的社会变革与精神洗礼。报告文学《西海固笔记》扎根于宁夏西海固大地,以某种现场性和直观性,记录了脱贫攻坚事业中涌现出的众多时代新人,以及他们身上闪耀的时代精神光芒。小说《花开如海》写的是一个派驻到春树坪村的脱贫攻坚“尖刀班”的故事,描绘了一群生活环境不同、性格各异、人生志向有别,为脱贫事业奉献青春力量、挥洒青春汗水的新时代青年形象。作品在人物设置、矛盾冲突、场景描写、叙述方式等方面,尝试运用一些新的表现手段与形式,努力避免同类题材创作上的同质化和模式化,提升了文学作品的可读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是文学描绘新时代进程绕不开的话题。这类题材的创作注意角度的选择、形式的设计与意境的营造。《秘境回声》是一部以美丽而又神秘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背景、表现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的儿童小说。作品以两个男孩守护雨林、监测刚成年离群的海南长臂猿“刚子”为主线,将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融入探险、科普等内容,同时配以优美的手绘插图,充满童心和想象力,散发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让读者在领略生物多样性的多重魅力中,认识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作者充分调动且融入了自己的童年记忆、生活积累与真切体验,为新时代的乡土家园书写“志”与“传”,抒写了祖国的山河之美和时代之变。

聆听历史足音,深入人民的精神世界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华儿女火热的奋斗历史,汇聚起来就是一部人民史诗。文学只有扎根人民,才能进行无愧于时代的艺术创造,才能成功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文学创作要注意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切入历史,既要尊重历史、热爱人民,又要生动形象、风格鲜明。

红色经典与故事记录着中国人民从苦难中奋起、坎坷而前行的历史,如同鲜艳的旗帜,标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度与信仰底色,更是嘹亮的号角,激励着人民大众沿着民族复兴的大道坚定前行。对于这类题材,文学发挥自身以艺释史、以艺明理、以艺增信的优势,深化红色题材与艺术表达之间的美学联系,进行有深度、有温度的审美创造。《品味红色经典》以当代视角揭示经典永流传的精神密码,由文艺大家名家、革命后代、文艺后辈及专家学者,回忆讲述或权威解读30余部红色文艺经典,追溯它们诞生的历史细节,重温它们带给人们的经典形象和意象。作品坚持历史的“大叙事”、细节的“微表达”、事件的“深逻辑”,在历史逻辑中展开艺术想象,达到了文学价值、审美价值和史料价值兼具的艺术效果。

文学对人民群众的书写、深入人民的精神世界,只有触及人的灵魂,才能引起思想共鸣。小说《千里江山图》书写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惊心动魄的隐秘战争,刻画了一群掩去姓名、藏起过往、躬身入局的革命青年形象。作品运用多层次的叙事结构与戏剧化的叙述方式,赋予小说人物以合理真实的人性逻辑,洞察极端环境下人物充满矛盾、复杂纠葛的内心世界。整部小说节奏明快,富有层次感,情节密度高,语言动感强,故事在谍战悬疑的惊心动魄中飞速推进。

中国人民从争取民族独立到实现国家富强所走过的艰辛而又光辉的历程,离不开党的领导。文学创作准确把握两者的血肉联系,书写党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历史。报告文学《新长征 再出发》以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为视角,重温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展现新时代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拼搏奋斗,记录这里的人民如何跟随党的领导摆脱贫困,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幸福生活的动人故事。作品通过历史映照现实,具有纵深感,富有穿透力,生动书写了党和人民心连心的温情,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深刻内涵。

