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听一曲行云流水的温婉

——《清风明月前》诗集的感觉美

更新时间:2022-02-17 作者:赵南成来源:广东文坛

蝶舞清风是一位温柔清秀的女诗人,她的谈吐优雅而又内敛,处事却干脆果断,使人想起花丛中蝴蝶的飞翔,轻盈而又活跃,扇起阵阵清香,像极了她的微信名“蝶舞清风”,以至我一见她就想到蝶舞锦绣的美丽,相识三四年了,总记不起她的本名叫吴小玲。她的诗,也有这种蝶舞清风的轻盈、飞动的美丽。例如这首《夜阑珊》:

海风,抚平千堆雪

水之镜像慢慢退去喧嚣

 

水平线将水天缝合

拉开夜的深邃

 

夜未央,月一盏

听一曲行云流水的温婉

 

掬一把月色,抒一笺眷恋

海的深沉和浩瀚收纳唯美和沧桑

诗行如蝶舞般优美,“听一曲行云流水的温婉”,但这种温婉中却有雄壮激荡之力,可使海风“抚平千堆雪”,指的应该是使千层浪花平息了,海风劲吹应是波涛汹涌,怎么反而会“抚平”呢?这就是诗的精妙之处,现实与想象虚幻性的矛盾形成了诗意,这种非现实或超现实往往却从本质上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激浪滔天吗?海风吹过“抚平”了,平静如“水之镜像”,倒映着万里蓝天,这种明丽温婉是诗人用感觉写出来的,不可能的现象形成了最真实的柔美,这就是诗的神奇之处。不仅如此,“抚平”后“宁静的地平线”还要将“水天缝合/拉开夜的深邃”,使宁静的柔美向深处扩展,空远辽阔起来。

顾随先生在评论静安的词“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时说:“一个人只要有思想——岂但有思想,只要有点感情——岂但有点感情,只要有点感觉,便不能与一般俗人相处。”可见诗人(包括艺术家)与俗人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感觉,有了感觉,就可以以激荡写温婉,于柔媚寓雄奇。

蝶舞清风对万物有着敏锐的感觉,即使江边对酒赏月,也是“临水,坐一湾新月”(《人间微醺》),“坐”到月亮上去了,可能吗?不可能才是好诗,请看这首流传己久的儿歌:“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选进小学课本了,凭感觉写出的好诗。

前苏联学者什克罗夫斯基说:“艺术的存在帮助我们恢复对生活的感觉;艺术的存在使我们感觉到事物,使石头变得像石头那么硬。”此话颇有深意,人类长期与石头接触,由于太熟悉了,对石头的具体感觉反而被丢弃,仅仅作为一种概念物存在于人们的头脑里。而艺术(包括诗歌),却运用具体化手段,重现了感觉中的石头的形态和性质,从而恢复了人们对石头的感觉,并把感觉强化,提供一种更新颖的方式引领你去感觉世界,使你在感觉中产生愉悦,从而产生了感觉的美。

蝶舞清风用“抚平”“缝合”,使海风更象海风,写出了海风的神韵;用“坐一轮新月”,使月亮更象月亮,突出了月亮的皎洁和亲切。读罢蝶舞清风诗集《清风明月前》的约150首诗,觉得大多数诗都充满了类似的清新乃至新颖的感觉,给诗坛带来一股芬芳新鲜的清风。

我很喜欢这本诗集中一些画面清新而又充满禅意的诗句:“心若无尘,清风自来”(《一叶莲》);“阳光不请自来/俯下身/深吻花瓣上每一滴晨露”(《陌上花》);“看茶叶在水中舒展,翻/沉时坦然,浮时淡然”(《茶趣》)。“自来”是一种心随物念的境界,“坦然”“淡然”已神超于物,这些诗句开始进入“色空说”了。诗人的感觉有两种走向,一种是平行的,如前面举的《夜阑珊》等两首,而这些诗句却是纵式的、向上的,升华到精神层面上,因而诗意深刻,含蓄耐读。这些“上升”的诗句生动地印证了艾青的论述:“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吸引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一种‘完成’的艺术。”由于有的诗已达到精神层面的“完成”的艺术,这本诗集的感觉美更加生动鲜明,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