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评粤好 > 批评进行时

西 篱|那个我们一直在寻找的陌生人

——读《今夜把事物分开》

更新时间:2022-02-18 作者:西 篱来源:广东文坛

我对孙夜的诗歌熟悉,对他本人很陌生。无论在诗美和哲思、审美等方方面面,孙夜诗歌艺术特色鲜明而饱满、完整,到达了一个自己的高度。

虽然没有什么联系,熟悉他的诗歌,竟也感觉对他有着知己般的熟悉。我想,这是诗歌的魔力,诗歌袒露我们内心的秘密,讲述我们精神的历程,让灵魂与灵魂相遇。就像大地上各自蜿蜒曲折、汩汩流淌的河流,一旦汇聚,就发出更响亮的歌唱,一起奔向共同的方向,忧郁在暗夜里也发出了美丽的蓝色光芒。

所以,河流总在寻找河流,灵魂总在寻找灵魂。

陌生人

对于庸常聒噪的现实,孙夜是个陌生的人。

他摒弃了世俗的一切,同样被世俗所忽略,更多在自己精神的家园里,处于游离状态。

当我们安静下来,挣脱迷惘,他就成为那个我们一直在寻找的陌生人。

半个多世纪前,荣格的《寻找灵魂的现代人》就对现代人进行精神心理探索的痛苦进行了描述。时至今日,我们的心灵上的这种艰难不但没有减轻,甚至因为处于技术的巨大阴影下,我们的丧失更多,对意义的寻找越加迫切和重要。当我们面对诗歌,渴望从中获得本质的提示和线索。

对于《黑暗中杯子的亮光》这首诗,可以有很多种解读。

……

总有更多的事物我无法命名

像扩散的水纹

看得见   抓不住   一直在消逝

只有那弧度停留下来

像一个透明的杯口,渊深无底

一切都在急速地消逝

我来不及与你沟通

来不及留下正确的身影

                     ——《黑暗中杯子的亮光》

选取这一段,是因为它所表达的那种神秘和不确定,和我们内心对陌生人的种种揣度,具有一致性。

而《今夜我要把事物分开》,是个审美奇特、具有强烈的形而上特征的作品。

今夜的月光经过这里

如同突然想起一个名字

我要停顿一下  像一个标点

我不想把这个句子拉得太长

我要花站在左边

果实站在右边

我把烟和烟雾分开

把睡与睡眠分开

在月光经过的时候

今夜  我要把事物分开

月光没了  我也就走了

                       ——《今夜我要把事物分开》

这首诗中的那种超自然和超现象,诗人的那种超感觉,不但不突兀,反而带给我们一种似曾相识的美妙感受,这是个有魔性的作品。

诗歌是心灵成长的历史。小时候在寂寞的乡村,总渴望见到陌生的面孔,见到一个可以将我们领向陌生的道路、领向未来的人。同样,在物质过于丰富庞杂、信息过于喧嚣、科技将人变傻的当下,我们同样渴望陌生人的出现,渴望解除禁锢,击退媚俗,去到可以长长地叹息、可以联想起永恒、可以成为赤子的地方,哪怕它只是一个梦乡。

我想,孙夜的诗歌,具有这种无形地存在的力量。

自我、时空与存在

格非等教授说到孙夜诗歌中的沉思和黑暗,并无意识形态方面的喻指。我突然联想到诗人的名字,孙夜是一个简单正常的名字,但似乎必须是诗人的名字。

在我看来,黑暗和黑夜,是他冥想的一个状态,也是他对于色调和时空的审美需求。就像我们在阳光较少的冬季容易进入创作,在昼夜交接的零点出现灵感,而在过于明亮的环境里却容易精神涣散。

在带有忧郁色彩的暗色调里,黑暗并不是纯粹的黑暗,而仍在散发着光芒,诗人的意识在各种事物的内部和外部流动,诗歌的灵魂的存在,超越了肉体实有的存在。这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感知和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美妙的过程。

我猜想,孙夜是一个不太强调自身存在的人,就是人们所说的低调的人。因为他有诗歌。写作的人,总认为意识中、作品中的存在,远比现实的存在更真实,更有价值和意义。这是文学赋予我们的特权。

孙夜的诗章里携带着我们记忆里无数美好的情感和经验,以及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乡村,故园,庄稼,房舍……以及爱。激烈的和柔弱的爱。因爱而带来的忐忑和伤害。

又要到九月了

打着漩涡没有下沉的九月

那片远离丛林的落叶

会不会继续漂流,飘向哪里

在高海拔地区

有飘动的白色的云

指引着河流,经过山脉和村庄

磕着长头进入湖泊

进入被人瞩目被人遗忘的九月

                          ——《九月》

《九月》中的“你”,可以理解为“我”,作者自己。

《一片黄叶子》也是反复被大家提及的作品:

