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儿童诗的审美取向 ——读唐德亮儿童诗集《住进小木屋的梦里》
更新时间:2022-02-24 作者:许庆胜来源:广东文坛
唐德亮的儿童诗歌创作颇有收获,在全国报刊发表了不少儿童诗精品,两次被名刊《儿童文学》评选为“全国十大魅力诗人”,诗作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新课标《儿童诗歌选》及《中国最美童诗》《中国百年儿童文学名家代表作选》等,儿童文学史专著《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广东当代儿童文学概论》《中国儿童文学年鉴》对其作品有专门评价,给予好评。唐德亮的儿童诗集《住进小木屋的梦里》富有鲜明的特色,受到广大小读者的喜爱、儿童文学评论家与园丁们的关注和重视。该书首版印刷8000册,不到三个月即告售罊。
儿童诗最主要的特征应该符合儿童的心理与审美趣味,这种审美取向应是积极、美好、向上的,以利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思维能力,提高儿童健康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意识,为他们开始真正的人生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诗歌创作的构成元素很多,其中联想功能的巧妙运用是其中重要的元素。以唐德亮的《小鸟吵架》为例。他看到或回忆起童年时代孩子们吵架的场景,就产生联想,于是借用外物(动物)“小鸟”“叽叽喳喳”来展开联想、编织诗句;又或者可能是先于早晨听了外面小鸟们的“叽叽喳喳”进而联想到了“它们多么像幼儿吵架”,或者二者反复来往,总之最后形成了:“喳喳 喳喳/两只小鸟/站在树枝/大声吵架//一只说:你的羽毛一点都不漂亮/一只说:你的歌声难听沙哑//一只说:你常爱骂人不讲礼貌/一只说:你就爱捣乱纪律太差//夜已深沉/连虫子都已睡去/只剩下这两只小鸟还在吵架/……”然后是“大森林”的批评:“吵得大森林直摇头/沙沙 沙沙/这两个孩子不讲公德/真不像话,真不像话。” 恰到好处地集诗性、幻想性、趣味性与教育意义于一炉。类似的儿童诗佳作还有《风的舌头》《狮王醒悟》《瞪眼》《年轮》《飘流瓶》《鲜嫩的早晨》《风的舌头》《树洞》《顶牛》等,立意新奇,创造了一批生动活泼的新意象,把儿童们的“爱、关怀、悲悯、争强好胜、富于幻想、同情、理解、友谊、善意、宽容”等多种情感因素借动物呈现出来,在童趣、情趣、理趣、幽默甚至讽谕中蕴含审美的愉悦。
唐德亮的儿童诗歌大多倾向于浪漫主义,恰如黎明时分的植物,充满“鲜嫩”“水灵灵”的感觉。他的小长诗《选坏蛋》,最后动物们选出的坏蛋竟然是经常偷伐森林树木的人。更“没想到盼来的/是他们选出的那几个坏蛋/又背着长枪利斧闯进山林/没想到盼来的是一场灾难/连着一场更大的灾难”。幽默风趣中透出沉重,发人深省!动物们开大会选坏蛋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离不开先期情境设计的浪漫设想,离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想象与现实主义情怀简直寸步难行。
《住进小木屋的梦里》中的作品注重儿童的童趣天真,形式上有抒情诗、叙事诗、童话诗、寓言诗、科学诗,还有童谣等等。长诗《羊,或者狼》可以归入童话诗。诗作一上来就点明了世界的丰富多彩:“大千世界丰富奇妙”“有千奇百怪的飞禽走兽”,而那个“动物所”的孙博士呢?“不惑之年忽发奇想/将最凶残的狼/嫁接最善良的绵羊/将会产生什么物种”?这就开始了童心的天真好奇。最后试验出来一个“怪胎”,有时像绵羊一样吃草,有时暴露狼性,甚至狼性占了上风:“它用尽力气向前一扑/那只母羊成了它的美餐/……心满意足拔腿走人”,但是瞬间它羊性的善良又复甦了:“忽然,它不由打了个寒颤/……/它震惊,颤抖,痛苦”,于是“羊性渐渐复甦/将头撞向一块巨石/额头上的鲜血/溅红了一个血腥的早晨”“这是一只羊的传奇/也是一只狼的传奇”,“既有狼性的沉沦/也有羊性的觉醒”。充满天真的童性又耐人寻味。再如《住进小木屋的梦里》:“冬天,深山里的那间小木屋/披上一身银毡/进入了一个长长的梦季”,于是“小山羊”“小山鸡”“小黄莺”“小狼”“小山鹰”依次住进小木屋的梦里,小木屋呢,分别给它们“草地”“锦衣”“金嗓子”,“搏击风雨的双翅”,还改变了狼的“嗜血吃肉的坏秉性”,于是待到“雪化了”,春天到了,它们走出小木屋,“扑进彩色的春天/开始了新的生命之旅”。抒发天真的生活理想,又很符合小动物们的喜好特征。《年轮》属于逻辑性与哲理性比较强的童诗:“它的年轮是一个秘密/藏在树身内的年轮里”,这是科学研究的定论,因此它应属儿童科学诗,但仍然非常天真:“有了它们,才有/山的苍翠/鸟的奏鸣/大地的生机”。《采露珠》是童话与生活的结合,但又充满极大的浪漫特质: “让大地之精华/捧在我的小手心上”,“但采摘到露珠美丽的梦/装饰在我记忆之中”。而《树洞》特具生态意识。很多老树年久朽腐而形成洞,很多还成了鸟窝之类,但这个“树洞”显然更加童趣化、故事化与诗化,“狐狸在里面住过”,还在里面生了“一窝小红狐”,后来兔子躲避狼在“树洞”住了“三天三夜”,“告别树洞”时“眼中滴下了发烫的泪珠”,“流浪”“无助”的小野狗呢?看见树洞便“在这儿安家落户”“白天,到村落觅食/晚上,在树洞里美滋滋地/做梦、打呼噜”,这既是想象,又颇符合生活中的真实,符合流浪小狗的特点。“受伤的小鸟”也在树洞住过:“它给老树欢乐的鸟鸣”,直到鸟妈妈找到小鸟。而如今呢?树林毁了,动物们无树可依,“老树怀念着快乐的时光/守望着,守望着”……一幅动植物世界的和谐画面,令人向往、怀念,自然生态的毁灭,实在令人悲伤。《瘦月》想象奇特:“不知被人撕去一大半/还是被兔子咬了一大口/或者缺少食物营养/这月儿是这么瘦削,苗条”,开头四句完全是孩子的心理与想象,令人不禁要将全诗读完。全诗意境优美,给人以生动的美感。诗集《住进小木屋的梦里》的不少诗歌具有童话与寓言的特征,值得研究与借鉴。有的诗作还有节奏性。如《狮王醒悟》:“它前天打伤狗熊/今天咬死老狼/昨天赶走野猪/今早吓跑羚羊”,“前天”“今天”“昨天”“今早”,“打伤狗熊”“咬死老狼”“赶走野猪”“吓跑羚羊”,一路对偶,押韵,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儿童对音乐的敏感几乎是本能的,先天的,这样的诗音调和谐,能刺激儿童的听觉等感官的协调参与,引起他们的心理快感。通过韵脚的变化、句式的错落有致,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形成全诗的回环整齐的美感,适于孩子们唱诵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