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名家新作聚焦粤港澳题材宝藏,共筑大湾区文学版图蔚然气象
更新时间:2022-08-15 作者:黄楚旋来源:南方日报
“在这席间,可闻得十三行的未凉余烬,亦听见革命先声的笃笃马蹄。他闭上眼,用上了一把力气,只管将这味道与声响,都深深地揉进手中的饼馅……”
在作家葛亮最新推出的长篇小说《燕食记》中,中国文化传统里“常与变”的辩证博弈,植根在了岭南一对师徒身上。沿着岭南饮食文化的发展脉络,《燕食记》书写了粤港两地饮食故事,生动描摹中国近百年社会变迁、世态人情的雄浑画卷,被誉为“呈现粤港澳历史文化版图的精心之制”。
《燕食记》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大湾区文学共建也日益受到多方关注,许多作家、评论家先后对此展开研究、书写与探讨。从着眼粤港饮食故事的《燕食记》、以“眼镜之都”深圳横岗为背景的《你的目光》、首部全景式展现东深供水工程建设的长篇报告文学《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到蓬勃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期刊等,众多知名作家、评论家正共同构筑大湾区文学版图的蔚然气象。
以“饮食”为“容器”编织粤港传奇
葛亮仍清晰记得,20年前从内地来香港读书时,族中长辈首次带他上茶楼饮早茶时的场景。“我是真被这热闹的气象所吸引,像是瞬间置身于某个时光的旋涡。”
数十年前,葛亮祖父年轻时来粤饮茶,也是相似场景。时光荏苒,那间茶楼人事迭转,但总有一股子精气神超越时空而久久萦绕不散。
早在写《北鸢》时,葛亮就借书中人物之口,道出这样一句话:“中国人的那点子道理,都在这吃里头了。”这个主题在他心中一直挥散不去,念念不忘。
葛亮近照
都说“食在广东”。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曾写道:“天下所有美食,粤地几尽有之。”反之,“粤地所有美食,天下未必尽也。”岭南,以其包容、自由开放的文化特性闻名全国,天南地北的文化在此流转迁徙、开枝散叶。体现在饮食上,则是不同菜系之间交缠、相汇,造就海纳百川的文化气象。这便成为葛亮切入小说创作的原因:“岭南的饮食文化结构,其实是非常好的有关于历史、文化、民生,乃至于社会结构的一个容器。”
一个人的个人记忆可以被食物所重现,一段浩大的历史也可以由食物所见证。饮食,便成为时代磨砺中的一枚切片。到港生活20年后,葛亮凭借这一质地浑厚、带着日积月累的苦辣酸甜的切片,不断亲近岭南文化的内质和肌理,最终融入其中。他坦言,创作《燕食记》,不仅依靠大量案头工作、田野调查,还需要“情感层面的准备”。
“稳中求变”,是葛亮对岭南文化的理解,“可能中间会有一些挣扎,中间演变的过程中伴随着阵痛,但是它总是会焕发出一种新鲜的力量。”这也成为他笔下角色命运流转的一根暗线:师傅荣贻生系茶楼主要做礼饼的“大按”,技艺过人;徒弟陈五举则一度“叛师门”成为本帮菜厨师,经历了“变则通,通则久”的人生起伏。小说以师徒二人的传奇身世以及薪火存续作为线索,串起辛亥革命以来粤港经历的时代风云变迁。
“在熟悉香港这座城市的过程中,我也在探访着它与岭南文化传统之间的关联。”在葛亮眼中,香港的城市结构、气性十分特别。人们印象中的香港,更多是维港璀璨、都市繁华,但他认为,香港也有十分古典、与中华传统文化礼俗一脉相承的一面。
以饮食为题,最终讲的还是世道人心。葛亮认为,饮食是活的文化,不断革新、适应口味,既是时间流转的表达,也是空间演变的传递。而茶楼,很好地代表了内地和香港文化之间的同气连枝。如他所说:“在这个文化场域里,我们仍能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延续,而香港故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旧时风情与潮流前沿的交相辉映
豪华大楼里充斥着时尚生活,但走到小巷深处,却能在不经意间,瞥见古老传统延续的痕迹……著名评论家谢有顺曾以此为例,形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上尤为突出的特性:在同一空间结构内,多重时间“并置”,构成多面的湾区呈现。
“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是日常生活,只要有一种生活方式还在,没有被颠覆,文化就还在。”谢有顺认为,写出对日常生活的传承,书写时间和空间里“并置”的作品,粤港澳作家大有可为。
《你的目光》
在葛亮用小说着力描摹岭南传统生活经验与旧日风情的同时,许多作家也对大湾区这片土地上日新月异的社会面貌深感兴趣。来自西北的青年作家王威廉,在广州生活已20余年。最近,他的新作《你的目光》,就以广州和深圳为小说背景,以深圳横岗——一个生产了全世界七成眼镜的“眼镜之都”为线索,书写年轻一代设计师的生活、情感与创新,反映出年轻一代创业创新的心气,同时也折射出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与不断创新的勃勃生机。
“一个作家不可能逃开环境对写作的影响,所有的创作或创新都离不开已有的文化资源。”王威廉说,在岭南地区多年的生活经历使他了解到岭南的客家与疍民这两大群体,在《你的目光》里,男、女主人公分别被设定为有着客家和疍家的文化背景,让作品更增添了一层民俗学、文化学的意味。
《万福》