让英雄形象立体感人、平易近人

英雄是一个国家光辉历史的记忆,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文学创作有血有肉地刻画人物,让英雄形象立体感人、平易近人。平凡造就伟大,英雄出自人民。文学可以选取普通的英雄群体作为书写对象,从现实的生活与真实的历史出发,在平凡中发现伟大,在质朴中发现崇高。这就需要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设计情节、描写人物。报告文学《血脉》讲述了来自珠三角地区的上万名建设者克服重重挑战,用心血、智慧在东江和香江之间搭建起一条香港供水生命线,彰显了建设者群体的家国情怀、使命担当与奉献精神。作品在叙述东深供水工程建设、扩建及改造历史的同时,穿插从建设者群体代表人物视角出发的细节描述,谋篇布局合理,语言自然朴实,具有较强的文学感染力。报告文学《向死而生》以红军长征生死存亡的湘江血战为背景,运用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交替切换、宏大场面与具体细节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既从宏观视角追溯了红军战士“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和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又细致入微地讲述了当代广西人民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精彩故事。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文学创作努力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表现英雄成长与造就的历史必然。小说《金珠玛米小扎西》讲述了藏族牧童小扎西从被哨兵们救助的孤儿成长为勇敢的金珠玛米的故事,通过典型环境的描写,建构出令人身临其境的空间感,给读者创造沉浸式的阅读氛围。海拔5200米的冰雪高原,气候恶劣、条件简陋、生活艰苦,却是一个钢铁般的英雄边防前沿阵地。这一典型环境推进了主人公的成长与转变,并以点带面,会同哨所里的所有官兵战士,共同演绎了一场特殊环境与特殊人物命运变化和发展的英雄诗篇。

典型人物形象塑造同文学价值和艺术作用密切相关,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学作品才有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报告文学《张桂梅》讲述了一位基层教育工作者为边疆教育事业拼搏奋斗、助力少数民族女孩成长的故事,深情再现了一位乡村教师依靠坚如磐石的意志书写的精彩人生,深刻反映了一位共产党员把一切献给党、献给人民而无怨无悔的崇高境界。作品以第二人称的视角娓娓道来,宛如作者与主人公在促膝谈心,又如给张桂梅写了一封无话不谈的长信,构思精巧、文笔优美、催人泪下。

让中国故事接地气有文气

五千多年中华文明薪火相传、连绵不绝,孕育了取之不竭的故事宝藏。文学充分撷取与利用这一丰富资源,进行审美的观照和艺术的传达,既接地气又有文气,“故事”的讲述富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报告文学《望道》以《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为主线,刻画了以陈望道为代表的一大批仁人志士对革命的上下求索和对信仰的不懈追求,饱蘸厚重历史之墨,兼具生动文学之笔。历史小说《觉醒年代》呈现了由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三大历史事件为主体构成的巨幅画卷,艺术再现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演绎出的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如歌岁月与百态人生,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作品叙事线索主次分明,脉络清晰,刻画历史人物有根有据,是用心讲述觉醒年代的壮丽篇章。

文学讲述中国故事不仅呈现中国筚路蓝缕的过往与辉煌灿烂的文明,也书写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与人民的精神风貌。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全球领略到中国独特的魅力和风采。报告文学《中国冬奥》通过走访国内外多个城市,采访两百余位与冬奥会相关的各界人士,全景记录了北京冬奥会从酝酿、申办到筹备的历程。作品通过丰富的事例和人物,呈现出三大冬奥赛区的建设奇迹,以及几代中国冰雪健将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落笔鲜活感人,笔端常带感情,富有家国情怀。

新时代的审美要求与欣赏习惯,以及文学的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学及时了解与积极面对这些新情况、新特点,有针对性地丰富创作形式与手段。《一起上冰雪:我的冬奥故事》为央视大型微视频纪录片的同名图书,讲述了30位普通中国人迎接冬奥的故事。作品以普通人的小切口,传达出冬奥会不仅是冰雪健儿的盛会,更是全体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冬奥会,展示了中国人民对冬奥的热情和奉献。作品将电视语言以文学的方式记录与书写,每集均配有央视播出的二维码,以中英文双语对照形式呈现,是一本独特的文字和视频互动的作品,丰富而立体地诠释了北京冬奥的精神内涵。

(作者:姜春,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