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以“诗”为名:十八位诗人手稿勾勒大湾区诗意长卷
更新时间:2021-11-29 作者: 黄宙辉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11月27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诗歌学会指导,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2021“在粤”系列活动:“放怀大湾区——湾区诗人作品手稿展”在广东省文化馆一楼展览厅开幕。
参展诗人包括:杨克、黄礼孩、卢卫平、张况、黄金明、江湖海、彭争武、方舟、李白云、唐德亮、刘美松、冯娜、谭畅、倮倮、世宾、阿翔、易翔、黎衡。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2月12日,并将在12月4日推出“放怀大湾区——诗歌朗诵音乐会”等配套文化惠民活动。
展出18位诗人近40幅作品手稿
新时代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日新月异,可期待的未来,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将矗立在南海之畔。
2021年“在粤”系列活动第二期就以大湾区诗歌为主题,集中展示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广州市作协副主席黄礼孩、佛山市作协主席张况、珠海市作协主席卢卫平等十八位大湾区代表诗人的近四十幅作品手稿。
诗歌可以涵养一座城市的灵魂,书写我们对生活的热望,也可以缔结枝叶相连、血浓于水的情感纽带。
展出作品中有杨克以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的地标景观为意象的《听见花开》,有黄礼孩描绘澳门市井街市风貌的《十月初五街》,还有张况以岭南深厚的历史文化为背景的《在梅岭赏无影之梅》等,用名家诗歌描绘粤港澳同根同源的岭南文化记忆,用诗韵引发大湾区的情感共鸣。
“作为我国文学艺术殿堂里一朵瑰丽的奇葩,诗歌无疑是见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腾飞的最美载体。”
广东省文化馆馆长毛凌文致辞时表示:“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十八位诗人们的手稿,组成了一幅诗句与意象勾勒出的大湾区诗意长卷。”
杨克在致辞中说,“诗歌手稿在数字化的时代会显得越来越稀少,也越来越珍贵。展览用十八位诗人的手稿,记录下我们生活的大湾区土地的方方面面,我认为是非常新颖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形式。”
展出的小学生诗歌季优秀作品
在展出名家名作手稿的同时,展览还以“诗意湾区,童心点亮”为主题特别设置了童诗板块,展出2021小学生诗歌季优秀作品。
小朋友们用稚嫩的笔触介绍家乡的美景美食、溯洄童年快乐的源泉、礼赞心目中的英雄和繁荣昌盛的祖国。通过诗歌,用孩子们天真无瑕的童心点亮湾区诗意,用他们童真的眼光和笔触,呈现粤港澳文化湾区的成长记忆。
诗人杨克畅谈新时代诗歌创作
展览开幕当天,参展诗人代表、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为市民朋友带来“放怀大湾区——新时代诗歌创作分享会”。
在现场,杨克介绍了中国诗歌、岭南诗歌、大湾区诗歌的特色和发展历程,并结合自身的创作感悟,分享如何以岭南文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背景,创作符合时代脉搏、展现时代风采的诗歌作品。
“新时代大湾区的诗歌创作,应该根植于这片土地,更要有国际前沿的视野,表达人类共通的命题。”杨克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科学技术和金融商业的前沿地,这些与当代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元素,却很少被诗人关注、书写。
杨克以《在华强北遇见未来》《在东莞,遇见一片稻田》等诗为例,认为运用现代的意象,照样可以表达乡土变迁、生态环保等链接个体与时代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