深圳作家吴君则凭借《亲爱的深圳》《皇后大道》《万福》等作品与深圳一同成长。其中,长篇小说《万福》讲述了深圳万福村阿慧和陈水英两个家庭三代人四十年的往事,与深圳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变迁息息相关,也展现了深圳与香港这两座城市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
不仅仅是小说,在长篇报告文学《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一书中,作者陈启文通过田野调查,抵达当年的一个个施工现场,追踪采访工程的建设者和守护者,还原了东深供水工程各个建设时期的艰辛历程。东深供水工程时间跨度近60年,陈启文说,他用类似多重奏的文章结构,串联起不同时期的历史,旨在表现“共饮一江水,粤港两地情”的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还有不少新锐作家陆续尝试以往较为少见的先锋、实验写法,不断拓宽大湾区题材“怎么写”的可能性。
《潮汐图》
同样今年出版的还有青年作家林棹长篇小说《潮汐图》。小说的主角是一只游历四方的雌性巨蛙,从珠江水上人家,到广州十三行,从澳门奇珍园,再到茫茫重洋,小说通过这样一个充满岭南风土特色的魔幻故事,将近代中西文化交汇的历史缓缓铺陈开来。评论家唐诗人评价称,该书通过另辟蹊径的视角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书写同类型题材找到了新的切入口。
挑战与机遇并存,孕育本土文学增长点
葛亮感慨称,大湾区文学题材有着极大的空间感和包容性,让每个作者都能在其中找到情感落点,可能是文化的、历史的、语言的。文化在求新求变的构成中,为写作者提供了不断深入挖掘、观察的巨大空间。
“大湾区是一座尚未得到充分发掘的文学富矿。”广州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德南指出,大湾区建设有着更为内在的驱动力——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作为对现实的艺术化再现,大湾区文学所涵盖的当代性历史经验与现实经验也是极为丰富、广阔的,对写作者的观察、思考和写作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于纷繁复杂的湾区题材向写作者发出的挑战,青年作家王威廉是这样理解的:“大湾区文学”是超乎具体的地理空间的,它更加抽象、更加具有可建构性。与此同时,大湾区各城市在文化特质与发展驱动上,既有“同”的一面,也存在“异”的一面。也正是在“同”与“异”之间,历史的丰富性获得极大的滋养,也不断凝铸和塑造着新的文化精神。
王威廉认为,“大湾区文学”包含着全球化进程下写作者所面临的普遍性困惑与机遇。“在这个精神空间中的写作,肯定不会只是一种文化、地理层面上的民俗展示,它一定会触碰到那些极为重要的历史关节,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个创作概念上。”王威廉说。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与此同时,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评论家龙扬志提出,创作者的文学经验往往基于一城、一地的生活感性,来自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的作家、诗人,可能习惯在既有的文化空间里写作,未必自动获得新的文学内涵,唯有当生活在大湾区的人们通过创业、栖居等方式,对珠三角多元、开放、包容的岭南文化、都市文化、海洋文明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才能进一步突破城市文学的边界,形成真正具有全新内涵和价值理念的“大湾区文学”。
无论如何,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题材已经逐渐显现出巨大的创作潜力,进而成为广东本土新的文学增长点。近年来,广东省作协突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特色品牌,“前沿性”“日常性”“丰富性”,是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对部分大湾区文学作品的总结。他认为,当代湾区青年作家思想解放、意识超前,秉承广东文学兼收并蓄、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展现出务实、开放、兼容、进取的广东作家新风貌。“未来,广东作协将继续倡导广东作家讲好大湾区故事,创作更多接地气、有温度、有深度的岭南文学精品力作。”
专家点评
粤港澳作家群如何从大湾区的历史、文化和当下的生活经验中汲取养分,讲好大湾区故事,展现新时代大湾区开放包容、创新奋进的文化形象与独特魅力?中山大学中文系日前在穗举办了“大湾区文学可能性”论坛,特邀香港作家唐睿、广州青年评论家李德南、唐诗人等嘉宾,共同展开深入探讨,这里节选部分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香港作家、浸会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唐睿:
粤港澳文艺互动渊源值得进一步探索
香港文学中的广东元素,早期值得一提的就是作家黄谷柳的《虾球传》。从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广东和香港在文化、历史、地理上都是相连的,粤港向来就有血脉相连的概念,这在上世纪40年代的香港文学里,是比较普遍的共识。在侣伦的《穷巷》,还有舒巷城的小说等早期作品里,也常常能看到这种两地在文化历史上互连融通的呈现。
