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广州诗人雅集 “湾区诗会”启幕

——“2022湾区诗会之上巳节雅集”在荔湾举行 诗人吟诵唱和 歌咏新时代新气象

更新时间:2022-04-07 作者:吴波 来源:广州日报

4月2日,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主办的“2022湾区诗会之上巳节雅集”在广州荔枝湾涌、荔湾湖公园举办。

在古代农历三月三上巳节,人们来到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称为“祓禊”,其中最为活跃的是诗人们,少长咸集、群贤毕至、宴饮赏景。

在2022年上巳节前夕,广州众多诗人济济一堂,吟诵唱和,歌咏新时代新气象:上巳节雅集拉开了“2022湾区诗会”系列活动的序幕。

活动主要由“荔湾行舟”和“荔园诗韵”两部分组成,并同步通过新花城、花城+等新媒体进行全程直播。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广东省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精神,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广州将立足广州诗词文化底蕴与基础,进一步弘扬诗词文化,全力打造“诗词之都”,用诗歌“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着力建设更高品质的美丽广州。

此次活动彰显了广州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诗词水平。广州是英雄之城、浪漫之城。这里的一花一草、一事一物,都能让诗人思绪涌动,创作出名篇佳作。广州诗词胜迹丰富、历史文化街区众多。通过古今中外的优秀诗词作品,大家共享广州由来已久的诗意岁月,感受春天的诗意盎然。

荔湾行舟 诗兴盎然

当天下午,诗人们在永庆坊二期码头上船,游经粤剧艺术博物馆、荔枝湾大戏台,在荔湾博物馆下船,漫步至文塔、荔湾湖公园,而后漫游泮塘五约历史文化街区。

荔湾区泮塘五约历史文化街区拥有900多年历史,完整保留了清代格局、肌理和朴素风貌。书画艺术家李长松、国家一级词曲作家吴颂今、香艺大师童童等在街区内开办的名家工匠工作室已成为街区业态品牌标杆。

当天下午,诗人们穿街过巷,即兴吟咏。在拥有400多年历史的文塔下,诗人们纷纷现场创作。

诗人雍平创作了《壬寅清明节前三日与诗家放游荔枝湾于文昌塔下即兴赋诗一章》:

赓歌接响涉湾洄,赖有云章此妙裁。文胆犹存能桂折,诗心只合为花开。掷毫奇郁青霞志,惊座浓摛白雪才。最忆南山遗响远,清时乘兴借光来。

诗人张海鸥创作了《行香子·上巳荔湾雅集》:

福祉绵绵,祓禊年年。趁一江春水如烟。乾坤气爽,诗酒陶然。载一船歌,一卷古,一生缘。荔湾雅韵,羊城嘉趣,在流觞亦在云天。且持卮酒,敬谢时艰。愿战长停,疫长解,事长圆。

来到荔湾区美术书法家协会,诗人们纷纷提笔作画、吟诵诗歌。诗人世宾创作了《阳光来自薄薄的云层后面》:

阳光来自薄薄的云层后面/把广州的天空映得有些蓝/它被植物的叶子摇动着/明净,带着些微淘气,一下子/窜入我清晨刚刚张开的眼帘……

荔园雅集 诗韵绵长

“荔园诗韵”由《序:春意》和《古韵》《叠韵》《新声》《词魂》四个篇章组成,活动形式包括朗诵、古琴曲演奏、粤曲演唱等。活动以弹拨乐四重奏《慕春》为序,琵琶、中阮、大提琴、柳琴等乐器的合奏唤醒了春天的活力。

“江城郭外晚风晴,处处桑麻间素馨。”清代岑徵的《素馨花》描绘了素馨花的优雅之姿。此外,谢灵运的《罗浮山赋》,屈大均的《南海神祠古木棉花歌》等众多吟咏岭南的作品,通过诗配乐等多种形式演绎,令观众充分感受岭南文化的魅力,品味中华诗词经典之美。

活动中还朗诵了当代诗人以广州为题材的代表作品。著名作家刘斯奋的《广州赋》以广州人务实、兼容、开放、进取的精神为经,以两千年的沧桑变迁为纬,集中展现广州这座历史名城的人文风貌,浓墨重彩地抒写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进步。刘斯奋与广东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周丽珊合作,以九声六调、承载着上古汉语遗风的纯正粤语朗诵诗歌,让观众体会到粤语的音韵之美。诗人雍平的《萝岗探雪》展现出萝岗香雪的动人意境,让人们陶醉于繁花盛开的美丽景象。杨克的《岭南》、黄礼孩的《游西关》等诗词作品,则从不同角度展现广州、赞美广州。

节目最后,著名粤曲平喉演唱家梁玉嵘演唱了岭南名相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余韵悠长。

名家谈——

诗歌会增进广州的精神气质

艾伦·麦克法兰(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国王学院院士,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联合创始人):2019年,我和夫人第一次去广州访问。我们很荣幸的能够住在广州的老城区(荔湾区),这里在中国清代的数百年间曾经是一个国际交往的窗口,无数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包括瓷器和刺绣等,通过各国在此建立的商贸行出口到世界各地。

在世界上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中,诗歌是中国和英国都非常重视的宝藏。我认为诗歌对于广州这样一座历史悠久并且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是非常有价值的,会进一步增进广州的精神气质。如果广州成为“诗词之都”,那会让它多一张特别的城市名片。

广东诗歌界的红色精神一脉相承

杨克(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今天广州建设诗词之都,恰是当代广州的生机勃勃、繁荣变化为之提供了契机,诗歌应与时代紧密结合,切实反映新时代的种种变化。祝福广州,祝福诗歌!

早在明清交替时期,番禺屈大均的诗词就是岭南诗词的代表。后来,广州以丘逢甲、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先驱发起了“诗界革命”,引领时代潮流。作为近现代社会变革的策源地,广州汇集了大批文学革命者,也使得广州成为中国红色文学的发轫之地。可以说,广东诗歌界的创新精神、红色精神一脉相承。

打造诗词之都 接通传统和当下

世宾(广东省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诗人):广州建设诗词之都是一个接通传统和当下的有益构想,它可以让这个历史古城更富有诗意。

如何更好建设诗词之都?我认为,首先应广泛鼓励市民参与诗词创作,参加诗词活动,让他们体验诗词之美。相关机构可以通过征文、发表、朗诵、演出等多种形式调动广大市民写诗作赋的热情。第二是鼓励诗词的创新,把古诗词与当下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新的写作资源,表达新的经验和时代的精神。第三,不断激活传统,可以以更现代的表演形式把古典诗词的美和精神通过新的艺术形式传达出来,让市民提高欣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