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张培忠丨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初心使命 走好新时代广东文学的赶考之路

更新时间:2022-06-07 作者:张培忠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重温《讲话》的深邃思想和宝贵精神,准确领会和把握党领导百年文艺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及当代价值,明确和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初心使命,有利于引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文艺前进方向,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文学创作生产,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走好新时代文学赶考之路,推动广东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深刻认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历史价值和重要意义

80年前的5月,正值民族生死存亡关键时刻,延安文艺座谈会在延安杨家岭召开。会议的背景是当时的延安文艺界忽视抗战实际和脱离群众实际问题,引起党内的极大关注。毛泽东同志对延安文艺界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和现象深感忧虑,决心好好抓一下文艺界的问题。

1942年,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同时也发动了文艺整风运动。根据党内分工,由毛泽东同志亲自负责文艺界的整风工作,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在1942年4月10日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正式提议并获准通过关于召开文艺座谈会的决定。

会议一共开了三次,分别在5月2日、5月16日和5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文艺工作者们共100多人齐聚一堂。5月2日,举行第一次会议,由毛泽东同志作“引言”。5月16日,举行第二次会议,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认真听取了文艺工作者的发言。

5月23日,举行最后一次会议,毛泽东同志作“结论”发言。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的《引言》和《结论》,合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重要文献,具有划时代意义,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

(一)《讲话》高度肯定了文艺工作的重要地位,发挥了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的重要作用。

《讲话》指出,在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讲话》强调“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形势最为严酷的时刻呼唤革命文艺承担起“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可谓振聋发聩。

《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文艺工作者,掀起学习高潮并提出“到农村、到工厂、到部队中去,成为群众的一分子”的口号,一大批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带着泥土芬芳的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经过岁月沉淀,还成就了一个个“红色经典”。

其中,广东老一辈文学家欧阳山长篇小说《高干大》就是革命文艺工作者实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最早的硕果之一,作品描写陕甘宁边区合作社经济发展、直接反映延安生活,真实记录和反映了乡土中国农民从奴隶到主人,从愚昧落后到觉醒反抗再到翻身解放的波澜壮阔的心灵史。

(二)《讲话》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文艺实际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根本上回答了革命文艺的方向、道路等重大原则问题。

《讲话》站在历史的高度,分析总结了“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经验,深刻论述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时代、内容与形式、继承与创新、歌颂与暴露、普及与提高、世界观与文艺创作等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理论观点,充满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其中,《讲话》鲜明提出,文艺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而“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必须明确地彻底地解决它”。

关于“为什么人”的问题,明确提出“无论高级的或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关于“如何为”的问题,一针见血指出“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

关于“政治与艺术的关系”,强调“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关于“普及与提高”的问题,提出“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但对当时的广大群众而言,首要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是普及而不是提高。

关于“歌颂与暴露的关系”,提出“一切危害人民群众的黑暗势力必须暴露之,一切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须歌颂之,这就是革命文艺家的基本任务”。《讲话》像灯塔一样照亮了革命文化前进的方向,蕴含着跨越时空的磅礴力量。

(三)《讲话》为党制定文艺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讲话》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表达了我们党领导文艺发展的政策主张,从根本上阐明了革命文艺的方向、道路、性质、功能和作用等原则性根本性问题,奠定了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基本路线方针的基石,指引社会主义文艺实践不断丰富发展。

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话》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特别是文艺工作的重要里程碑,将我国革命文艺推到了一个崭新阶段,对于不同时期的文艺发展,都以各种方式给予了精神的滋养和思想的引领,对革命文化和新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80年来,在《讲话》精神指引下,我们党始终把文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始终把文艺视为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战略思想,作出新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推动文学事业不断从繁荣走向新的繁荣。

二、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全面继承和创新发展

时隔72年后,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一样的群英荟萃,一样的畅所欲言,一样的心系人民,一样的家国情怀。两次座谈会成为中国文艺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十分关心、格外厚爱,党的十八大以来,除了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还出席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和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先后给内蒙古乌兰牧骑队员、老艺术家牛犇、中央美院老教授等写信回信,亲切看望参加全国政协联组会的文艺界代表,致信祝贺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深刻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应势而谋、顺势而为,科学回答时代之问,回应现实问题,精彩描绘了文艺事业前进和发展的理论画卷,围绕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与毛泽东文艺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全面的继承性,又有新锐的开创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新表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史上的里程碑。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重申文艺工作的重要地位和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属性,为新时代做好文艺工作划定了遵循、标示了航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开宗明义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并再次重申“两个重要”。习近平总书记“一条道路”、“两个重要”的论述,作为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艺地位和作用的根本判断,充分肯定了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的重要地位和非凡作用。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强调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

谈文艺“我是谁”问题,总书记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一以贯之的“人民性”。

谈文艺“为了谁”问题,总书记强调,“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谈文艺“依靠谁”问题,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

在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关键时刻作出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对当代中国文艺实践作出了科学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贯穿了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和精神,并同当下的时代课题、历史使命和文艺形式高度结合起来,文艺观念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感。

