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地方文学发展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以“徐闻诗歌现象”为例
更新时间:2022-03-10 作者:张德明 谢耀明来源:广东文坛
近年来,在徐闻这个海滨小县城,纷然涌现出了一大批已经成熟和正在走向成熟的诗歌作者,他们的名字也越来越响亮,如果要一一列举出来,大概会有:李明刚、李舟、刘卫、吴红绫、柯晓军、谭科琦、韩聪光、谢胜捷、刘春柳、黄荣东、莫学平、杨宇、蔡建壮、黄国强、黄书平、吴世连、洪卫国、杨然清、李娟、黄海波、唐赵芳、柯杰、周娇南、莫明乐、宁昌悦、郑衡、蔡仁润、陈天雅、邓振烁、梁黎明、孙小山、李来春、周小莲、何如凯、何浪萍、方如利、孙逸云等等。这批诗人经常在一起读诗、评诗、改诗,也不断地将自己的诗歌新作投递到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去发表。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徐闻诗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诗作有两百余首,在地市级文学报刊上发表的诗作数量就更多了。徐闻文化氛围良好、诗歌发展异常迅猛、水平持续走高的这一情形,被人誉为不可忽视的“徐闻诗歌现象”,这一现象构成了地方文学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也给乡村文化振兴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以“徐闻诗歌现象”为例,来阐释地方文化发展对乡村文化振兴所具有的促进意义和作用,是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的。
一、“徐闻诗歌现象”出现的原因
“徐闻诗歌现象”之所以能称为“现象”,是因为诗歌在徐闻人眼里已然构成了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学形态,有一定知识积累和文化品位的徐闻人,都热爱诗歌,敬畏诗歌,并乐意用诗歌这种艺术形式来记录自己的生活体验与生命感知。也就是说,诗歌在徐闻这块土地上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习惯思维之中。由此,徐闻的大地上,一个又一个新的诗人面孔在不断出现,一首又一首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诗歌作品不断降生,诗歌潮流如同大海的潮水一样在这里不断兴起、涌荡,无止无休。这种带有群体性特征的诗歌潮流在徐闻这片土地上的涌流、澎湃,已然构成了一种引人关注的“现象”。
当然,“徐闻诗歌现象”的出现,并非是一种偶然发生的情形,不是某种横空出世的意外事件,而是一种不断积淀、不断蓄势而带来的集中喷发的必然结果。“徐闻诗歌现象”的出现与很多因素有关,除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外,几个关键人物的引领作用也不能不提。第一个必须提到的引领者就是诗人黄礼孩。黄礼孩,出生于徐闻县下洋镇小苏村,当代著名诗人,70后诗人群中的佼佼者。出版诗集《我对命运所知甚少》《给飞鸟喂食彩虹》(英文版)、《谁跑得比闪电还快》(波兰文版),电影随笔集《目遇》、诗歌评论集《午夜的孩子》、艺术评论集《忧伤的美意》等多部,有诗歌入选《大学语文》教材。曾获2014年凤凰卫视“美动华人•年度艺术家奖”、第五届中国赤子诗人奖、第八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第二届中国长淮诗歌奖年度杰出诗人奖等。他设立了“诗歌与人”世界诗歌奖,同时也是《中西诗歌》的主编。黄礼孩在推助“徐闻诗歌现象”的生成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无外乎两方面:其一,他以自身在当代诗歌届的较高声誉和知名度而构成了徐闻诗歌的一座丰碑,由此作为一种具有无限魔力的榜样,引领着家乡的文化人跟随他朝着诗歌的前路用力去跋涉。毫不夸张地说,徐闻人对诗歌的情有独钟,与黄礼孩诗歌在国内的突出影响给他们带来的巨大鼓舞,是分不开的。其二,尽管声名远播,但黄礼孩始终没有忘记家乡对他的哺育之情,他常常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来反哺家乡。比如在自己的老家小苏村创办春晚,给家乡考上大学的学生颁发奖励,在徐闻举办诗歌活动,为徐闻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多种策略和创意等等。可以说,“徐闻诗歌现象”在当今的蔚然成型,黄礼孩功不可没。
另一个人是李明刚。作为徐闻开放大学的一把手,可想而知他的公务是极为繁忙的。但是忙碌的行政事务和各种杂事琐事的缠绕,并没有将他钟爱文学的痴情吞噬和淹没,相反,他的文学情怀却变得更加浓烈和凸显。借助开放大学这一平台,李明刚开始有意识地打造徐闻“诗歌家园”,以促进徐闻文化的深度发展,同时也加强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在他的统筹规划和细致安排下,徐闻开放大学先后聘请了蒋浩、张德明为客座教授,邀请他们不定期为徐闻诗歌作者进行诗歌专题讲座和诗歌改稿活动,有效提升了校内外诗人的整体素质。同时,开放大学还创办了《流梅溪》校刊,为徐闻诗作者提供“用武之地”,此外,还组织人力物力,编辑出版了《正午的蓝色风暴:徐闻诗人诗集》 《大海的澎湃:北部湾城市群诗选》等几部诗集,为徐闻诗作者走出徐闻提供了广阔而亮丽的展现舞台。在“徐闻诗歌现象”的出现过程中,如果说黄礼孩是一个引领者和外部推动力的话,那么李明刚就是直接助推者,是亲自点燃徐闻诗歌熊熊火焰的那个点火人。
二、“徐闻诗歌现象”与地方文学发展
“徐闻诗歌现象”的赫然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以徐闻为疆域的地方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徐闻诗人近年来的诗歌创作,不仅数量可观,而且艺术质量也颇高。这些诗歌取材广阔,思想性强,艺术形式也丰富多样,值得我们加以细致品味。
