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增江风流,荔韵飘香:“湾区诗会·诗意增城”活动追溯千年风雅

更新时间:2022-07-27 作者:黄楚旋来源:南方+

增城,作为岭南诗词重镇,古来便与诗结缘,千年诗脉如缕不绝。

增城是“粤词之祖”崔与之、南粤先贤湛若水等诗词大家的故乡,韩愈、苏轼、陈献章、王阳明、汤显祖、屈大均、陈恭尹等著名文人、思想家也曾到此留下许多经典诗作。

微信图片_20220727080159.jpg

7月23日晚,2022年“湾区诗会·诗意增城”活动在1978电影小镇举行,活动包括“增江风流”“荔韵飘香”“湾区花开”三个篇章,现场还播放了“诗意增城”宣传片,呈现了增城千年诗脉和诗意生活,为广大市民群众呈现了一场诗意盎然的演出。

据悉,该活动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中共广州市增城区委宣传部、增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增城区农业农村局主办。

追溯增城千年诗词文脉

祖籍增城中新镇的崔与之,是宋代广东由太学取科第的第一人,他不仅开创了“雄健”的岭南词风,还开创了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学术流派——菊坡学派。活动现场,广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郭东文演绎《水调歌头·题剑阁》一词,豪迈雄劲。

与《水调歌头·题剑阁》相呼应,广东省朗诵协会副会长杨芳朗诵了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陈白沙的《夜梦崔清献》。陈白沙先生一向景仰崔与之,有一日,陈白沙读其诗文而夜梦其人,梦见和崔与之探讨赏析《水调歌头·题剑阁》一词,醒来后题诗《夜梦崔清献》以作纪念。

南粤先贤湛若水,是增城的另一面文化旗帜。他早年拜陈白沙为师,钻研心性之学。湛若水继承并发扬了恩师的思想学说,构筑了富有特色的岭南心学,创立了博大精深的“甘泉心学”体系,使之成为明代心学的第一个流派。

他还在增城创办了明诚书院、莲花书院进行讲学,吸引了大量文人前来访学,教授弟子三千余人,塑造了增城的繁盛诗风,千百年来吟咏酬唱不绝。

活动现场,广东省朗诵协会执行会长卢吉雄和广东省朗诵协会副会长闫娜分别朗诵了湛若水的《初宿凤凰山栖凤窝》和王阳明的《题甘泉居》,带领大家在两位伟大思想家的诗词唱和中领略前贤的卓然风采。

诗意增城,荔韵飘香

增城又名荔城、荔乡,自古以盛产岭南佳果荔枝著称,文人墨客也常常用诗文为荔枝而赞叹,历代诗人直接歌咏增城荔枝的诗作就有数百篇之多。大文豪苏轼在岭南期间,与增城地方官员和文人雅士相交甚欢,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千古名句。

活动现场演绎了苏轼的《食荔枝》、屈大均的《沁园春·荔枝》,粤剧花旦吴非凡还为大家带来了原创歌曲《美荔增城》,让增城诗词文化和荔枝文化相会相融,以诗为媒促进增城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7月23日正值大暑,由原创音乐人梁山山和孙小佳演唱的《岭南诗篇·二十四节气之大暑》在活动现场首次唱响,带领观众领略古人的诗意与浪漫。

节目最后,由郭东文、卢吉雄等朗诵名家联袂演绎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先生的《大湾区的天空》,从增城到广州,再到粤港澳大湾区,通过诗词的动人魅力,共同缔结粤港澳三地枝叶相连、血浓于水的情感纽带,营造“人文湾区”的诗意氛围。

现场,增城还启动了“诗意增城”系列活动暨甘泉文化工程。中共广州市增城区委宣传部还与中国诗歌学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立足增城丰厚的诗词文化资源,通过争创“中华诗词之乡”、弘扬甘泉文化等工作为抓手,助力将增城打造为“诗意栖居”示范点,营造“诗意增城”美好生活氛围。

“湾区诗会”是广州建设“诗词之都”打造的诗歌品牌活动,此前已成功举办上巳节雅集、延河珠水吟诵会等主题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增城区将扎实推进广州“诗词之都”建设工作,在深化诗词研究、繁荣诗词创作、加强诗词传播、培育诗词活动品牌方面持续发力,深入挖掘诗词的当代意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诗意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