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推动广东文学由高原迈向高峰——专访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

更新时间:2022-05-21 作者:影子来源:南方杂志社

广东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历来是一方文学的沃土。近年来,广东省作协精心谋划,策划重大文学创作题材,推介优秀作品,取得丰硕成果,“文学粤军”成为广东文艺走在全国前列的中坚力量,展现出一派“岭南犹似胜江南”的美好图景。

日前,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接受了《南方》杂志记者专访。

1653127332(1).png

胸怀“国之大者”,守正创新

《南方》杂志:如何推动广东文学创作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守人民立场?

张培忠:一切有理想、有志气、有追求的作家、艺术家,总是胸怀“国之大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人民史诗,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学艺术事业,以空前的力度支持发展文学艺术事业。今年2月11日,广东省委召开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省委书记李希代表省委作了部署讲话,提出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主旋律弘扬工程”“文明质量提升工程”“高品质文化供给工程”“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对外传播工程”等六大文化工程,强基固本,守正创新,奋力开创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广东省作协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精神,把握大局大势,努力担当作为,围绕听党话、跟党走,出精品、出人才的核心任务,全力以赴推进新时代广东文学高质量发展。

《南方》杂志:“做人的工作”格外要求强化理论武装,这方面是如何做的?

张培忠:省作协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省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头脑,打牢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一是开展全覆盖轮训。综合运用课堂讲授、专题研讨、远程教学等方式,实现驻粤中国作协会员和省、市作协会员全员培训。二是开展学理性阐释。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研究和阐释,加强学术化学理化研究,推进通俗化大众化阐释,立足新时代中国的巨大变革,立足新时代文学的丰富实践,构建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省作协期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设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研究”栏目,刊发文学界系列理论文章。

打造精品力作,构筑文学高峰

《南方》杂志:创作生产优秀作品是作协工作的中心环节,省作协如何强化精品创作?

张培忠:省作协将加强统筹谋划,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广东题材,组织创作一批精品力作,每年推出10部左右的优秀之作。一是加强精品扶持。在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广州永庆坊、潮州、粤西、粤北分别设立“新时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实践点”和“到人民中去”职业道德教育和文学服务示范基地,深化作家深扎、蹲点创作。组织“广东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点风物”主题创作、“乡村振兴、山乡巨变”主题创作、“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主题创作、“大美南粤,文明广东”主题创作等。二是实施质量提升。集聚优质资源,强化精准调度,做到关口前移,通过召开选题论证会、作品改稿会、创作推进会,加强内容审核把关和审美导向把关,多管齐下打造精品力作。近年来,曾平标报告文学《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获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邓一光长篇小说《人,或所有的士兵》入选第四届长篇小说年度金榜(2019)作品;冯娜诗集《无数灯火选中的夜》获第十二届(2016—2019)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胡永红小说《上学谣》、吴岩科幻文学《中国轨道号》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

《南方》杂志:如何突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特色品牌?

张培忠:从广东文学到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这是广东文学的新增长点。省作协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和中国作协把“推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作为工作重点的有利时机。一是创新合作机制。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工作,深化与港澳台作家的交流协作;设立“大湾区文学奖”,每两年组织一次;设立“大湾区文学排行榜”,每年颁布一次;组织“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活动,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论坛,编撰出版《广东文学通史》《广东文学蓝皮书》《广东作家协会志》,面向全球华语作家征集作品,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二是加强文学传播。依托地缘优势,探索建立与东南亚国家文学机构的常态化合作机制,拓展与世界华文作家的交往交流。发挥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密集的资源优势,探索建立海内外作家驻校制度,加大对大湾区作家作品译介力度,使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进入国际出版市场,逐步实现国际主要语种全覆盖。

《南方》杂志:文学服务大众,在提升文学惠民方面,省作协做了哪些工作?

张培忠:省作协将坚持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强化供需对接,提高文学普及效率,向人民交出优秀答卷。一是组织文学惠民活动。开展文学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活动,把文学送到普通老百姓中去。组织“红色文学轻骑兵”活动,为基层作者服务。组织作家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源源不断的高品质文学供给。二是加快文学场馆建设。按照“时代的产物、文学的殿堂、市民的空间”定位,将广东文学馆打造成为岭南文化的标志地、大众休闲的目的地、湾区交流的会客厅,让广大市民共享优质文学成果。推动广州市文德路红楼建设成为“广东左联作家纪念馆”,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赋能“文学粤军”,强化自身建设

《南方》杂志:打造“文学粤军”是省作协的核心任务之一,这一方面有哪些成果和新的计划?

张培忠:近年来,省作协围绕建设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文学服务三支队伍,培育有特色、有实力的作家群体和文学评论队伍,建设有担当、有作为的文学服务队伍,锲而不舍打造“文学粤军”。文学创作方面,打造主力军方阵、青年作家百人方阵、网络文学创作第一梯队、“青年文化英才”;文学研究方面,为100多名作家组织召开了作品研讨会、广东文学名家系列学术研讨会、聘定首届签约文学评论家、创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杂志,推出《广东文学蓝皮书》、启动编撰《广东文学通史》等;文学服务方面,针对作协机关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做到五管齐下,着力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作协机关服务作家、服务基层的能力。

下一步,省作协将采取系列措施,通过改革广东文学院、推进文学创作专业职称制度改革、推动解决基层文学机构“三无”“四不”问题等抓手,加强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文学服务三支队伍建设,持续打造“文学粤军”。

《南方》杂志:围绕强化党和政府联系文学工作者桥梁纽带这一服务平台,省作协怎样进行强化自身建设?

张培忠:作协是“文学工作者之家”,围绕这个定位,近年来,省作协扎实开展相关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落实新一轮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一支部一品牌”,在省作协下设的专业委员会和主管的文学社团探索建立功能性党支部,实现基层文学组织党建全覆盖,推动解决基层文学组织“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加强文学服务工作。在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广州永庆坊、潮州、粤西、粤北分别设立“新时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实践点”和“到人民中去”职业道德教育和文学服务示范基地。加强创作扶持保障服务。组织新会员培训班,联合鲁迅文学院等分体裁、分区域组织文学创作研修班。继续推行名刊发表稿酬奖励制度,积极介入电台、电视、手机、互联网等传播平台,采用微信、微博、网络视频、音频等形式,立体式加强对优秀作家作品的研究、宣传、推广,千方百计扩大优秀作家的影响力。

临江喧万井,立地涌千艘。气脉雄如此,由来是广州。广东省作协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落实省委的要求,见贤思齐,守正创新,以雄心,以定力,以能力,犯其至难,图其至远,团结引领全省作家努力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为推动广东文学由高原迈向高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