谈文艺“写什么”问题,总书记要求“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

谈文艺“怎么写”问题,总书记指出,“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指明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底色、根基和取向,文艺理论充满了中国文化的色彩和音响,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旗帜和方向,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具有恢弘的历史视域、人类视野和世界眼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从中国实际出发、着眼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待文艺问题,而且把文艺发展繁荣放到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放到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大格局中去观察和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

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地发展繁荣起来”,并提出“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在世界性课题上取得突破和创新,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

三、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推动广东文学事业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今天我们纪念《讲话》,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文艺前进方向,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广东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广东文学事业从高原迈向高峰。

(一)新时代文学家要坚守人民立场。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自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

社会主义文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与人民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生命联系,是一根永远剪不断的情感脐带、文化脐带和历史脐带。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但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性”的灵魂始终未变。80年前,毛泽东同志振聋发聩地提出文艺为工农兵、为人民大众服务。

8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高屋建瓴地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这一论断,用生动的比喻深刻阐释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深刻阐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

新时代文学家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学工作者的天职,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在时代高处、观照当下,对社会实践有深刻体验,对日常生活有深切介入,对人民群众有深情厚意,把人民作为文学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学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以人民群众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接受不接受作为衡量文学作品的最高标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学作品的生命线,树立创作“史诗”和“经典”的雄心,创造更多展现时代又流传久远、不负历史不负人民的经典之作。

(二)新时代文学家要讴歌伟大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先行区,是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每天都有说不尽的故事,国家的故事、广东的故事,社会的故事,个人的故事,震撼人心、跌宕起伏、精彩纷呈,为广东文艺创作提供了无比丰富的素材。

比如中国品牌企业(华为、腾讯)、中国桥(港珠澳大桥)、中国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中国车(高铁)、中国港、中国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涌现出的改革先锋、科技奇才、商业强人、英雄模范、道德楷模,还有各行各业追梦圆梦的普通劳动者,“双区建设”、横琴、前海合作区建设、“一核一带一区”发展,落实省委“1+1+9”部署,全力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等,都值得我们去书写、去聚焦。

新时代文学家要善于从当代广东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主题,深刻反映时代的历史巨变,从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汲取精神力量,描绘改革前沿波澜壮阔的历史变革,展现南粤地区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

运用广东特色语言、广东表达方式,展现人们寻梦的理想,讴歌人们追梦的奋斗,把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彩故事讲出来、讲精彩,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力量。

(三)新时代文学家要攀登文学高峰。

文艺高峰应该是代表当代世界水平的文艺高峰。这种文艺高峰应当代表当代人类与世界的最深广视野和最高美学水平,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同时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

刚刚胜利闭幕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

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最终要落到出精品、出人才上。我们要把创作生产更多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把推出更多优秀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创作活力。要遵循创作规律,推动文艺门类全面发展。

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大力推进文学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积极创新,大力推进文学体裁、题材、形式、手段的充分发展,博采众长,厚积薄发,推陈出新,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艺术震撼力强的传世之作,形成新时代广东文学的“高峰”。

(四)新时代文学家要坚持文学惠民。

文学活动是反映人们精神世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积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文学是主渠道,文学工作者责无旁贷。我们要坚持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强化供需对接,提高文学普及效率。

一方面,开展文学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活动,把文学送到普通老百姓中去。组织“红色文学轻骑兵”活动,为基层作者服务。组织作家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源源不断的高品质文学供给。

另一方面,加快文学硬件建设。按照“时代的产物、文学的殿堂、市民的空间”定位,将广东文学馆打造成为岭南文化的标志地、大众休闲的目的地、湾区交流的会客厅,让广大市民共享优质文学成果。推动修葺广州市文德路红楼建设,策划组织“广东左联作家纪念陈列展”,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80年,岁月如歌,江山如此多娇;80载,薪火相传,风景这边独好。1944年7月,毛泽东同志曾经专门给欧阳山、丁玲写信说:“快要天亮了,你们的文章引得我在洗澡后睡觉前一口气读完,我替中国人民庆祝,替你们两位的新写作作风庆祝!”

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后,怀着“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满腔赤忱,延安的文艺工作者让秧歌、小说都成为“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欧阳山、丁玲在内的广大作家文风为之焕然一新。这是流传在广东文学界乃至全国文学界的一段难忘记忆。

历史昭示着我们,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党是文艺事业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学工作的领导,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兴盛的根本保证。

今天,我们党是我国一切事业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也是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发展繁荣的根本保证。今后,社会主义文学事业要取得更大的成就,需要继续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学工作的领导。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文学事业大有可为,必将迎来新丰收。

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上来,真正把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刻进骨子里、融入血液中、记在心坎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胸怀“国之大者”,树立“大历史观”和“大时代观”,踔厉奋进、勇毅前行,光大文学价值,勇攀文学高峰,共同书写更多新时代的“创业史”,以优异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