我要在你的水面多漂一会儿

那是我特意准备的黄

我总想为你发出金色的光芒


我忽略了我来自哪片森林

哪一棵树

成为一片具体的叶子

只为方便伴随你漂流


沿着你的方向

穿过多少落英和缤纷

我保留了我的色彩

只为你这平静的水面

我多么迷恋这份平静

在我《我想要的房子》里,孙夜终于给我们描述了他理想的“世俗”生活,房子是在山峰上,食品都来自于天堂,是木制结构的没有任何工业污染的大房子,阳台宽敞,后院辽阔,仁人义士众多,食客三千,自由行走。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时代,养士是上层社会的时髦,也是贵族人格魅力、实力强大的一个标志。而门下食客超过三千的,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

这里,我看到了孙夜的一个情结,关系到他的自我和存在,也是他的精神处境的界定与选择。一座好房子,卧室里的床很大,连接着草原,夜里有月光,午后有百花盛开。孙夜说,这是一座可以背着行走的空房子。如果真可以穿越,我相信孙夜一直处于穿越的状态,要么在春秋战国,要么在唐宋元明。

这种时空与存在的错位或者说分离,在孙夜的诗中比比皆是,比如《我的马匹》《出梅林关》《完整的坐姿》等等。《完整的坐姿》最后一句“在哪里我的都无法接近自己”,突然让我领会到孙夜的茫然和疼痛。

此外,他的《白狐》系列作品,让我们看到,即使是对爱的理解和期待,孙夜也是处于另外一个时空里的孙夜。在这个系列里,他对月光的白、雪的白、白狐的白的迷恋,和他对夜的黑、暗的光的深深沉浸,一样地指向他某种特别的审美和特殊的精神境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黑与白是一致的,它可以是如水无染,可以是幻有,也可以是空,还可以是轻与重。

万物有灵

说孙夜诗歌中的万物有灵,不止于他对存在的展示与讲述的物化处理,而在于他将万事万物带入诗意境域,导致人与物的空有相趣、言意相荡。基于此,他在诗境中与万物就有了特别的沟通,那些千百年来被人忽略甚至践踏的草木,也有了灵魂并时时被他感知,获得诗人的尊敬和赏识。

我忘记给花浇水了

它站在阳台上,沉默不语

望着窗外的人流

也望着阳光下的荔枝园

沉默不语

我从四川出差回来

我忘记给花浇水了

阳台上,它站着枯死给我看

自己,枯死的

                          ——《我忘记给花浇水了》

这哪里是花啊,它比人更独立,更坚持,甚至是以付出生命为代价的守望。

此外,还有麦子,杨柳,油菜花,向日葵,玉米叫伤,榆叶梅叫唱,河流要流经地板,鲜花要开出草的味道,像阳光一样,万物要继续生长。不只是与植物亲近,也不仅仅是将自我投射到植物身上,赋予它们人格和生命。这里呈现的,是孙夜对整个世界的渴望,是他诗歌中更为深层次的博大而古典的品质。

空门

要完整解读孙夜的诗歌,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他造就了一个世界,不是与现实平行的世界,而是像《浮士德》那样不断上升的世界。

我们很难用什么主义来给孙夜的诗歌贴标签。他的感性如此充沛,他的理性又是如此强大。

正如他说秋风是可以搅动的,同时他又说个人的爱情无法感动他人(《秋风》);他叫我们看,那些蓝色的山峦无法渡河而来,亭亭玉立的玉米只能跟在麦子后面沉默不语(《玉米穗》)。他有将房屋连接天堂、将睡床连接草原的无所羁绊,同时与生俱来的悲观又给他打下难以忽略的烙印。

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孙夜的诗歌中,一些奇特的意象似信手拈来,却令人难忘。

比如这首《风衣的行走》:

是挡了风的吹

还是因风你才飘逸

总之是叫了风衣

然而注定要落些风尘

有朝一日诗人从里面逃走

你仍在途中

一个米黄色空门

走不近

走不进

走不尽的

而途径仍然很多

空与有,实与虚,风衣与人,人与行走,逃跑和驻留,行走与途径……这首玄妙之诗,带给我们奇特且无穷尽的想象与联想。

而《把我的烟斗拿来》可能算是孙夜最平和的诗章:“等我老了/你就这样照顾我/好吗/……我们不再结交新朋友/所有的陌生人/都是亲人”

这首诗充满对生命、对两性关系的省悟,对存在的省悟,对岁月、对这个世界的谅解。它令人想起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总而言之,孙夜的诗歌所呈现的个体存在和精神世界,是复杂多面的,我们在阅读诗人种种精神遭遇的同时,犹如镜像之观照,能拽出一直隐藏在现实外套里的灵魂,有急切地与他呼应的渴望,有分享他的歌唱和忧伤的渴望。

诗人其实是非常克制的。他的诗歌简短,总是断然收尾,语言简洁又坚实,每个词语都不可随意更换。

他带给我们一种既宁静又不安的感觉。进入他的诗歌,你会心怀向往,同时又有那么一点担忧,怕被他带走。

他就是孙夜,那个我们一直在寻找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