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风雨香江情与思》自序

更新时间:2022-01-11 作者:杨健来源:广东文坛

作为一名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工作人员,从2013至2020年,我在港工作、生活整七年。能有机会来到香港,参与“一国两制”实践,经历风雨香江挑战,体悟“东方之珠”魅力,探究多元文化奥秘,我感到非常荣幸,这是我人生难得的经历和宝贵财富。

20多年新闻记者生涯养成的职业习惯,让我在工作、生活和交往中,总爱用记者的眼光来观照眼前的事物、留意交往的对象、留心珍贵的瞬间,以记者的敏感来观察经历的事件、思考遇到的问题、珍藏人生的收获和启迪,因而有了这本书中的59篇拙作。

香江七年,是因缘际会、收获情谊的七年

由于工作关系,我结识了许多香港体演文出界和政界、商界、社团、基层的朋友。有的引为良师,时时祛衣请业;有的清交素友,彼此志同道合;有的工作联系,七载协力同心;有的以文会友,相互取长补短;有的生前未能谋面,但却慕名有时、神交已久。

为什么选择写下这些人物?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他们是爱国爱港的领袖人物,为实践“一国两制”作出了巨大努力和杰出贡献,是为我敬重的人;二、他们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实践者、推动者、奉献者,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殚精竭虑,成就卓越,是令我景慕的人;三、因分工联系体演文出界别和传媒、智库工作,他们与我联系较多、交往较密、交流较深,是留下故事较多的人;四、因出席某场有意义活动,被其中的感人瞬间、动人场景、趣味过程所吸引、所感染、所打动,使我夜不能寐、欣然命笔的人。他们都不是完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但都有其可崇可敬、可追可学的一面。

饶宗颐的名字早就如雷贯耳,由于工作关系,我得以每年去探望饶公、问候饶公,从他身上感悟学习令人崇敬的卓越学识、高洁品格和爱国精神;摄影大师陈复礼虽谋面很晚,但由于爱好摄影的缘故,他的名字和一幅幅如诗如画的摄影作品30余载念兹在兹,萦绕于心;写金庸既是因了那次难忘的送别,更是源于年少时的武侠梦,金庸作品曾经带给我层出不穷的轻松、愉悦、紧张、激动的美感;每次向朋友说起“曾宪梓”这三个字,我的内心无不格外感佩,无不肃然起敬,感动于他的爱国之深,敬佩于他的报国之真,我由此写下《赤子之心》一文……

其实,香港可书可写的人物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是港人“狮子山精神”的杰出代表。什么是狮子山精神?我理解,就是刻苦耐劳、勤奋拼搏,逆境自强、永不言弃,灵活应变、大胆突破,团结奋斗、同舟共济……一代代香港人以自己的实践诠释狮子山精神,并为狮子山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香江七年,是打开视野、收获新知的七年

工作在香港、生活在香港、发现在香港。“一国两制”下的香港,风景多彩、生态多样、文化多元、信仰多种。香港是富豪、老外趋之若鹜、接踵而至的购房居住地,也是平民的行山、游泳、烧烤、露宿之地;香港是宗教信徒们“拜观音”“祭妈祖”和“摸财神”的烧香祈福之地,也是各国游客乐此不疲的旅游观光、拍照打卡、购物消费、品尝美食之地,人们在这里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虽然反中乱港分子策动了一场“修例风波”,香港一度法治被破坏、秩序被损毁、文明被损伤,但无损香港中西融合、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特质,无损香港仁义忠孝、厚德载物的中华文化基因。

来香港工作,让我得以每天在浅水湾晨泳,搏击风浪,酣畅淋漓,我因之写下《浅水湾的晨曦》一文,记载数年来亲身经历、久久萦绕于心的一些人物和事件、美丽和感动;香港是美食之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但我最喜去香港粥店喝粥,缘情体物,我写了《香港食粥记》,记下了粥的变迁和传承,我的观察和感受;香港每年都出现台风,印象最深的是经历“天鸽”十号风球,它让我理解了狂风怒号、地动山摇的真正含义,更让我窥见香港应对台风行动快速、机制灵活、执行有力的经验;香港特区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2008年2月开始引入“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先后推出五期19个项目,我去过饶宗颐文化馆、元创方、大馆、雷生春、美利楼等部分活化项目考察学习,写下拙文《保育与活化》,推荐香港文物保护的新理念、新做法……

我还写了其他一些在港所见所闻、所观所感,以记载在港七年所感知的香港人的文化传承、专业操守、管理经验、服务理念、规则意识、长寿之道等,推介香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注重法制化、讲究精细化、运用科技手段、发挥多主体作用等理念和做法,更透过一个个侧面见证香港市民与内地民众同祖同根、同语同文、千丝万缕的联系及中华文化在港世代相袭、百叶相续、融入血脉的不绝传承。

