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评粤好 > 批评进行时

刘茉琳丨对小说有信仰的人

更新时间:2022-05-16 作者:刘茉琳来源:羊城晚报

我喜欢能提供新鲜体验的小说,虽然故事总有母体,审美却永远都有开疆拓土的可能。鲍十的小说就是这样,总能拓宽阅读视野,新鲜情感体验,他不甘心只给读者提供甜腻奶茶或速溶咖啡,而是初尝涩、回味甘的好茶,又或者入口顺滑、后劲十足的好酒,这才是鲍十小说的味道。

读他最近的中篇小说《我是扮演者》,一开篇就被抓住了。一场梦中预告的自杀;一份预先投递的演员手记,通过演员孟千夫记录自己扮演过的角色“串联起差不多一部五花八门的中国历史”,经由这部手记,历史上的大事小事、好事坏事、丑事奇事“碎片式”地轮番呈现,如万花筒般呈现民族史。所以小说《我是扮演者》简直就是这个时代的《狂人日记》,孟千夫的演员手记是他自己的病中日记,也是写作者的狂人日记。同时又因其明星手记的界定具备了极强的“私人史”性质,从中能窥探出一个演员的成长、骄傲、困惑以及最后走向绝望的过程。小说从写作者的叙述到孟千夫的自述,从孟千夫记录自己扮演的角色到不断剖析角色的内心,又经由“编者赘言”回到创作者……层层深入,又回环嵌套,从实入虚,又由虚返实,建构了一个多声部且互为回声的精巧结构。所谓孟千夫,其实就是“梦千夫”,创作者,叙述者,记录者,扮演者……诸多身份,数种感情,掩卷之时,不免感叹人生如梦。

鲍十的小说一直有很强的艺术追求,前两年的中篇《岛叙事》也是其中代表。一座海岛、一个老人,几处历史转折,数番风雨阴晴。海岛虽小但故事背景宏大,不动声色间数十年风云;笔调虽平静却如深广大海暗藏汹涌。小说如其名,叙事如海岛,张力惊人、后劲十足,由岛与海奠定了故事的基调与情感,提供的是一种如海浪如海岛如海风如海潮一般的书写模式及阅读经验。《我是扮演者》《岛叙事》,以及多年以前的《纪念》都具备民族史的意义,这些文本以极丰富的内涵塑造着民族的共同记忆。优秀的小说作品往往能将受难者鲜活的、个人化的记忆转化为大众文化中可重复再生产的共同记忆,这是记忆的复制,这也是小说的生产。

除了生活经验的拓宽,民族记忆的书写,鲍十还有一种身为小说家的自觉:他力求不断提供新的叙事方式。他的小说文字总是很平和,人物总是很朴素,却总能感受到作者与人物、人物与读者、读者与作者之间有一种流动的力量,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小说阅读产生新的意义,通过“理解”他人深刻自己,通过“共情”他人丰富自己。

康德说“启蒙”永远是一种未完成的状态,那么小说创作的探索应是一个永远没有终结的过程。真正的作家会运用自己的理智,以真正的良心与理性去看待每一个人;他们会相信文字的力量、相信语言的力量;坚守自己的良心,牢牢把握手中的笔;与生活纠缠、与现实斗争、与人心对话。能写出《狂人日记》一般的文本,我相信鲍十就是一位对文字对小说有信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