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评粤好 > 批评进行时

苟文彬 | 王威廉《野未来》:在现实与科幻间的探索

更新时间:2021-10-14 作者:苟文彬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野未来》是王威廉用文字在消费社会与科幻之间构筑起来的小说集。这是王威廉作为80后代表作家致力于先锋实验探索的一次检阅,不仅展现了其“极佳的小说意识和卓尔不群的叙事本领”(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希),更标示着其在当代文学的变革与创新中探索新文本创作的成功。

带有哲学辩证思维的集子及每篇文章的标题都值得研究。小说集以其中一篇小说《野未来》作为总题。对于未来,只要没有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天灾人祸,发展始终是向前的,未来只有更先进的科技、文化和文明,怎么用一个“野”字作前缀呢?这正是作家构思的巧妙之处,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在“未来已来”的时代,未来之科学发展不可逆转,日新月异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在未来科技中,不适应者只能野蛮生长,甚至被社会淘汰,被未来抛弃。

在《不见你目光》里,我们看到假人、影子和真人在现代科技的符号条码(照相机、摄像头)间转换,爱情在仿真的拟像面前,显得不堪一击,现实生活中的恋人就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视而不见,这种借助现代科技“窥视”带来快感的婚姻,还有什么真情实感?而在《地图里的祖父》《草原蓝鲸》里,我们看到了血脉里的亲情,前者借助地图定位到祖父出现的画面,来表达我对祖父的怀念,其实作家笔下依托着另一种孤独的乡愁,甚至对空巢老人的担忧。通过尚在人世的三爷和堂弟,不禁让读者反思,我们要关爱每一个活在当下的亲人,经常陪伴在他们身边,而不是借助定位系统、透过摄像头“观察”他们的生活,不要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后悔事;后者以南沙城市进程发展为依托,一位母亲从城市石屎森林进入幻境,穿越看到120岁的儿子,在外公与儿子之间切换“生死对话”。但你不觉得很奇怪吗?南沙地处岭南,就在南海边,怎么会有草原?蓝鲸应该生活在海里,又怎么会出现在草原?

不走寻常路的文学构思,让读者看到小说创作的多种可能性。经常听到身边的设计大师讲“设计的标新立异,不在于你比别人跑得有多快,只在快半步而已”。这并不难理解,设计终归是要市场化的,太快了人们一时半会接受不了,太慢了跟不上节奏也不行。“快半步”就不一样了,既让你有时间跟过去作别,又让你跟未来握手。文学也一样,有市场(畅销)而且有大市场的文学作品,才是受读者欢迎的作品,也才是接地气的好作品。

关于《野未来》中的监控器、人脸识别、地图定位、纳米机器人注射液、无人驾驶技术、整形手术等,都以科技手段出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作家笔下这种超真实的世界里,似乎已经没有真假善恶之分。作家试图用文学构思的拟象来证明“真实”,这种“真实”又给读者带来更大的拟象,于是有了更广阔的阅读想象空间。

《野未来》的“野”,野在赵栋身上,这个不喜束缚、野蛮生长的机场保安,其实重叠着很多现实生活中的镜像,比如城中村里的出租屋,漂泊异乡的产业工人,还有城市追梦者,他们心底都有自己淳朴的梦想,而这梦想不管是在城市边缘游离,还是在社会大潮中随波逐流,他们都不曾放弃。一方面展示着这类人在各种复杂的生活环境里坚强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又表达出他们积极主动地与先前的东西决裂去追求新的世界,作家以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拟像,展现了一种新的写作探索,或许这是《野未来》的另一种“野”。

《野未来》与王威廉的其他作品不一样,在于其借助现代科技穿越,完成现实与科幻之间的时空转换,但又不得不让我们沉思,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便利性,紧迫感,焦虑感,怀旧感。不管是无人驾驶技术、GPS定位,还是硅胶女人,抑或是意识芯片和纳米机器人注射液,都有相当大的现实消费市场。这些应用,有的抢夺了人类的劳动力市场,一部分人因此而失业;有的替代女人,成为男人解决生理需求甚至情感依赖的工具;有的做了人无法做到的事情,帮助人类解决问题,实现人类更健康、更长寿的梦想。作家笔下的人物有的彷徨,有的兴奋,有的投入,有的逃避,但无一例外都被卷入到现代科技打造的社会大潮里,而他们的命运,其实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身边人的命运。

王威廉的《野未来》跟其他作家的科幻作品不一样。在现代科技产业化的时代,他从消费社会的角度,来演绎科幻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从这一点来看,没有一定的社会经历和阅历沉淀,是无法在现实生活与科幻之间转换自如的。我们知道,近20年来,全球化发展使人类社会、世界经济、文化教科等经历着一个个断裂或新的发展阶段,把每一个人都快速地推进到后现代时代,“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让人们有些惊慌失措,无所适从。那么,从写作者的角度来看,我们怎样认识这20年,取决于写作者对这20年的认知,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写作,就是在写人生的一种境界。王威廉自2018年起,从现代科技发展对消费社会产生的影响落笔,创作底气来自他对这20年的认识,所以我们既像是在读现代那般身临其境,又让读者在文学拟像中去探寻科学的未来,去幻想自己未来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走心的文学作品,更容易为普罗大众所接受。

所谓文学即人学,作家站在岭南文学高地,以文学先锋之笔,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现实,既让我们保持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也让我们更加如鱼得水地生存在这个星球。作家展现的人生百态、时代变迁、未来畅想,既有现场感,又描述着理想的人类生活远景,这样的创作,无疑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学创造。