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评粤好 > 批评进行时

杨璐临 | 永不泯灭的“这情感”

更新时间:2022-02-07 作者:杨璐临来源:文艺报

近日,香港著名作家潘耀明先生撰写的非虚构文集《这情感仍会在你心中流动——名家手迹背后的故事》(简称《这情感》)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6万字,加上插图、手稿、书画、信札的影印图片等,洋洋洒洒454页纸,配以墨绿色的装帧设计,俨然一座精美厚重的人文知识和精神宝库。翻开细品,其真挚丰沛的文人情感、跌宕起伏的文坛轶事、多元开阔的国际视野纷至沓来,仿佛一支古朴悠扬又时尚灵动的曲乐,时而雄浑阔远、感天泣地,时而低回沉郁、婉转哀愁,让人应接不暇、叹为观止,又邈思顾盼、欲罢不能。

3e37d906-d316-4edf-9614-3c8596e53674.jpg

真挚丰沛的文人情感

古语有言:“诗缘情”(《文赋》)“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文心雕龙》),可见“情”自古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文学生产机制而言,“情”构成作品的重要来源;从文学接受角度而言,“情”又构成作品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其中蕴含的真情实感激发读者内心的波澜,引起思想与情感的共鸣。《这情感》以“情”为脉络主线,贯穿连缀76篇散文随笔,展示了中国现当代名家大师们真挚丰沛的情感世界。

对祖国的忠贞热爱。文中访谈记述的对象不少是新中国成立前即已成名的文学大家,他们受五四新思潮的洗礼,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目睹并经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楚和辛酸,有的还参加过爱国救亡运动(如老舍、冰心、俞平伯等),“文革”时期先被批判后又复出,虽然历经世事的沧桑巨变、人生的沉浮历练,并遭受个人的屈辱和伤痛,归来已是古稀之年,却始终保有对祖国母亲的热爱。正如著名爱国诗人艾青的诗句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80年,已届七十的艾青在写给潘耀明的诗句中仍豪气干云:“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满怀对中国未来的希冀和信心。

对文学的坚守向往。文学创作既有天赋的成分,更离不开后天的勤奋努力,而一代大师的诞生,背后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守付出。比如俞平伯二十出头即完成了著作《红楼梦辨》,后来受到批判仍未放弃,历经70春秋终成享誉海内外的红学大师。年届八十的萧乾和夫人文洁若毅然肩负起翻译世界名著《尤利西斯》的重任,经过4年异乎寻常的艰辛付出,终于完成了这项浩大工程,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励志佳话。

对生命的虔诚敬畏。文学的功用,往往被认为在于对人的感化教育,而感化教育的力量很大程度来自于对生命的虔诚敬畏。如被称为“人民作家”的巴金,始终把“真”与“善”奉为圭臬,坚持“忠实地生活,正直地奋斗,爱那需要爱的,恨那摧残爱的”。“文革”后,面对自己犯下的违心之失,巴金敢于直面历史,剖析自我。巴金逝世后,潘耀明将这一噩耗转告时在英国的金庸,对方在悼念文章中表达了对巴金人格和作品的深深敬意,对其道德文章《随想录》更是推崇备至。

诚然,“这情感”也是潘耀明的情感,其中既有对中国文学的崇敬向往之情,也有对前辈师友的崇拜仰慕和感恩铭记之情,以及对文化事业的坚守奉献之情。由此我们看到撼动人心的锦绣文字、如若珍宝的书信札记、富足辽阔的精神世界和屹立不倒的精神丰碑。这是文学带给潘耀明的馈赠,也是文学带给我们的馈赠。

跌宕起伏的文坛轶事

非虚构人物传记在中国文学具有悠久的传统,《史记》的“本纪”“世家”“列传”等即被认为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开端鼻祖和优秀典范。《这情感》虽不在纪传,但如副标题“名家手迹背后的故事”所言,记载了不少雅趣轶事、异闻奇录,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不同视角和侧面勾勒出30多位名人大家的精神肖像和神采气质,这也是该书的主要魅力和趣味之所在。

