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梁凤莲《大城之启》:读懂大城广州之作,一部人文情怀之作
更新时间:2022-07-10 作者:吴波来源:广州日报客户端
近日,著名学者、作家梁凤莲最新文集《大城之启》出版。
梁凤莲因为岭南文化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及《西关小姐》《东山大少》《羊城烟雨》等作品为国内外读者所熟知。接受采访,她告诉记者,“即将退休,或许这部《大城之启》将是在职的收官之作。”
大城之大,在乎文化
《大城之启》是一本文集,文字中始终不渝地固守着梁凤莲所珍爱的本土意识、文化情怀,坚持不辍的关注,坚持不辍的研究,坚持不辍的撰文,因而中心是明确的,思路是连续的,构想是完整的,并在此文集中得以体现。
从北上广,到北上深广,不管如何排名排位,广州作为大城之称,是不消谦让的。大学之大,不在一流的校园建设,而在于有大师(不得不按:此处说的大师,不是今时随处可见的那种廉价的授号与自号),而大城之称,在于其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广州跻身第一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列,仅此一衔即可说明大城不是虚称。
大城之历史、现在、未来,都可以引发出许多研究与思考。从文集中,看到凤莲对大城文化之自信满满,钩沉索引,历数家珍。对大城文化之今天,关注建设,思考多多,献策呐喊,力推其面向世界,融入时代。文集中各篇所论,除了凤莲老本行的文学创作、文艺批评、文艺发展,还及生态建设、网络文化、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价值传播、城市管理、城市更新发展等新话题。大城之启,不仅是谈古说文之启,更是与时俱进,面向未来之启。
对专长和深研的论题做出评论,当然是本书固有价值的体现,而关注并参与这些合时的热议之题,同样是本书鲜活价值的体现。每个人对此可以赞同,可以附议,也可以辩证,但首先是需要更多的人关注与参与,这个城市的文化才能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有效的延续和发展。至于文字的享受,则照例是作家兼文艺批评家的她对读者的一种惠馈。
一个“老广”的文化自觉与站位
著名岭南作家陈泽泓认为:《大城之启》,按关键词(亦称提示词)当为广州、城市文化、研究。通读掩卷,我脑里冒出三个词:为人、价值、愿景:读此集所收之文,除了文采斑斓之外,更多见到的是激情喷薄,随处可见是的她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站位,她是自觉的广州人,言必称广州文化,处处为广州这座大城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着想,广州城市的风格、气质、精神等词,屡见于文,给人一种她是一位忍不住要为广州文化跳出来呼吁的女汉子的感觉。
陈泽泓说:作者是真拿文化为一回事,一说起广州文化,情真、情激、情急!她笔下之文字,也是文如其人,出自肺腑。
精彩书摘:
《大城之启》序
梁凤莲博士的芳名,是从《西关小姐》《东山大少》等书中看到的。2010年夏天,在广州市委宣传部组织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外出学习班上,由广州到武汉高铁的途中,才得睹梁博士芳容。认识十二载,得以从旁见证梁博士一个年轮来在岭南文化研究、传播上不断努力不断坚持及其奉献的丰硕成果。
十多年来,梁凤莲博士给我的深刻印象,是其作为一位岭南文化的努力研究与创作者、积极宣传推广者和岭南文化建设的建言者,所呈现的一份执着。她坚守岭南文化研究这一阵地,与同道一起扛起岭南文化研究、宣传推广大旗,付出大量心血。尤其是她花了大量精力、用了数年的时间,一头扎到基层调研,把全市各区文化胜地都“跑透透”,做出一个个基础扎实的田野研究,出版了多部有关各区文化研究著作,开拓了岭南城市文化微观研究的领域,着实令人感动。为此她还获得了“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的称号,是其时全省五名中的第一名。
近几年间,梁博士先后出版了黄埔区的《海丝华礼三卷》,天河区文化四十年发展历程的《创新之路——天河区文化发展纵览》,荔湾区的《文化的原乡》以及《百年城变》等专著。同时,她还对名片式的品牌文化进行了学理上的探讨,如天河区乞巧节十年研究、黄埔区波罗诞庆典十年研究、越秀区广府庙会七年研究等,其成果有的发表在核心期刊,一些在广东省社科联举办的年度社科论文评审中几度获得奖项。
我曾应邀参加了数次梁博士主持的各区品牌文化研究的成果发布会,聆听过她精彩的学术演讲,间或领略其慷慨陈词的风采。我很认可梁博士所讲的:“广州更有着岭南的意义,中国的意义。说它具有岭南的意义,是因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文化从这里扩散辐射影响开去,范围还远及到华人的屐履痕踪。尤其是,广州还完整地收纳和保全了广府文化的发展根脉与图谱,没有在时间的流动与时势的变迁中散失或者断裂,这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目睹了梁博士对广州城市文化研究的第二轮聚焦的深耕工作,期待着她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再度深入下去,做更深层的梳理、挖掘和判断,把广州市各个城区的文化品牌梳理好、优劣总结归纳好、走向与前景预测好,让研究能够扎扎实实地与政府的决策思路、专家的发见高论、民众的认同与接纳,还有媒体的传播与扩散,几方面能够结合起来,让研究与实践能够携手同行、相互促进,切实地让文化建设回到生活,亦让生活受益于文化。有如她所期许的寻找城市“文化共识”:正视所属区域不尽相同的文化优势,特别是内中的文化内涵与历史积淀,然后结合各区不同的情况及现实迫切的文化需求,把握好自身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定位好自身的文化品牌建设,把它巩固夯实,使不同区的特色与优势能够鹤立鸡群,在广州文化蓝图中着力于差异发展,把各自的文化品牌做大做强,让广州文化的大花园里真正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成为既能体味到传统的底蕴又能领略到现代的魅力、让人宜居宜停的文化都市。
难能可贵的是,梁博士拥有研究员与一级作家双高职称,科研之余并没有放下她的文学创作,她以越秀区为聚焦点创作了记录半个多世纪广州变迁的长篇小说《羊城烟雨》,还获得了“书香羊城十大好书”的美誉;以番禺区沙湾广东音乐几百年历史为依托创作的长篇音乐小说《赛龙夺锦》,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传播,还被改编成长篇音乐小说连播。文学创作类还有散文集《广州散韵》《应愿之地》两部。梁博士一直孜孜不倦地去解读广州,在前人研究岭南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研究广州城市文化的发展走向,一方面去确证广州名区品牌文化,如《城市的拼图》;另一方面去溯源广州城市的历史真相,力图在理论研究体系上建构广州城市文化的研究框架,如《文化的原乡》。梁博士的著作,不仅让广州文化说得清,而且进一步呈现广州文化价值,值得细细体味。
我曾半开玩笑讲过:“梁博士是广州学术界的劳动模范”。确实是深耕不缀、成果纷呈。她的努力和坚守,所呈献的作品,得到了广泛好评,分别获得了三个国家级的荣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就是对她的褒奖。
期盼着梁博士新的研究成果不断问世,再展辉煌。(本文作者为广州市委党校副校长丁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