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评粤好 > 批评进行时

梁凤莲 | 光阴的故事,岁月的留声

——有感于曾丽琼散文集《时光里的行走》

更新时间:2021-12-17 作者:梁凤莲来源:广东作家网

1

当我们有足够的时日回过头来,当大段的经历和过往铺陈在我们脚下,让我们全景俯瞰,从容打量,多半这个时段,已是将近已近知天命之年,已是有千头万绪、百般滋味可供一一诉说,亦可供一一回味了。

岁月虽飞逝,亦留声,光阴虽无情,亦有故事。书写其实就里用创作的方式,去筛选记忆中以及经历中一些留下印记的、有所触动与感悟的人与事,把它作为自己亲临其中亲历丢失的密码,留给自己和同道者一个值得保存和分享的印章,如同阿尔贝·加缪所说的:“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而是能在苦难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

我愿意相信这也是因文学结缘认识了几十年,也一直读懂她坚持写作了几十年的丽琼的初心和初衷。

如是,我从不怀疑艺术对人生过往的作用力,这权且是一种信仰或者是一种执念。所谓生存,所谓经历,无非是起起落落、得意失意、中心边缘之类,而生命的过往带给每个人却是不一样的况味,如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特的,也是成为每个人一生的注脚和永难忘怀的记忆,无论是此在的零碎,还是远方的行走,无论是白云苍狗般的领悟,还是流泪流血的教训。

丽琼的的书写与结集是一种托付,把一个人对成长过往、职场甘苦的另一种期许,以自己心仪的方式作了不一样的很文学的呈现和表达,这无疑就是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和洒脱。

确实,普通的个体很难改变世界,甚至是周围的处境,但足可以改变自我,尤其是无法低估的内在世界。谁都说不清心灵的力量,或者说灵魂的作用力,会让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如何充盈饱满、如何活色生香,会把一个人的心神带往何方?会让一个人的灵魂插上翅膀,飞升到世俗里无法企及的另一个世界。

所以,对文化艺术的尊崇,历来是一种最高贵亦是最有尊严的一种信念。尘世间免不了烟尘滚滚,江湖里免不了龙蛇混杂,而艺术的审美之境,却可以让脆弱而无助的内心,得到救赎、得到力量、得到安慰。

我试图去解析这种选择,是因我的执迷亦是如此因缘交互。

其实,早就有对此而展开的极致之言,据说每一个被生活淹没的人,每一个被日常琐事牵绊的人,每一个热爱文学与写作的人,都会在被誉为心灵安慰剂的美国的作家雷蒙德*卡佛的言论里,找到共鸣,他说到:“我觉得文学能够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匮乏,意识到生活中那些贬低我们的东西,那些已经贬低我们的东西,能让我们认识到成为一个人,超越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所需付出的代价。我觉得文学能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并没有活到自己的极限。但我并不知道文学是否真的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我真的不知道。”

假设到了这种投入的地步,知道答案与否,显然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2

丽琼的书写里多的是托附,毕竟阅读与书写的空间永远都是星云万里、痴心相随的,只有真诚与礼遇,没有势利和背叛。

此外,另一个让人触动的,就是经由她的诉说与表达,所传递出来的谦恭。我向来认为谦恭是人的素养里最有品格的修为,谦恭呈现出来的是对世间事物的尊重和礼数。人生几十年,谁与谁的过往,都无非是来尘世打个转走一圈,而所有这些林林总总的擦身而过中,如若我们对相遇的人与事,都能持有此等的心态与自律,试想像,这何尝不是一个人间美境啊,善待万物,礼遇世间一切的赐予,还会有狐假虎威?仗势凌人?欺行霸市?党同仗异?颐指气使?目空一切?这些造孽的行径与祸根,都会得到有效的遏止的铲除吧。为什么人间不能拥有福地的氛围?为什么活在人世要向往天堂般的美好家园?

一言难尽,也无法罄尽,如是,谦恭便变得如此珍贵,也如此奢侈。一个人总是对能托付能热爱的东西心存感念,必然以此作为回应。感念此在的救赎与寄托,给琐碎庸碌的人生以怎样的摆渡,能在活着的劳作中的间隙,能被摆渡到那不可企及的彼岸,哪怕是只能暂留一时半刻,而对于心境的荒芜还是生机而言,那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甘泉雨露了。

所以,丽琼以此念去面对书写,自然就多了很多虔敬,而非是胡乱蔓延的图谋、算计、经营、谋划,那就坦然得很,也淡定从容得很,我手写我心,我心述我灵,那起码跟功利竞夺就自设边界的。

这些纯粹之举,在这个功利世道里,自然是稀罕的,也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对纯粹的笃定,也就可以觉得这世上还是存在着可以信俸的东西。

我向来认为,只有纯粹,无论是艺术人生还是烟火日常,才有可能把人引领至另一种状态,甚至是另一种境界,可以挣脱很多人为的羁绊,让人飞升到一个至境,然后就是怡然自得,甘饴欢喜。这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种福报,在纯粹的引领下,如是关乎文学艺术的,则可以让一个人超脱,如是关乎日常谋生的,则可以让一个人情趣满盈,内在的丰富与外在的知足常乐,此等至境,夫复何求。

3

所以,丽琼的自省与自谦,不是泛泛之言,而是视作一种修为。现如今,能有反省与自律意识的,并没有成为教养中必备的一种律例,所以,人性的诡异和缺陷,时常让我们生而为人,时时扼腕,时时生出警醒,所谓的退一步海阔天高,进一步万丈深渊,便是一个分明的告诫。即使是舞文弄墨,何尝不是这样的逻辑,贪欲与索取,会令原本的良善与边界全部沦陷的。我们经常所说的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还是一个经常能够验证的逻辑。

丽琼把几十年的光阴,凝结成一粒粒字,一篇篇文章,如同种子入土,在自我的三两分自留地里,去侍弄自己的春夏秋冬,种出自我的一片诗意,种出生存的感悟、行走的领略、面对人与事的触动,林林总总,共分五辑的书稿,共收录的111篇文章,一篇一篇树起了自我人生的一个个路标,留下岁月过往该留驻的印记。我在感叹丽琼的用心与用情,其实也是一种欣赏与喝彩。

人生如寄,幸而还有文学艺术的烛照与光彩,让我们的日子在流淌时也有了更多的风景,让我们的行走也有了更多的意义。

面对着这本书,刚好家婆平静地到了另一个世界。同是生活中让人触动的事情,我不能不作一些联想。她作为一个老师,在多年的退休生活里,阅读几乎成了她日常的消遣,听力不行,幸而文字还在拯救她的世界,给以足够的与外面世界连接的输送。我在心里送她一程,她用书本教育学生,也在用书本教化自己,我们何尝不期待这种安稳啊?人类积累起来的难以穷尽的文化艺术的巨大财富,足以让我们在纷扰的世道里,觅一个净寂的清爽之境,好度日,好化解,好养老,好归终。写到这里,不由得不眼含泪水。心愿之于世态,之于匆匆忙忙兜兜转转的人生,无非说简单其实很简单,说有幸其实也真的是有幸了。

能如此思考并面对,才算是领悟与教化而修来的力量吧。

如是,丽琼的读书、行走、冥想、书写,那都是在天地与内心里的探寻和经历,那是最被庇护的活法了。

面对书写,面对阅读,也许人可以成全自己的苍穹,让喜爱与欣赏的美好的东西,在这个神灵的世界里转动起来,不断接纳,不断生发。如是,一生也足可称之为丰盈与自得其乐了。


(梁凤莲,广州市社科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研究员,一级作家,博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州市优秀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