提起文人雅趣,往往绕不开琴棋书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家自然也不例外。比如沈从文、俞平伯、汪曾祺等都是文人、作家兼书法家。老舍的爱人胡絜青在创作之余,还是一位造诣颇深的画家。“童话诗人”顾城不仅诗艺超群,还擅作画,且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笔者在讲述这些雅闻趣事时,并非旨在志异,而是与其创作、品性等结合,以探求文学艺术与为人处世的内在关联和隐秘。如胡絜青的习画之路培育了她艺术家的道德规范,成就其高雅纯洁的生活情趣和老实低调的做人原则。顾城的画作和其诗作、为人一样,追求至纯至真,体现了对现代主义的反叛,也暗藏了和现实世界不可调和的冲突矛盾。两种截然不同的志趣习性映照了南辕北辙的命运走向:一个淡雅如菊安享晚年,一个黯然凋零并给身边人留下无限伤痛,足以为后人所深思。

除了写意纯真的一面,还有人物的坎坷遭遇。比如顾城在新西兰为求生计饲鸡卖蛋,因被邻居投诉当局而收到养鸡禁令,后来竟充当刽子手日杀百鸡,对此文本都予以如实记叙,且始终保持平稳克制的笔调,让人物的窘迫无奈和无助苍凉得到恰到好处的呈现。于是,朴实的文字也具备深刻的力量,平凡的语词也泛起内心的波澜,在大时代背景下踽踽独行、飘然卓立的“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固然,这些跌宕起伏甚至离奇的情节里,也不乏作者的痛心喟叹(如对于顾城杀妻自戕的悲剧),但叙述笔致从不越轨偏废,此又见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性的体察洞彻。

多元开阔的国际视野

凭借独特的地域和区位优势,香港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也是中西文化交汇的重要窗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迎来了春天,文学的对外交流和发展也迎来难得机遇。一方面,不少内地作家应邀赴港或经港赴境外交流,如“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新加坡国际文艺营”等,与香港结下不解之缘。另一方面,香港的出版传媒界人士也有机会来内地访问交流,这些都为潘耀明的拜访之路提供了便利、打下了基础。

潘耀明生于福建省南安县,10岁随母亲前往香港生活。中学毕业后进入报业工作,历任《海洋文艺》编辑,香港三联书店编辑部副主任、副总编兼董事,期间赴美留学并取得纽约大学出版杂志学硕士学位,后受聘于金庸掌舵的《明报》系统,担任《明报月刊》主编长达27年(期间追随金庸策划文化杂志,后重返《明报》)。长期的编辑出版生涯培育了潘耀明多元开阔的国际视野,金庸“承传文化薪火”的理念更对其产生深远影响。加之自身对中国作家作品的长期关注,多年来身处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始终坚持传承与发扬中国文学和中华文化。

在结识拜访文学大师之路上,潘耀明不仅是编辑,还是晚辈、学生、朋友。在他们访港或经港期间,潘耀明常常陪伴左右,身兼导游、讲解员、摄影师等多重身份,其热忱常常让作家们感动不已。不仅如此,潘耀明还具备极高的文学修养,并深谙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每每论及头头是道,这也是作家们与之鸿雁不绝,并纷纷把自己的文章书稿托付发表的重要原因。对于这份信任和重托,潘耀明视若珍宝,并通过自己在出版传媒界的人脉资源推广传播,让读者有幸目睹大家们的风采。如巴金的《随想录》(繁体字版)、卞之琳的《雕虫纪历——1930-1958》(增订版)皆是他在香港三联书店时出版的,经由其编辑发表的文章更是不计其数。

如今,《这情感》里的大师巨星们多已陨落,曾经青涩内敛的文学青年也已年届古稀。然而,作为《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兼任香港作家联会会长、世界华文文学联会执行会长等职务的潘耀明,依然活跃在国内外各种文学现场,为国际文化交流事业奔走鼓呼。面对应接不暇的采访访谈,他总是温文尔雅、笑容可掬,尽显中国文人敦厚儒雅、恭敬谦卑的风度气质,仿佛还是文学道路上孜孜矻矻、奋发以求的青年。是的,纵使时光飞逝、物换星移,但大师风采仍在,少年之心依旧,正如潘耀明的笔名“彦火”一样,“这情感”激情似火又温暖如春,向世间展现许多美好,呈现无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