改革开放后,许多年轻作者通过各种机会到内地游历,足迹遍布各地。从中诞生的游记,记录了他们对内地改革开放之初的种种观察,既有宏观的社会记录,又包涵了微观的民生素描,作者的文化经验既立足于中华文化传统,但同时又通过略带距离的目光来解读内地风土人情,为各地的山川名胜赋予有别于传统的意义,其中也记录了香港人对自己身份认同和文化背景的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港人也有着很丰富的广东生活经验,比如很多来港打拼的潮汕人,港人为内地学校捐钱支持“希望工程”、香港志愿者去粤北地区扶贫,还有惠州东江纵队和文化名人大营救的故事等,这些历史渊源都值得香港作家进一步关注、探索和开发。实际上,在全球化语境下,粤港澳之间既相似又各有特色的文化传统,有非常多的细节和空间可供作家进行发挥。
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青年评论家唐诗人:
大湾区作家需要有世界视野和未来意识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城市群,从文学角度来看,建设“人文湾区”,可以理解成拓展大湾区城市文学创作和研究。结合当前大湾区作家的创作实践,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展开思考。
第一是围绕岭南文化,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脉络。大湾区城市是相互毗邻的城市群,它们在历史、文脉、语言、习俗上都有着清晰的共通性。最近两年,《雄狮少年》《醒·狮》《白蛇传·情》等现象级作品的涌现,对于我们思考岭南文化的创新表达和当代价值带来了很好的启发。
第二是文明叙事问题,这包括中西方文明和城乡文明叙事。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广州、香港等,这些都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直接遭遇中西方文明交流与冲突的城市。香港作家西西的《我城》《飞毡》等,对这段历史文化有所触及。
第三个是大湾区的城市书写问题,包括城市新移民叙事、城市景观书写以及城市未来想象等,以此折射当代中国城市化历史进程。世界性、海洋性是大湾区文学的内在特征,这意味着湾区作家需要有一种世界视野、未来意识。这方面,王威廉的《野未来》《你的目光》等系列小说,关注科技发达时代城市人的生活可能和精神归宿问题,具有一种普遍的关照意味。
广州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青年评论家李德南:
生活的流动性将成为文学书写重点
从地域、区域的角度来看,大湾区是一座尚未得到充分发掘的文学富矿。很重要一个原因在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是大湾区建设更为内在的驱动力,因此,大湾区文学具有极为丰富、广阔的当代性历史经验与现实经验。
广州、澳门、香港、深圳等城市,得风气之先,产生了很多新的生活经验。这些新经验又是发散式的,对中国的许多地方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先后出现了打工文学、新城市文学、科幻文学等文学潮流,它们是对中国新现实经验的直接表达。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流动成为常态,写作也是如此。邓一光、鲍十、王十月、葛亮、盛慧、塞壬、王威廉、蔡东、郑小琼、毕亮等作家,现在都在大湾区生活,但是他们又都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土作家。他们的写作,都有对这种流动的生活经验的表达。他们的写作,自然也是大湾区文学的重要构成部分。
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广州市作协副主席陈崇正:
高学历人才聚集是大湾区文学一大优势
在我看来,有三个维度拓宽了广东文学的可能性。
第一个是教育。广东这些年有一批青年作家异军突起,在全国文坛的表现都非常亮眼。这里面当然有经济腾飞、人口流入,凝聚了文学人才的因素,同时也受惠于21世纪以来的大学扩招,使得一批批具有文学才能的人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文学人口的扩大为文学生产提供了人才基础,现在大湾区的作家,硕士、博士比比皆是,这是一大特点。
第二个是媒介。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打破了原来纸刊所形成的文学资源壁垒。网络出现以后,文学上的交流、交锋来得非常直接。媒介的发展,也让广东文学在媒体传播上获得了新的动能。
第三个是科技。在大湾区写作,几乎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就是科技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改变。近些年来,广东有很多作家开始创作带有科幻元素的作品,开始关注人类未来,这正是时代气象的表现。无论是大湾区文学,还是最近引起热议的“新南方写作”,往往是有了这些文学概念的召唤,才会倒逼作家去反思自己的写作资源和题材优势,从而开拓出文学创作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