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评粤好 > 批评进行时

谭旭东 张立蓉丨v陈启文《中国饭碗》:筑牢守好天下粮仓,是另一种金戈铁马

更新时间:2022-05-24 作者:谭旭东 张立蓉来源:文艺报

仓廪实,天下安。“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多地少,关注中国粮食问题的不仅是中国,世界也一直盯着中国饭碗。中华民族也历来被视为“农耕民族”,追溯中国粮食必从五谷开始,上古的神农、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之先河。东汉政论家王符提出:“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对于任何一个时代而言,人民都是国家的基石,粮食则是人类的命根子,而粮食安全则是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的“定盘星”,这是永恒的真理。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陈启文创作的《中国饭碗》是一部非常及时的报告文学作品。该书着眼于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农业生产实践,通过田野调查和人物采访,关注中国人为筑牢守好大国粮仓作出的不懈努力,深刻关切中国人现在和未来的吃饭问题。作家除了怀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并以扎实的事实为基础,用平实的文字勾勒出血肉饱满的人物形象,描绘了几十年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整体面貌。展读《中国饭碗》,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中国交出的农业发展的答卷让人自豪也促人警醒。

内容中心聚焦、各方辐辏

《中国饭碗》立足于民生,扎根于时代,将中国由古至今的粮食问题凝结为一篇序章和五个主要章节。

序章部分梳理了中国历史上的土地改革历程,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延伸至今日中国在粮食生产方面取得的突破和成就。“一个村庄和一个国家的命运”以小岗村的村民三次按下红手印为线索,讲述了这个贫困村是如何一步步由越过温饱线到踏进富裕门的,在此过程中驻村干部与村民间也产生了无法切断的羁绊。小岗村的命运变迁是时代的缩影,也折射了国家的命运。“从北大荒到中华大粮仓”讲述了北大荒的开垦史,对无数的拓荒勇士来说,北大荒更像是一个战场,他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荡气回肠的传说,使得北大荒在70年间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创造出了绿色的农业奇迹。“藏粮于技”以中国的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的育种为线索,介绍了袁隆平、李振生、刘秉华、吴绍骙、孙寰等一大批兢兢业业的育种人不断探索、尝试的科研经历。“藏粮于地”介绍了从中原到西北,从湖广到江西的种粮大户,看到了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并且这种热爱还会一直传承下去。“大国粮仓”注目于共和国的种粮人和守粮人,强调粮食是一种武器,展露出居安思危的责任意识。

《中国饭碗》中从开荒到育种、制种,再到农业发展日益机械化绿色化,五个话题各自成章却笔断意连。作家用平实细腻的笔触和文学性的语言驾驭了这样的重大题材,在给读者带来丰富人文地理和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故事书写生动、以人为主

在宏大的主题下,作家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用大量笔墨对时代洪流中涌现出的各领域杰出人物进行描写,弘扬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和坚韧不屈的品质,展现了转业官兵们开拓奋进的坚定意志和科学家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钻研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小岗村的驻村干部沈浩,为了小岗村的发展日夜奔波,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最终积劳成疾而离世;在北大荒的开垦初期最悲壮的场景之一,就是人拉犁,在荒草连天的旷野上,战士们排着长队,弯着脊背,喊着号子,他们的汗水泡软了板结的土地,在亘古的荒原上开垦出一片片良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成功研究出三系法培育的杂交水稻后,在国家特等发明奖的颁奖大会上自揭其短,指出了三系法存在的缺陷,这是科学家的“自我否定”精神,也是一位科学家的本色,科学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修正和完善的过程。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们从未深陷于过去所获得的成就与荣誉,他们总是充满好奇地探索着未来,正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些活跃在当今粮食种植前沿的人物,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榜样,是中国粮食生产的希望,更是中国人端牢自己饭碗的重要力量。作家让更多的优秀人物为读者所知,让读者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到身为一名中国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的中国青年都应当无愧于时代。

创作态度严谨、科学性强

在书的后记中,陈启文提到:“一个报告文学写作者,也应该像追求真理一样追求真相,尽管无法还原全部真相,但应该尽可能去接近真相、理解真相,真诚而庄重地对待自己的每一次写作。”为了本书的写作,陈启文的足迹遍布祖国的东南西北,进行了两个多月的田野调查。因此,他对涉足的每片土地的历史渊源和地理风貌都描写详尽;书中涉及的每种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作者对其生物学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定义,对读者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辨析,这就使得《中国饭碗》不但成为优秀的报告文学,甚至还可以作为一本优秀的科普读物,例如书中说明“野败”不是“野稗”的笔误,对水稻三系法、两系法、一系法的杂交原理如数家珍,对作物研究实验过程的介绍通俗易懂,作家对粮食问题的通透程度令读者惊叹;作家笔下每个人物形象都是鲜活的,文章从他们的工作、生活等多个方面进行描摹,以细节打动人心。这是一篇倾注了作者大量精力和心血的报告文学作品,每一份“报告”都扎实、朴实、真实,每一处“文学”都热情、深情、长情。

叙事移步换景、文学性强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巧妙地发挥了文学的特点,不但将作品围绕人物故事展开,还通过大量的自然景物描写和文学性语言,移步换景,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从温饱走向小康”这一节中,写到带领小岗村走向富裕的驻村干部沈浩去世后,作者并没停笔于此,而是写道:“十年过后,我在小岗村的主干道上来来回回走着,仿佛在辨识这个在时空中不断变化的小岗村。阳光,还有它折射出来的光芒,从不同的角度照亮了这个村庄。我脚下的这条道,就是沈浩当年率领小岗村人修通的改革大道。”“我没有看见沈浩挨家挨户走过的砖瓦平房、草房、危房,看见的都是两层以上的庭院式楼房,楼下大多开着红红火火的农家乐。”作者并没有直接赞扬沈浩,而是通过对小岗村今时今日的全新面貌进行描写,通过时空变换让读者感受到沈浩无私奉献的价值,如今沐浴在阳光下的小岗村处处都有沈浩留下的足迹。作者擅长将写景与写人相结合,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人生画卷。

具有警示意义、居安思危

牢牢地端好中国饭碗,不仅要有良种,更需要有人。“藏粮于地”带我们走近了天南地北的种粮大户。这些淳朴的农村汉子对土地爱得深沉,他们学习选育良种,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技术,学习先进的农业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创办农民培训学校……“颗粒归仓”不仅在田间地头,也在守粮人的心中,守粮人不仅要耐得住寂寞,还要经得住清贫的考验。那些一家三代种田人、三代守粮人的故事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饭碗”未来的希望。他们对土地的依恋与热爱还传承给了下一代,告诉子孙不能忘了“本”。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种粮人和守粮人,大国粮仓才得以筑牢守好,中国人才能“吃得饱”“吃得好”。

陈启文有深重的忧患意识,尽管当前处于和平年代,作者依然密切关注粮价的波动,担心粮食危机的产生。面对布朗“谁来养活中国”这一“警世的呼唤”,中国没有沉默,而是不断创新突破,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饭碗》这部作品,不仅对中国农业发展史中的重大成就作了概括,还对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在这部作品中,粮食不仅仅是充饥的食物,更是一种武器,充足的粮食储备使得中国可以抵挡全球粮食危机和国际粮价飞涨的冲击,是中国在动荡的世界局势中保全自身的王牌。

(谭旭东,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立蓉,上海大学中文系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