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来书香节,做个“文艺范”吃货

更新时间:2022-08-22 作者:孙磊 文艺来源:金羊网

“食在广州”的名号是如何名扬四海的?该如何做一个有文化的吃货?8月21日,南国书香节开幕第三天,《粤菜北渐记》新书分享会和林卫辉《吃对了吗》新书分享会在广州举行。此前,葛亮以岭南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燕食记》和“我是不白吃”漫画新书也亮相本届书香节。截至目前,仅广州就已陆续举办了四场与美食相关的文学新作分享会,备受读者关注。

小说、散文、漫画……饮食文化在文学领域花繁果硕。“食在广州”这块金字招牌,也在2022年南国书香节上,被赋予了新的人文内涵。

民国时“食在广州”真正叫响

粤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深藏着广东人对世界、对生活的认知与思考。它不仅是广东的一面“金字招牌”,同时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构成。

8月21日,饮食文化学者周松芳携新书《粤菜北渐记》作客四阅书店东湖店,与读者分享粤菜北上的历程。《粤菜北渐记》专述粤菜晚清民国时在国内的传播,写作过程中,周松芳搜罗整理了大量历史文献,在书中引用了两百余种。

“上百年来,岭南饮食文化方面的史料发掘几乎没人做。但吃、穿等所谓边边角角的内容,如果按传统的文史之学来梳理,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周松芳说。

清初的屈大均说岭南饮食之美,是因为“天下所有食货,粤地几尽有之”。周松芳解读,真正唱响“食在广州”的名号,并不主要在广州,而是在上海这个大舞台。“从文献的角度,‘食在广州’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晚清,后于民国打响。而‘食在广州’之所以能确立,其实是一个传播事件。”

周松芳认为,以民国时期粤菜在上海的流行为例,随着越来越多的广东人向上海流动,一些粤菜餐饮也开到了当地。粤菜有消夜的传统,上海人想吃夜宵自然会选择粤菜馆。就这样,粤菜慢慢在地化,为了适应当地口味,就有了海派粤菜。“特别是北伐战争以后,以政治因素为主的各种因素相互叠加下,粤菜的向外传播才达到了巅峰状态。”周松芳说,作为当时的文化传播中心,上海对粤菜的传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新书分享会现场,周松芳与特邀嘉宾、同为作家的李怀宇探讨了历史变迁对粤菜拓兴、发展壮大的影响,还分享了陈垣、容庚、吴宓、顾颉刚等一流文人学者嗜食粤菜的有趣故事。

“虽然粤菜馆的开设是一种经济行为,但如果没有文化人的推波助澜,粤菜的传播效果会大打折扣。粤菜在上海的传播就特别注重广告效应和文化效应。”周松芳称,这也是粤菜传播与各菜系明显的区别。

挖掘中国饮食科学之美

“吃”是一门深奥的学问。8月21日上午,美食专栏作家林卫辉新作《吃对了吗》线下发布会在广州琶洲四阅书店举行。新作更加接地气,从老百姓熟悉、关心的食材入手,分享饮食之道。最为新鲜的是,林卫辉从生物学、营养学、食品学等角度分析了调料、食材及美食所包含的科学知识。

林卫辉称,在家里熬粥时,下一点碱性水会特别香:“所有的食物都有一层看不见的果胶,碱的成分是碳酸氢钠,可以突破这层果胶,让食物中的淀粉释放,使粥熟得更快,质地更黏稠。”

另外,林卫辉介绍,柴火饭之所以有香味,是因为有镬气,也就是锅气。当食物遇上高温,经过化学反应后就会生成类黑精,成百上千个有着不同气味的分子,形成了食物的独特风味。

除了科学,林卫辉更为关注饮食背后的文化。在他看来,中国讲饮食讲了几千年,但是很多关于美食的民间传说都不靠谱,添油加醋、缺乏现实或科学依据。“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挖掘中国饮食的平凡之美、科学之美与文化之美。”

林卫辉表示,《吃对了吗》是其第三本关于美食的书籍,还有四本同题材的书正在筹备中。近年来,各大出版社纷纷推出美食文学作品。在这个外卖大行其道的时代,美食文学出版热度为何居高不下?林卫辉称,美食文学的火热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过去人们可能追求如何能吃饱,今天则更渴望能吃好。

长期研究饮食的林卫辉,建议读者第一不要偏食,第二个不要道听途说:“认识食物的多样性,多尝尝不同的食物。油、盐、糖要控制,但不是完全不吃,因为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还是追求有味道,美味与健康也非完全对立。”

借美食故事览百味人生

8月19日,本届南国书香节开幕第一天,长篇小说《燕食记》粤港澳大湾区首发揭幕仪式在广州举行。现场还举办了《燕食记》座谈分享会,中山大学教授、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林岗,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作家、《燕食记》作者葛亮共同就“《燕食记》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传承与影响”这一话题展开分享。

新作《燕食记》沿着岭南饮食文化的发展脉络,以荣贻生、陈五举师徒二人的传奇身世及薪火存续为线索,借关于美食的跌宕故事,生动描摹出中国近百年社会变迁、世态人情的雄浑画卷。

“岭南的饮食文化结构,其实是非常好的有关于历史、文化、民生,乃至于社会结构的一个容器。”葛亮认为,饮食是活的文化,不断革新、适应口味,既是时间流转的表达,也是空间演变的传递。而茶楼,很好地代表了内地和香港文化之间的同气连枝。

“葛亮用‘吃’这个题材,串联起整个华南地区的历史背景,并把‘吃’和某种精神性的内涵联系在一起。”丛治辰举例说,莲蓉月饼的“熬”、叉烧包的“开口”,将地域的文化与哲学写进日常的饮食生活中,人物命运的转折也在饮食聚会中流转变迁。

不能白吃而应懂吃会吃

2022年南国书香节开幕第一天,“我是不白吃”漫画新书分享会在广州四阅书店举行。漫画作品《不白吃话山海经》和《不白吃漫画这就是大中华美食》,是由全网粉丝超4500万的二次元美食科普短视频“我是不白吃”的创作团队编著而成。当天,该系列动画导演何斌来到活动现场。

“比如说,我们常吃的带鱼,是像大宝剑一样竖着在海里睡觉的;黄瓜明明是绿色的,为什么叫黄瓜?我们夏天吃的西瓜最早是有毒的,又由谁培育成了今天甘甜解渴的西瓜?这些知识就和我们每天都吃的食材相关。”何斌解释,“不白吃”这个名字是一语双关,代表食物不能白吃,更要懂吃、会吃。

在寻找题材的过程中,“我是不白吃”团队发现,《山海经》这部3万字左右的经典著作,近百次提到了“食”。何斌表示:“我们想来一次山海经的逛吃之旅,从美食的角度来解读山海经里的奇珍异兽。比如,在招摇山中有一种怪兽叫猩猩,据说吃了他的肉可以健步如飞。”

《不白吃漫画这就是大中华美食》将中国按照7大地理分区,分别介绍了64道中国地方特色美食,还有很多与历史人物相关的食材。比如,东坡肉、羊蝎子都和苏东坡有关,松鼠鳜鱼、肠粉、三不沾都和乾隆皇帝有关。何斌告诉记者:“我希望读者可以通过了解中华美食,去认识中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树立对自身文化与美食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