香江七年,是拨云见日、收获启迪的七年

“一国两制”进入五十年不变的中期,也进入深水期、攻坚期,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这一时期,先后经历了2014年非法“占中”、2015年“政改”、2016年“旺角暴乱”和立法会选举、2017年行政长官选举、2018年“一地两检”本地立法和取缔“香港民族党”、2019年“修例风波”等重大事件。特别是2019年的“修例风波”,成为香港各种内外矛盾的总爆发,事件的复杂性、持久性、破坏性前所未有,特区出现了回归以来最严峻的局面。

龚自珍有一段警世名言:“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这段话至今读来,仍然振聋发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如果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就不知道如何选择前行的方向,就不知道如何面对过去、现在和将来。香港问题的一个重要症结是教育问题。香港教协被反对派势力把持,蜕化成为一个鼓吹“反中”“反政府”的组织;“通识教育”科无教材、无标准、无底线,以致“黄师”作乱,颠覆历史,颠倒黑白,祸害学生。这段时间,我写了一些时政述评,试图给香港青年人讲明道理、辨明是非,陈明要害、阐明底线。

“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语无味。”这是北宋诗人、著名书法家黄庭坚对阅读的感悟。读书可修心养性、培雅怡情、明智增才、开阔眼界。来港后,我见缝插针地读了一些港版书,但因工作忙,所读之书仍觉太少太少,读书境界更远未达黄庭坚之万一。我阅读了部分有关香港历史文化的书籍及一些法律文件,使我进一步明晰了香港与内地同根、同脉、同魂,香港与国家不可分离、不可分割的历史必然性。我由此写下《关于一个“伪命题”的辩驳》《“港独”歪理站不住》等文章,阐述了香港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质,分析辩驳了有关“伪命题”的荒谬性、欺骗性,强调任何“港独”歪理谬论都是站不住脚的。

不可否认,由于教育误导、媒体抹黑,加之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接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导致部分香港青年陷入“积非成是”的观念误区,对内地产生隔膜、抗拒甚至仇恨心理。如何增进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增进香港青年对“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认识,是本人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香港回归20年之际,有人藉回归纪念攻击“一国两制”,我于2017年6月写下《也谈香港的变与不变》一文,在香港大公报和文汇报刊出,阐述了我观香港的六个“变”与“不变”,并指出,面对变与不变,香港人能做的就是沉着淡定、明辨是非、与时俱进。

这时期,我还通过参加全国“两会”和内地交流之行的思考,撰写了一些随笔和评论文章。一方面,讲述了内地在推进依法治国、实施三大攻坚战、深化“放管服”改革及推动全面开放、实施“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等方面取得的新进步、新成就,以传递中国理念和中国价值,提醒香港市民不为“浮云”所挡,不被谣言所惑,正确认识国情;另一方面,阐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进展、新飞跃,指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香港培育新优势、发挥新作用、作出新贡献的重大机遇,鼓励香港青年放下芥蒂,突破自我,融入湾区发展,呼吁内地有关地区和部门破除“大门开小门关”障碍,为香港青年解决融入湾区发展中遇到的学业、就业、创业等问题。

在港期间,适逢大学本科同学毕业30周年及《南方日报》70周年庆典,我应邀写了《我与中八〇的“六个一”》和《我与<南方日报>的第一次》两篇文章,又于母亲节和父亲忌日分别写了怀念父母的两篇文章,一并收入文集,以记录在港期间这段情感轨迹。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收入的文章都是我在工作之余、乘车路上、飞行途中的零散细碎时间里写下的,这些文章的每一个字几乎都是在手机上用右手拇指敲出来的,因而难免草率粗糙、视角狭窄、思考浅陋,敬请读者指正。

走过坎坷才能步入大道,经历风雨方可见到彩虹。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看到报道,香港经济显著复苏,结束了有记录以来最长的衰退期,我感到十分欣慰。《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的制定实施,使止暴制乱得以顺利推进;香港选举制度的修改完善,使“爱国者治港”得到切实落地。我相信,越来越多的香港市民一定会深切认识到,“一国两制”是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守住“一国”底线,才有“两制”活力;法治是香港核心价值,只有维护宪法和基本法,香港才有社会安宁,市民才能安居乐业;落实“爱国者治港”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解决香港深层次矛盾,实现香港长治久安的根本原则和有效途径;中国共产党是“一国两制”事业的创立者、领导者、实践者和维护者,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维护“一国两制”和香港的光明前景、市民的根本福祉。只要市民坚信“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是香港本土价值与本土利益的最坚定捍卫者、香港市民生活的最大守护者、香港繁荣稳定的最有力维护者,秉持狮子山精神,顽强拼搏,香港就能把握时代潮流,继续迸发生机和活力,美丽的“东方之珠”必定绽放新的更加璀璨的光彩。

是为序。

                         2021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