首先,徐闻诗歌的题材范围是极为广阔的,大海、菠萝、乡土、历史、文化、情感、心灵等等,都被诗人纳入艺术表达的视野之中。李明刚《西山海》《海边的黄昏》《渔家女子》、谭科琦《水》《你的坐姿》、谢胜捷《走进六极岛》、李娟《我的大海》、李映《听海》、墨语《我村的那片海》、韩聪光《旧灯塔》等,都是写海的佳作。其中李明刚的海洋书写最为成熟,我曾经这样评价诗人:“当他审视大千世界时,他的思维疆域里,总有一个海洋的宏阔背景;当他咀嚼人生的酸甜苦辣时,宽广无边的海洋世界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力量与信心,使他总能平心静气地对待生活中的乐与苦、欢与悲。而他用分行的文字写下的关于宇宙人生的感发和寄寓之情,始终充满了海的味道,那里不仅有海上风景的展示,也活跃着与海相伴的人,并透射出深邃的哲思,给人带来诸多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徐闻诗人书写海洋的诗作很多,这与他们生活在海边,与海洋长相厮守、彼此对望从而生发出独特的情感和思想是关系密切的。
徐闻诗人笔下的乡土表述也极有特色。乡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底,乡土也往往是中国人的灵魂出处与精神原乡,在乡土文化底蕴深厚的徐闻大地上成长的一群诗人们,他们对乡土的观照特别细致和深入,也能借助乡土的写照将自我对世界与生命的独特感知艺术地彰显出来。谭科琦《插秧》《割稻》、刘春柳《钟鼓园村的黄昏》《稻草垛》、韩聪光《一盏在夜色里点亮的煤油灯》等等,都是书写乡土的较有质量的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闪烁着朴素的乡土风情,有着接地气的艺术趣味,散发着温馨的田园气息与泥土芳香。
诗歌是书写情感的艺术,这一方面是强调了表达情感构成了诗歌写作的一种基本诉求,另一方面也是说,诗人在诗歌中要把自己独特的情感表述出来。徐闻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是丰富珍奇的,他们大都拥有非常丰沛的情绪和情感,并能有意识地用分行的文字倾吐出来。吴红绫《岁月没有枯萎》、李来春《迟来的邂逅》、黄海波《活着》、周小莲《父亲》等,都是直接倾吐内在丰富情感、写出了人间真爱的不凡之作。
此外,徐闻诗人还在地域历史、本土文化等方面有着不少的诗歌表达。我们欣喜地看到,诗歌的浪潮在徐闻大地上持续涌荡,徐闻也由此成为了一个充满诗意、令人向往的文学圣地。
三、徐闻诗歌繁荣带动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项重要国家战略,乡村振兴中最为关键的是乡村文化振兴。有专家指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乡村文化振兴,是解决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过程中乡村群众主体意识觉醒、解放思想、提升综合素质的关键一环,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化于村民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有力抓手,也是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复兴的伟大举措。“(范建华、秦会朵《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若干思考》,《思想战线》2019年第4期。)这是富有见地的。在我看来,徐闻的诗歌繁荣,作为地方文学发展的拳头产品,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中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起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下述三点:
首先,“徐闻诗歌现象”背后呈现的如火如荼的诗歌热潮,为乡村文化的丰富繁荣提供了有力保障。诗歌热潮下推动的,不只是群众对于诗歌创作的极大热情,更是以诗歌为契机而带来的日常生活的多样化和丰富化。一方面,群众可以围绕诗歌展开一些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比如举行诗歌朗诵会、诗歌研讨会、改稿会、诗歌舞文艺晚会等等;另一方面,利用文化采风、同题创作等形式,使诗歌与我们平常的工作和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此外,以诗歌为纽带,人们相互之间的理解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也升华了,幸福社会的图景也因为诗歌的缘故而悄然地构建出来。
其次,徐闻诗歌的繁荣发展,也在无形之中将乡村文化的品位与质地加以有效提升。设想没有诗歌作为精神滋养的时候,人们对于闲暇时光的打发,可能会是以闲聊和打牌等方式来实现的。而今因为有了诗歌,人们就会在这种美的形式感召之下,内心世界得到陶冶与净化,精神素质得到显著提升,消磨时光的无聊举动被更高尚的文化追求所取代。其实,乡村民众不一定都要去写诗,但他们可以跟着诗人们一起去阅读诗歌、欣赏诗歌,让自己的日子因为有了诗歌的出现而变得更有意义。诗歌的感染力是巨大的,诗歌的雨露会默然渗透到人们的心田之中。久而久之,乡村文化的内在质地和品位,就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再次,徐闻诗歌的繁荣发展,也将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对于文学的兴趣、对于美的钟爱,从而催生出一批又一批的年轻的作家诗人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作家诗人跃上历史舞台,徐闻的文学由此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美好的文学未来也是值得期待的。而当诗歌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了,心灵的疆域开阔了,精神的天地更广大了,乡村世界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气质也逐渐成型。
从上述三点来看,由“徐闻诗歌现象”折射出的地方文学的蓬勃发展情态,的确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因为有诗歌的陪伴,徐闻的乡村文化建设而今开展得有声有声,一个又一个令人艳羡的美丽乡村,正在徐闻大地上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